泉州码头人声鼎沸。
赵刚率领的特战队护卫着孙先生一行人缓缓靠岸。
秦风亲自在码头迎接,身后站着林雪、陈文远等核心成员。
"孙先生,久仰大名。"
秦风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孙文虽然衣衫略显凌乱,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
"秦将军,这次多亏贵部相救,感激不尽。"
两人并肩而行,沿着新修的青石路向城内走去。
街道两旁,百姓自发前来围观。
看到孙先生平安无事,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看来孙先生很得民心啊。"
秦风意味深长地说。
孙文微笑回应:"民心所向,才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当晚,将军府设宴接风。
酒过三巡,孙文放下酒杯,正色道:
"秦将军,明人不说暗话。"
"如今清廷腐朽,列强环伺,正是我辈奋起之时。"
"不知将军对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秦风知道,真正的谈判开始了。
"孙先生以为,当前革命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无非是清军的洋枪洋炮,还有列强的干涉。"
孙文叹了口气:
"我们每次起义,都败在装备悬殊上。"
"若是能有将军这样的装备......"
秦风等的就是这句话。
"装备可以给,技术可以教。"
"但是......"
他话锋一转:"孙先生打算建立一个怎样的新国家?"
这个问题让在场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孙文显然早有准备:
"建立共和,实行宪政,平均地权,发展实业。"
"很好。"
秦风点头,却又问道:
"那革命成功后,由谁来领导这个新国家?"
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孙文的追随者们面露不悦。
陈文远连忙打圆场:
"此事可以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推翻清廷。"
"不错。"
秦风顺势接过话头:
"我提议,成立革命联军总指挥部。"
"统一指挥各路人马。"
孙文沉吟片刻:"这个提议很好,但指挥权......"
"指挥权自然由最有实力的一方掌握。"
林雪突然开口:
"我们有最先进的武器,最完善的军工体系。"
"由我们主导军事行动,最为合适。"
孙文身旁一个年轻人忍不住反驳:
"革命靠的是民心,不是武器!"
"没有武器,拿什么争取民心?"
赵刚嗤笑:"用嘴皮子去说服清军吗?"
眼看双方要起争执,孙文抬手制止:
"秦将军,您的实力有目共睹。"
"但革命不是一家之事。"
川昊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不如这样,成立联合指挥部,你我共同指挥。"
这个折中方案让众人都安静下来。
秦风与孙文对视片刻,忽然笑了:
"可以。"
"不过,我有个条件。"
"请讲。"
"所有军事行动,必须使用我们提供的装备。"
"所有占领区,必须实行我们制定的新政。"
孙文皱眉:"这......"
"孙先生不妨先看看我们的新政效果。"
秦风示意陈文远展示资料。
当看到泉州这一个月来的变化时,孙文等人震惊了。
赋税减少三成,治安案件下降七成。
工坊产量翻倍,农田收成增加五成。
更惊人的是,百姓识字率在一个月内从一成提高到三成。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孙文难以置信。
"很简单。"
秦风自信地说:
"用科技改善民生,用实干赢得民心。"
"而不是空谈理想。"
这话说得孙文一行人面露惭色。
"我明白了。"
孙文长叹一声:
"就依将军所言。"
"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请讲。"
"新政可以推行,但要保留地方自治。"
"革命成功后,必须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秦风爽快答应:"一言为定。"
当晚,双方签署《泉州协定》。
成立"反清革命联军总指挥部"。
秦风任总指挥,孙文任总顾问。
统一装备,统一训练,统一指挥。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清廷连夜召开御前会议。
列强使馆灯火通明,信使往来不绝。
而此刻的泉州,正在迎来一场巨变。
新设立的军校里,来自各路的革命志士开始接受统一训练。
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制式装备。
更让人惊讶的是,秦风拿出了完整的建国纲领。
从政体设计到经济政策,从教育改革到国防建设。
详尽程度,让孙文都自叹弗如。
"秦将军,这些方案......"
孙文欲言又止。
"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秦风望着窗外忙碌的工地: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理想变为现实。"
就在这时,赵刚匆匆进来:
"首领,紧急军情!"
"清廷调集八省兵力,由袁世凯亲自统帅。"
"正向福建开来!"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秦风。
"来得正好。"
秦风嘴角微扬:
"就让这一战......"
"成为新中国的奠基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