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周末,北师大校园里的玉兰花又开了。李默和陈梦带着念安、小宇,还有刚满三岁的念念,站在图书馆门前,看着熟悉的红砖墙和老式玻璃窗,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西十多年前的那个深秋。
“太外公,这就是您和太外婆见面的地方吗?”念念牵着李默的手,小脑袋仰着,好奇地看着图书馆的大门。她穿着浅粉色的小裙子,裙摆上绣着小小的玉兰图案,是念安特意给她做的,和当年陈梦第一次来图书馆时穿的裙子,有几分相似。
李默点点头,眼里满是怀念:“是啊,当年太外公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太外婆,她抱着一本《唐诗宋词选》,站在借阅台前,像一朵刚开的玉兰花。”
走进图书馆,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木质书架依旧整齐排列,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书架上的书籍上,泛着温暖的光泽。李默牵着陈梦的手,走到当年他们相遇的借阅台前,指尖轻轻拂过台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心跳。
“就是这里,”陈梦笑着说,“你当时踮着脚够顶层的书,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还攥着一本《高等数学》,书脊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
李默也笑了,从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唐诗宋词选》——是他前几天特意从旧书市场淘来的,和当年陈梦借的那本一模一样。他把书递给念念,蹲下来对她说:“念念,你扮演太外婆,拿着这本书,站在借阅台前,太外公扮演当年的自己,咱们把当年的场景,再演一遍,好不好?”
念念高兴得跳起来,接过书,认真地站在借阅台前,像模像样地假装登记。李默则踮着脚,伸手去够顶层的书,故意踉跄了一下,怀里的“书”(其实是几本杂志)哗啦啦掉了一地,和当年的场景一模一样。
“太外公,您没事吧?”念念赶紧跑过去,帮他捡“书”,小脸上满是着急,像极了当年陈梦的模样。
周围的学生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围了过来。念安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想把这温馨的场景永远记录下来;小宇则打开了那台老式胶片机,对着李默和念念,按下了快门。
“当年太外婆就是这样,帮太外公捡书的,”李默摸了摸念念的头,轻声说,“那时候太外婆蹲下来捡书,指尖碰到太外公的手背,咱们都愣了一下,又赶紧移开,像做了坏事一样。”
陈梦站在旁边,看着眼前的场景,眼里泛起了泪光。时光好像在这一刻重叠了——西十多年前,她和李默在这里相遇,青涩又真诚;西十多年后,他们的重孙女儿,在这里复刻了当年的场景,温暖又幸福。
“太外婆,您怎么哭了?”念念看到陈梦的眼泪,赶紧跑过去,用小手帮她擦了擦。
陈梦抱起念念,笑着说:“太外婆是高兴,看到念念这么乖,看到咱们一家人能在这里,重温当年的时光,太外婆太高兴了。”
李默走到她们身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子——是仿照当年送给陈梦的那个木盒子做的,上面刻着玉兰纹,里面铺着浅粉色的棉布。他把木盒子递给念念:“这是太外公给你的礼物,里面可以放你的小发卡,就像当年太外公给太外婆的那个一样。”
念念接过木盒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说要把它放在自己的小书架上,每天都看着。
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夕阳己经西下。阳光透过玉兰花的花瓣,把洁白的花朵照得像透明的玉。李默牵着陈梦的手,念安抱着念念,小宇走在旁边,一家人沿着校园的小路慢慢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串连在一起的珍珠。
“以后每年春天,咱们都来这里看看,”李默轻声说,“让念念知道,太外公太外婆的爱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让孩子们知道,不管时光怎么变,真诚和爱,永远都不会变。”
陈梦点点头,靠在他肩上。她知道,这次图书馆的“复刻”,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让孩子们看到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看到了家最温暖的底色。而这一切,都会像校园里的玉兰花一样,在时光里慢慢生长,开花,结果,永远都不会凋零。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