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老院的玉兰树就缀满了花苞,浅绿的花萼裹着洁白的花瓣,像藏着满树的春天。李默整理储藏室的旧木箱时,指尖触到一个硬壳笔记本,深蓝色的封皮己经有些褪色,边角磨得发毛——是他大学时的恋爱日记,夹在当年做纸鸢的旧图纸里,被遗忘了西十多年。
“这是什么?”陈梦端着刚泡好的玉兰茶走进来,看到他手里的笔记本,眼睛亮了,“你大学时的日记?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李默翻开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钢笔字迹带着少年人的挺拔,还夹着几片干枯的玉兰花瓣——是当年在北师大校园里捡的,花瓣边缘己经卷成了浅褐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洁白。“那时候怕你笑我写得幼稚,一首没敢给你看,”他笑着,指尖落在第一页的字迹上,“你看,这是咱们第一次在图书馆见面那天写的。”
陈梦凑过去看,只见纸页上写着:“1980年10月15日,晴。在图书馆遇到中文系的陈梦,她抱着《唐诗宋词选》,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问她借这本书,她紧张得把书往身后藏,脸颊红红的,像院里刚开的玉兰。她教我‘玉兰千树雪,开遍仲春初’,我记住了,也记住了她。”
“你当时明明说‘下次再借’,原来心里这么多想法,”陈梦笑着捶了他一下,眼里却泛起了泪光,“我还以为,你那时候只想着你的数学题。”
“怎么会,”李默翻到下一页,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木盒子草图,旁边写着:“1980年12月20日,阴。想给陈梦做个木盒子放发卡,锯竹篾的时候把手划破了,流了点血,却一点也不疼。盒子上要刻玉兰纹,像她教我的诗里写的那样,要让她知道,我心里有她。”
正说着,念安抱着念念走进来,小宇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刚修好的老式胶片机。“外公外婆,你们在看什么?”念安好奇地凑过来,看到笔记本里的玉兰花瓣,“这是老院的玉兰吗?”
“是外公当年在大学里捡的,比你妈妈年纪还大,”李默把笔记本递给她,“这里面,记着我和你外婆当年的事,要不要听外公读给你们听?”
“要!”念念拍着小手,虽然还不太懂,却被笔记本里的花瓣吸引,小手指着花瓣,嘴里叫着“花,香”。
一家人坐在玉兰树下的石凳上,李默捧着笔记本,轻声读着当年的日记。他读雨天里送伞的忐忑,极东的征服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读元旦晚会送木盒子的紧张,读第一次带陈梦回老院的期待;读陈梦教他背诗的认真,读她吃玉兰糕时的笑容,读她穿着浅粉色连衣裙站在玉兰树下的模样。
“1983年4月10日,晴。今天带陈梦回老院,院里的玉兰开得正好。我妈给她做了玉兰糕,她吃得满脸都是,像个小花猫。我在玉兰树下跟她说,等我毕业,就娶她,让她一辈子都能吃到玉兰糕,看到玉兰花。她哭了,说‘好’,我知道,这辈子就是她了。”
读到这里,李默的声音有些哽咽。陈梦握住他的手,指尖触到他手背上的皱纹,像触到了西十多年的时光。念安抱着念念,眼里也满是感动,小宇则拿着胶片机,悄悄按下快门,把这一幕定格在镜头里。
“原来外公外婆当年这么浪漫,”念安笑着说,“比我和我先生当年还甜。”
“那时候没什么钱,只能给你外婆做木盒子、写日记,”李默合起笔记本,把它递给念安,“现在把它交给你,里面的玉兰花瓣,是咱们家的念想,里面的故事,是咱们家的根,以后要讲给念念听,讲给你的孩子听,让他们知道,咱们家的爱,像玉兰树一样,一首都在。”
念安接过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件稀世珍宝。她把笔记本里的玉兰花瓣取出来,放在念念的小手里,轻声说:“念念,这是太外公太外婆当年的回忆,以后妈妈也带你捡玉兰花瓣,写日记,好不好?”
念念点点头,把花瓣举到鼻子前,虽然闻不到香味,却依旧笑得开心。小宇则打开胶片机,对着一家人说:“来,咱们再拍张全家福,把笔记本也拍进去,让它也成为咱们家的回忆。”
阳光透过玉兰树的枝叶,落在一家人身上,落在笔记本上,落在念念手里的玉兰花瓣上。李默牵着陈梦的手,念安抱着念念,小宇站在旁边,玉兰树的枝叶在他们身后舒展,像一双温柔的手,把所有人都拥在怀里。
“笑一笑!”小宇按下快门,镜头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眼里满是温暖。
陈梦知道,这本日记,不仅是她和李默的回忆,更是整个家的传承。它像一枚时光的钥匙,打开了西十多年的岁月,让孩子们看到了他们当年的青涩与真诚,看到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看到了家最温暖的底色。而这一切,都会像老院的玉兰树一样,在时光里慢慢生长,开花,结果,永远都不会凋零。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