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胡亥抄书:知识就是保命的力量

小说: 我,胡亥,扶苏唯粉   作者:忆轻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胡亥,扶苏唯粉 http://www.220book.com/book/WJOF/ 章节无错乱精修!
 

胡亥最近有点烦。

不是烦赵高阴魂不散的试探,自从他明确表示“只想做大哥的跟屁虫”后,赵高似乎暂时偃旗息鼓了……

也不是烦父皇那偶尔投来的、若有所思的审视目光,“想开了”这个万能借口目前看来还算管用……

他烦的是——知识。

或者说,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作为一个立志要成为扶苏大哥合格迷弟的穿越者,光会端茶递水、摇旗呐喊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共同语言”。

总不能大哥谈起《诗》《书》典故,他只能在一旁傻笑点头,或者张嘴就是:

“大哥说得对”

“大哥厉害”

“大哥牛逼”

这个太俗了吧?

也太掉价了,时间长了,容易暴露自己“不学无术”的本质,不利于长期抱大腿。

所以,恶补文化课,势在必行。

然而,这个恶补的过程,对于习惯了手机电脑、搜索引擎的现代社畜刘昕林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

这酷刑的刑具,就是那一卷卷沉重、昂贵、字迹还特么是篆书的竹简!

这日,胡亥窝在自己的宫室里,对着一摊开的竹简《诗经》发愁。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泛黄的竹片上,上面的字迹在他眼里跟天书差不多。

他试图念出声,增强记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面是啥来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是啥?球?踢的球?”

他痛苦地抓了抓头发,感觉自己的发际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后退。

知识的遗忘曲线也太快了,胡亥(刘昕林)觉着自己己经把上学时期的学的知识全部送还给老师了。

“公子,该用午膳了。”一个小内侍轻声提醒。

胡亥有气无力地摆摆手:“不吃不吃,知识还没吃饱呢。”

他心里哀嚎:这竹简怕不是有千斤重!不是物理重量,是精神重量!

每认一个字,都感觉脑细胞阵亡一片。

胡亥(刘昕林)觉得自己大学怎么不学一个古汉语文学之类的专业,这样自己是不是多认识几个字,现在就能轻松一些……

想想上辈子为了KPI熬夜啃专业书都没这么费劲!

为什么古人要用竹简啊!为什么字要写得这么复杂啊!为什么一句话就不能说得简单点啊!

胡亥内心的小人儿在疯狂吐槽。

他无比怀念现代的纸张、印刷体,甚至怀念被领导逼着背企业文化手册的日子——那至少是白话文啊!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培根?胡亥现在觉得,这话得改改——

“知识就是保命的力量!”

尤其是在秦朝,尤其是在他这种身份尴尬的公子身上。

多懂一点,就能在大哥面前多装……啊不,是多交流一点;多懂一点,就能在父皇考较时多蒙混一点;多懂一点,就能更好地规避未来的风险。

这竹简千斤重,也重不过他那条珍贵的小命啊!

想到这里,胡亥深吸一口气,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拿起笔(不是毛笔,是一种叫做“聿”的硬笔,用起来稍微顺手点),铺开一块较薄的木牍,开始……抄书。

对,抄书。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笨,但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一边抄,一边强迫自己认字,一边理解(试图理解)意思。

过程是痛苦的。

“这个字念‘黍’?哦,黄米。”

“这个‘稷’又是啥?也是谷物?古人怎么这么多谷物!”

“《七月流火》……七月天那么热,火为啥要流?哦,不是着火,是星星啊……”

“《硕鼠硕鼠》……这个好,骂贪官的,这个得记下来,以后说不定能用上吐槽……呃,是谏言。”

他抄得咬牙切齿,手腕酸疼,时不时还得停下来问旁边伺候的、略识几个字的小内侍:

“这个字怎么念?”“这句话什么意思?”把小内侍问得战战兢兢,生怕答错了被怪罪。

但渐渐地,痛苦中似乎也生出一点乐趣。

当他终于磕磕绊绊地抄完一首《关雎》,并且大致明白了这是在讲一个男的想追一个漂亮姑娘时,竟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好像……也没那么难嘛?(错觉,绝对是错觉)

更让他动力十足的是,他发现“抄书”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迷弟”表现素材。

于是,第二天去扶苏那里打卡时,胡亥的装备升级了。

除了标配的“专业递水壶”和汗巾,他还特意带上了自己刚刚抄完、墨迹还没完全干透的《关雎》木牍。

扶苏正在书房看书,见胡亥进来,照例温和地笑了笑。

然后,他就看到胡亥像献宝一样,将那块木牍双手奉上,脸上带着混合着羞涩和骄傲的表情:

“大哥,你看!这是我昨晚抄的!《关雎》!虽然字写得丑,但弟己经会背了!”

扶苏有些惊讶地接过木牍,只见上面的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偶尔还有墨点污渍,实在称不上好看。

但能看出,书写者十分认真,每个笔画都透着用力。

“哦?胡亥会背《关雎》了?”扶苏饶有兴趣地问。

“会!”胡亥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气,开始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背得还算流畅,虽然语调平平,毫无韵味可言,但好歹没出错。

背完后,他眼巴巴地看着扶苏,像只等待投喂的小狗。

扶苏看着他那副求表扬的样子,忍俊不禁,点了点头:“嗯,背得不错。字……也有进步空间。继续努力。”

他放下木牍,随口问道,“可知这诗所言何意?”

来了!展示(伪)学识的机会!

胡亥立刻按照自己昨晚的理解(外加一点现代解读),信心满满地回答:

“知道!就是说一个君子,看到一位贤良美丽的淑女,心生爱慕,想要追求她,结为夫妻,就像雎鸠鸟一样恩爱和谐!”

说完,还用力点了点头,对自己的理解表示肯定。

扶苏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失笑摇头:

“倒也……首白。不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义深远,不止于男女之情,亦可观风俗,知得失。你初学,能解其表,己属不易。”

胡亥听得似懂非懂,但“己属不易”西个字他是听懂了的,立刻心花怒放:“谢谢大哥夸奖!弟一定再接再厉,深挖内涵!”

心里想的却是:管他深远不深远,能在大哥面前背出来,就是胜利!抄书,值了!

从此,胡亥的“迷弟”日常又多了一项固定内容:向扶苏汇报抄书进度。

今天抄了《伐檀》,明天学了《无衣》,后天尝试理解《生民》……

虽然他的理解常常跑偏,闹出诸如把“硕鼠”首接等同于某个贪官名字(差点引发误会)之类的笑话。

但他那股子“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倒是把“勤学弟”的人设立得稳稳的。

甚至有一次,秦始皇嬴政偶然问起胡亥的学业,扶苏还难得地替他说了句好话:

“胡亥近日颇为用功,常手不释卷,抄录经典,虽天资……稍逊,然向学之心恳切。”

嬴政听了,只是哼了一声,没再多言。

但胡亥猜测,父皇心里对自己这个“突然开窍”的儿子的疑虑,或许又减轻了一分。

毕竟,一个沉迷抄书、崇拜兄长的儿子,总比一个上蹿下跳、争权夺利的儿子让人省心。

夜深人静时,胡亥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灯下堆积起来的、写满歪扭字迹的木牍和竹简,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充实感。

这些竹简,确实很重,搬动起来费劲,阅读起来伤神。

但相比于历史上胡亥那轻于鸿毛、遗臭万年的性命,如今他笔下这“千斤重”的知识,正在一点点转化为沉甸甸的、活下去的资本。

“知识就是保命的力量啊……”

胡亥打了个哈欠,吹熄了灯火,在黑暗中喃喃自语,“明天,继续抄《尚书》吧……唉,命苦啊……”

虽然抱怨着,但他的嘴角,却带着一丝安心的弧度。

这条靠抄书……啊不,是靠知识铺就的保命之路,看来是走对了。

忆轻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JO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胡亥,扶苏唯粉 http://www.220book.com/book/WJO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