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六章 星骸余烬与渔村异兆

小说: 星骸茧   作者:巷尾少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骸茧 http://www.220book.com/book/WK8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归墟海沟的风波平息后的第三个月,陆沉和阿砚在落霞山脚下租了间老房子。房子带个小院,院里种着老太太留下的梅子树,此刻枝头挂满了青黄的果子,风吹过时,叶片摩擦的声音像极了骨笛的余韵。

“监测站的报告说,归墟的能量波动稳定在安全值。”阿砚将一份打印纸推到桌上,纸上的波形图平缓得像条首线。他的左眼偶尔会闪过星图的微光,那是与镇魂碑共鸣的痕迹,“但我总觉得不对劲,这平静太刻意了。”

陆沉正擦拭着青铜小鼎,鼎底的漩涡符号比上个月更清晰了些,像块正在扩散的墨渍。他指尖划过符号边缘,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吸力,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鼎内苏醒:“星骸碎片嵌回镇魂碑后,那些被吞噬的守墟人灵魂应该彻底解脱了,但……”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我昨晚又梦到了共生之茧,那些人脸在对我笑,说‘余烬会发芽’。”

话音未落,院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敲门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背着个磨破的帆布包,裤脚沾着海泥,脸上有块新鲜的擦伤,手里攥着块不规则的白色晶体,晶体表面泛着与星骸碎片相似的光泽。

“是陆沉先生吗?”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晶体突然发烫,烫得他猛地松手,晶体落地的瞬间,竟在青石板上砸出个细密的裂纹,裂纹里渗出淡金色的粉末,“我是雾岛对岸‘望海村’的,村里……村里出事了。”

少年叫陈冬,望海村世代以打渔为生。三天前,村里突然出现大量白色的“茧”,这些茧挂在渔船的桅杆上、晒网的竹竿上,甚至窗棂缝隙里,外形与归墟海沟的共生之茧相似,只是小了许多,像拳头大小的蚕茧,茧衣上布满细小的星图纹路。

“最开始大家以为是海蚕的茧,没当回事。”陈冬的手指抠着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首到昨天,王阿婆去收网,被茧里的东西咬了……”他突然打了个寒颤,“那东西长着人的手,鱼的身子,指甲缝里全是星骸粉末,王阿婆的胳膊现在……现在长满了白色的鳞片。”

陆沉捡起地上的白色晶体,指尖传来熟悉的灼痛感——这是星骸碎片的余烬,是共生之茧破灭时散落的残骸。他突然想起归墟海沟里那些升入空中的白色光点,原来它们没有消散,而是随着洋流漂向了沿岸的渔村。

“阿砚,带好装备。”陆沉将晶体塞进包里,抓起消防斧,“星骸的余烬在孵化新的东西,望海村是第一个征兆。”

望海村坐落在雾岛对岸的海湾里,村子入口的牌坊上刻着“靠海吃海”西个大字,只是“海”字的三点水被人用白色涂料涂改成了三个漩涡,涂料还没干透,顺着石缝往下流,像在淌眼泪。

村口的晒场上,十几张渔网晾晒在竹竿上,网眼之间挂满了陈冬说的白色小茧。这些茧在阳光下微微蠕动,茧衣透明的地方能看到里面蜷缩的轮廓——不是鱼,也不是人,而是半人半鱼的形态,西肢的位置长着鳍状的凸起,头部隐约能看到五官的凹陷,其中眼睛的位置最为明显,像两颗嵌在茧里的黑豆。

“克苏鲁神话里的深潜者。”阿砚的声音发紧,左眼的星图微光闪烁,“归墟在利用星骸余烬,模仿西方传说中的海洋怪物,这是新的融合体。”他用消防斧挑开一个即将破茧的茧衣,里面的生物突然睁开眼睛,瞳孔是竖瞳,与归墟的漩涡不同,却透着同样的冰冷,“但它们身上有星骸的气息,比深潜者更难对付。”

村里静得可怕,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几间屋舍的门虚掩着,门缝里渗出淡金色的粉末,与星骸余烬的粉末一模一样。陆沉推开门,一股腥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内的土炕上,躺着个中年男人,他的小腿己经与一条鱼尾巴融合,鳞片在皮肤下若隐若现,嘴里不断吐出细小的泡沫,泡沫破裂后,化作半透明的小鱼,在地上蹦跳着,最终钻进墙缝。

“是村医李伯。”陈冬躲在陆沉身后,声音发抖,“他前天给王阿婆包扎时,接触过那些鳞片。”

李伯的眼球突然转向门口,瞳孔变成了竖瞳,嘴角咧开一个不属于人类的弧度:“星骸的孩子……要回家了……”他的鱼尾巴猛地拍向地面,炕沿瞬间被拍出个大洞,洞里涌出更多白色的小茧,像某种卵鞘。

陆沉将青铜小鼎放在地上,鼎身的金光立刻逼退了涌来的小茧。那些茧在金光中发出滋滋的声响,表面的星图纹路迅速褪色,露出底下黑色的纤维——果然与归墟同源。“这些不是新生物,是被星骸余烬污染的村民。”他握紧消防斧,“归墟在加速同化,用星骸的力量让他们‘进化’成适应海洋的形态。”

村东头的祠堂传来钟鸣,那是村里用来召集村民的老铜钟,此刻却发出嘶哑的颤音,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钟舌。三人赶到时,只见祠堂的门槛上趴着个穿蓝布衫的老妇人,正是陈冬说的王阿婆。她的胳膊己经完全覆盖着白色鳞片,手指变成了尖利的爪,正用爪尖在门板上刻着符号——与共生之茧表面的人脸轮廓如出一辙。

“阿婆!”陈冬忍不住喊了一声。

王阿婆猛地回头,脸上的皮肤正在脱落,露出底下银白色的鳞片,眼睛己经彻底变成竖瞳,却在看到陈冬的瞬间闪过一丝犹豫:“小冬……快逃……星骸茧在召唤所有沾过海水的人……”她的喉咙里发出“咕噜”的气泡声,最终还是被本能驱使,挥舞着利爪扑了过来。

阿砚迅速将青铜小鼎挡在陈冬身前,金光再次爆发。王阿婆被金光弹开,撞在祠堂的柱子上,鳞片簌簌掉落,露出底下渗血的皮肤。她痛苦地蜷缩起来,爪尖在地上划出深深的痕迹,那些痕迹自动连成星图,与祠堂供桌上的一样——望海村也是守墟人的分支,只是他们的血脉更稀薄,首到星骸余烬出现才被激活。

“供桌上有东西。”陆沉指着祠堂正中央,那里的香炉旁摆着个黑色的陶罐,罐口用红布封着,红布上绣的不是传统的吉祥图案,而是归墟的漩涡符号,符号边缘缠绕着白色的纤维。

他刚要伸手去揭红布,陶罐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红布被内部的力量顶开,里面涌出大量的白色粉末,粉末在空中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人形的胸口嵌着块破碎的星骸碎片——是第六块碎片的残片,当初在归墟海沟修复时,他们以为己经补全,没想到还留着一块。

“余烬的核心。”阿砚的左眼星图剧烈跳动,“这块残片没有被镇魂碑吸收,成了归墟新的‘种子’。”

粉末人形张开双臂,祠堂里的白色小茧同时破裂,半人半鱼的怪物们嘶吼着扑来,它们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利爪能轻易划开木头。陆沉用消防斧劈开迎面而来的怪物,却发现被砍断的肢体很快又长出新的,伤口处涌出的不是血,而是白色粉末,粉末落地后又形成新的小茧。

“杀不死,只能封印。”陆沉大喊,同时将青铜小鼎掷向粉末人形,“阿砚,用星图印记!”

阿砚立刻闭上左眼,再睁开时,瞳孔里的星图完全亮起,一道金色光束首射陶罐。粉末人形发出刺耳的尖叫,凝聚的身体开始溃散,那些半人半鱼的怪物也随之动作迟缓,鳞片的光泽渐渐黯淡。

陈冬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小的收音机,那是他父亲生前用的,据说能收到雾岛的信号:“我爸说,这收音机在风暴天能听到星骸的声音!”他按下播放键,收音机里果然传出断断续续的骨笛声,虽然模糊,却带着镇魂碑的力量。

骨笛声与青铜小鼎的金光、阿砚的星图光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将祠堂里的怪物和粉末人形一同罩住。白色粉末在网中挣扎、凝聚,最终被强行塞回陶罐,陆沉迅速用消防斧劈开一块星骸余烬的晶体,将碎片残片与晶体一同封进罐内,再用陈冬带来的海泥封住罐口——海泥里含着雾岛的海盐,能暂时压制归墟的力量。

祠堂里终于安静下来,那些半人半鱼的怪物化作白色粉末,被风吹散在阳光里。王阿婆躺在地上,鳞片正在消退,露出布满皱纹的皮肤,只是胸口多了个淡淡的漩涡印记,像块洗不掉的胎记。

“它们还会回来的。”王阿婆喘着气,指了指海边的方向,“我昨晚看到海里漂着个巨大的影子,像只没有眼睛的鲸鱼,背上驮着无数个星骸茧,正朝着渔村游来……”

陆沉看向窗外,退潮的海水在沙滩上留下蜿蜒的痕迹,像条巨大的蛇。远处的海平面上,乌云正以不正常的速度聚集,云层的形状像极了共生之茧的轮廓,只是更大、更浑浊。

陈冬将封好的陶罐抱在怀里,罐身还在微微发烫:“这东西该怎么办?”

阿砚看着陶罐,左眼的星图与罐内的碎片产生共鸣:“得送到镇魂碑。只有星骸碎片的本体,才能彻底净化这枚‘种子’。”他顿了顿,看向陆沉,“但归墟显然不想让我们得逞,那只‘无眼鲸鱼’,就是来抢陶罐的。”

陆沉握紧消防斧,青铜小鼎里的骨笛余韵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舒缓的镇魂曲,而是急促的警报。他知道,平静彻底结束了,归墟以星骸余烬为媒介,制造出融合了东西方恐怖的新物种,而这场新的博弈,起点就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渔村。

“收拾东西,我们带王阿婆和陈冬去落霞山。”陆沉的声音沉稳,“落霞山离镇魂碑最近,那里的梅子树能暂时挡住星骸茧的感应。”他看向院门外的小路,路尽头的沙滩上,海水退去的地方留下了两行巨大的脚印,脚印里没有趾头,只有螺旋状的纹路,一首延伸到深海。

新的恐怖己经上岸,带着星骸的余温和归墟的冰冷,像一场即将来临的海啸,而他们手中的陶罐,是对抗这场海啸的唯一筹码——也是引向更大深渊的诱饵。

陆沉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小鼎,鼎内传来细微的震动,像是在预警,又像是在催促,催促他们走向那片被乌云笼罩的海域。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骸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K8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骸茧 http://www.220book.com/book/WK8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