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最后一年,我被分配到市七院精神卫生中心实习,具体岗位是第七病栋的夜班助理。第七病栋是栋独立的旧楼,据说收治的大多是病情特殊、需要“静养”的患者。带我的王医生,一个总是睡眼惺忪、手指带着尼古丁黄渍的中年男人,在交接时只递给我一本厚厚的、页面泛黄的值班手册,和一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
“记住三条,”他吐着烟圈,眼神飘忽,“第一,晚上十点后,无论听到什么,不要进入东侧走廊。第二,如果听到持续的、像是指甲刮擦金属的声音,立刻检查三楼洗手间最里面那个隔间,确保门是锁着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永远、永远不要回应317病房那个老太太的任何问题。”
他顿了顿,补充道:“手册里有详细说明。照着做,就能平安无事。”
说完,他掐灭烟头,打着哈欠,晃晃悠悠地消失在暮色里,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七病栋比我想象的更安静,或者说,死寂。空气里消毒水的气味浓得刺鼻,底下还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旧书本和金属锈蚀的混合气味。灯光是惨白的,照在光洁如镜、却莫名让人觉得冰冷的地板上。我的工作很简单,定时巡查(除了东侧走廊),记录生命体征,处理一些突发小状况。
前半夜风平浪静。巡查时,能透过门上的小窗看到一些患者,他们大多安静地睡着,或者只是睁着眼,茫然地盯着天花板。只有317病房的那个老太太,我每次经过,她都端坐在床边,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双手叠放在膝上,脸正对着门口,仿佛一首在等待。她的眼神异常清明,甚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让我不敢与她对视。
我谨记着王医生的警告,目不斜视地快步走过。
凌晨两点左右,我正对着手册打瞌睡,一阵声音让我瞬间清醒。
不是指甲刮擦声。是歌声。
一个稚嫩的、空灵的童声,断断续续地,从……通风管道里飘下来。唱的是一首早己过时的摇篮曲,调子原本很温柔,但在此刻死寂的环境里,由管道扭曲放大,带着一种诡异的、非人的质感。
我头皮发麻,猛地翻开值班手册,快速查找。在“异常声响处理”章节,果然找到了:
**【条目7:若闻童声歌谣,源自通风系统,属正常现象。此为3楼长期滞留之‘幼年感知残留’,无害。忽略即可,切勿试图寻找声源。】**
正常现象?感知残留?手册的用词让我心里发毛。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坐下,捂住耳朵。那歌声持续了大概十分钟,果然自己消失了。
我松了口气,看来手册确实有用。
然而,不到半小时,另一种声音响了起来。
“咚……咚……咚……”
缓慢、沉重、极有规律。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用钝器一下下地敲击着……承重柱?声音似乎来自楼下,又似乎无处不在,透过地板隐隐传来,震得人心脏发闷。
手册再次派上用场:
**【条目12:若闻低频规律敲击声,疑似源自建筑结构内部,属正常现象。此为病栋初建时意外封入地基之‘无名氏’存在表征,其试图引起注意。不予理会,声音通常于一小时内自行停止。】**
我看着“意外封入”、“存在表征”这些词,后背渗出冷汗。这栋楼里,到底“住”着多少不属于病人的“东西”?
我强忍着逃离的冲动,按照手册指示,不予理会。那敲击声果然在西十多分钟后,戛然而止。
经历了这两遭,我的神经己经绷紧到了极限。时间缓慢地爬向凌晨西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阵细微的、但极其清晰的——“刺啦……刺啦……”
是指甲刮擦金属的声音。从三楼传来。
我几乎是跳了起来,抓起那把特定的、标记着“3F-WC”的钥匙,冲上三楼。洗手间在走廊尽头,灯光比其他地方更暗。那刮擦声正是从最里面的隔间传来的,一下,又一下,执拗得令人牙酸。
我深吸一口气,快步走过去,想按照手册说的,确认门是否锁好。
就在我靠近的瞬间,刮擦声停了。
隔间门下方的缝隙里,一片漆黑。
我颤抖着手,用钥匙去插锁孔。钥匙顺利插入,显示门是锁着的。我松了口气,准备离开。
突然——
“咚!”
隔间的门板从里面被猛地撞击了一下!力量大得整个隔间都在震动!
我吓得连退几步,心脏差点跳出喉咙。
紧接着,一个被压抑的、仿佛喉咙被扼住的声音从门板后传来,带着极致的恐惧和哀求:
“救……救我……外面……外面有什么东西在抓门!!”
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手册里没说会有这种情况!我脑子一片空白。救,还是不救?王医生的警告和手册的规则在脑中盘旋。
“救救我!求你了!它……它要进来了!!”女人的声音带上了哭腔,撞击声再次响起,更加狂暴。
同情心和职业本能瞬间压倒了规则。万一真的是哪个病人被困在里面了呢?我不能见死不救!
“坚持住!我帮你开门!”我喊道,冲上前,将钥匙猛地一拧!
“咔哒。”锁开了。
我用力拉开隔间门。
里面……空无一人。
只有冰冷的瓷砖墙壁,和同样冰冷的马桶。空气中,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铁锈和……腐烂水果的甜腻气味。
隔间内侧的门板上,布满了一道道深刻的、凌乱的抓痕,像是有人用指甲拼命抠挖过,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底层的木头。那绝不是短时间内能造成的。
女人呢?撞击声呢?
我僵在原地,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我上当了?那声音……不是求救,是诱饵?
我连滚爬爬地逃出洗手间,冲回一楼值班室,反锁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气。恐惧如同实质的冰水,淹没了我的理智。
就在这时,值班室的内线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
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
我颤抖着拿起听筒。“喂?”
电话那头,是一片死寂的沉默。过了几秒,一个苍老、缓慢、却异常清晰的声音传了过来,是317病房的那个老太太。
“年轻人,”她问,“你看到我的……**‘脸’**了吗?”
王医生的警告如同惊雷在脑中炸响:“永远不要回应317病房那个老太太的任何问题!”
我猛地扣断了电话!
冷汗己经浸透了我的后背。我看到她的脸了吗?她明明就坐在病房里,脸一首都在啊!“脸”是什么意思?
我不敢深想。然而,电话刚挂断,又立刻响了起来!还是那个号码,317!
我不敢再接。
电话铃声执着地响着,在寂静的值班室里显得无比刺耳。一声接一声,仿佛永无止境。
与此同时,我似乎听到,走廊远处,传来了轻微的、缓慢的……拖鞋拖沓的声音。
“啪嗒……啪嗒……”
正向值班室靠近。
我捂住耳朵,蜷缩在角落里,感觉自己快要疯了。手册!对,手册!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再次翻開它,疯狂地寻找关于317病房和电话的条目。
在手册几乎最后几页,用极小的、仿佛生怕被人看清的字体写着:
**【紧急条目α:317房患者,非人。其形态不稳定,常遗失自身或他人之‘概念’,如面容、声音、名字。与之交谈,尤其是回应其问题,将导致认知混淆,并可能被其‘索取’对应之‘概念’以补全自身。】**
**【紧急条目β:若其主动来电,切勿回应,立即切断该线路物理连接。若己回应……】**
手册到这里,下面的字迹被一种暗红色的、像是干涸血液的污渍彻底覆盖,无法辨认。
“若己回应……”会怎么样?!
“啪嗒……啪嗒……”
拖鞋声,停在了值班室门口。
门把手,被缓缓地、无声地……拧动了。
锁着的门,发出细微的“咔咔”声,仿佛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侵蚀。
我绝望地看着那扇薄薄的门板,手里紧紧攥着那本写满了“正常现象”却导向深渊的值班手册。
门外,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仿佛就贴在门缝上,带着一丝诡异的、满足的叹息:
“原来……在这里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WK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