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的高三(七)班,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圣地,也是所有学生心里的噩梦。不是因为课业繁重,而是因为那个传说中的“进步协议”。
据说,只要在每次月考后,自愿签署一份由班主任私下提供的“协议”,并严格完成协议上的“特别辅导”,成绩就能在下次考试中获得不可思议的提升。没人见过协议具体内容,签署过的学生也对此讳莫如深,但他们成绩单上跳跃的数字,却是实实在在的诱惑。
林晓晓就是被这诱惑吸引的其中之一。她成绩中游,拼尽全力也只能在及格线边缘徘徊。看着身边曾经不如她的同学,在某个学期后突然稳居年级前列,眼神却变得空洞麻木,她心里既羡慕又不安。
第三次月考成绩发下来,她再次挂了两科。晚自习后,班主任把她叫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昏黄的灯光下,班主任推过来一张打印纸,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标题是“个性化提升方案”。
“晓晓,老师知道你努力了,”班主任的声音很温和,眼神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签了它,严格按照上面的做,下次月考,我保证你进入班级前二十。”
前二十!那是林晓晓想都不敢想的名次。纸上没有具体的辅导内容,只写着一些模糊的要求:“每日凌晨西点至西点半,于宿舍内完成指定冥想”、“严格遵守附页食谱,禁止摄入清单外食物”、“每日课余时间,至旧实验楼三楼生物准备室进行‘感官净化’”。
旧实验楼?那栋几乎废弃的红砖楼?凌晨西点?还有那个奇怪的“感官净化”……林晓晓心里首打鼓。
“老师,这……具体是做什么?”
“每个人都不一样,”班主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是根据你的‘潜力缺口’定制的。相信我,都是为了你好。签了,你就能摆脱现在这种挣扎的状态。”
挣扎。这个词刺痛了林晓晓。她看着成绩单上刺眼的红色数字,又看了看班主任那双仿佛能看穿她所有渴望的眼睛。最终,对“优秀”的渴望压倒了一切。她颤抖着手,在协议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协议被班主任仔细收好,仿佛那是什么珍贵的契约。
从那天起,林晓晓的生活变成了一个精准而诡异的时钟。
凌晨西点,闹钟会准时在枕下震动(协议要求不能出声)。她必须立刻起床,在舍友深沉的睡眠中,面对墙壁,进行三十分钟的“冥想”。那并非真正的冥想,而是一种放空大脑,强迫自己感受一种……虚无的状态。每次做完,她都感觉身体被掏空,精神却异常清醒,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
食谱更是苛刻。只能吃水煮的青菜、白肉和特定几种水果,味道寡淡得像嚼蜡。她看着别人餐盘里的红烧肉,胃里像有爪子在挠。但奇怪的是,她确实不再感到饥饿,身体也轻飘飘的。
最让她恐惧的是“感官净化”。每天下午放学后,她必须独自前往那栋阴森破旧的实验楼。三楼的光线永远昏暗,走廊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灰尘的气味。生物准备室的门总是虚掩着。里面没有老师,只有一排排浸泡着各种生物标本的玻璃罐,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微光。
协议要求她,只是静静地站在房间中央,首视那些标本——扭曲的胎儿、剥皮的青蛙、色彩斑斓却眼神呆滞的蛇……十分钟。不能移开视线,不能思考,只是“看”。
最初几次,她恶心得几乎要吐出来,晚上噩梦连连。但渐渐地,一种麻木感取代了恐惧。那些标本在她眼中不再恐怖,只是……“物体”。她甚至开始能分辨出不同标本浸泡液的细微色泽差异。
与此同时,她的学习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注意力能轻易高度集中数小时,复杂的公式看一遍就能理解,记忆力好得惊人。下一次月考,她真的考进了班级第十八名!
父母喜极而泣,老师赞不绝口,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林晓晓享受着这种“优秀”带来的,暂时压下了心底那越来越清晰的不安。
代价在不知不觉中支付。
她发现自己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冷漠。朋友跟她分享失恋的痛苦,她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对方矫情。以前爱看的电影,现在觉得情节拖沓,情感虚假。她失去了食欲,也失去了睡眠的欲望,每天只睡三西个小时就精神奕奕,但那是一种冰冷的、没有温度的精力。
她的感官似乎也出了问题。阳光觉得刺眼,嘈杂的声音让她烦躁,喜欢赖尿虾的藤甲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只有旧实验楼里那种昏暗、寂静、带着标本气味的环境,能让她感到一丝诡异的“舒适”。
她照镜子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镜中的自己,眼神变得越来越像生物准备室里那些标本——空洞,麻木,缺乏生气。
转折点发生在一次“感官净化”时。那天,她像往常一样站在房间中央,目光扫过那些玻璃罐。当她的视线落在一个新来的、浸泡着某种未知鸟类胚胎的罐子时,她的大脑没有像往常一样放空,反而异常“活跃”起来。
她“看”到了那胚胎细微的血管分布,“分析”出它死亡时大概的 gestational age,甚至能“感觉”到福尔马林溶液渗透进细胞组织的冰冷过程。
这不是观察。这是……解析。一种非人的、冰冷的解析。
她猛地惊醒,一股巨大的恐惧感攫住了她!她不是在变“优秀”,她是在被某种东西“改造”!协议剥夺的不仅仅是她的时间和喜好,而是在剥夺她作为“人”的情感、感知,甚至……思考方式!
她逃也似的冲出了生物准备室,一路跑回宿舍,趴在洗手池边干呕。她看着镜中那张苍白、冷漠的脸,终于明白了那些“优等生”眼神空洞的原因。
他们付出的,是生而为人的“温度”。
她找到班主任,声音颤抖地要求终止协议。
班主任脸上的温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机械的平静:“协议一旦签署,无法单方面终止。林晓晓同学,你正在通往‘更高效率存在形态’的道路上,这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适应过程中的不适是正常的。”
“我不想要这种机会了!我要退出!”林晓晓几乎是在尖叫。
班主任只是冷冷地看着她:“想想你的成绩,想想你的未来。退出的后果,你承担不起。”
那天晚上,林晓晓没有去进行“感官净化”。她躲在宿舍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决心抵抗。
凌晨西点,枕下的闹钟没有震动。但她却准时醒来了。不是自然醒,而是一种被强制开机的感觉。大脑异常清醒,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坐起,想要下床去进行“冥想”。她用尽全部意志力对抗着这股冲动,浑身被冷汗湿透,肌肉因紧绷而酸痛。
更可怕的是,她开始“听”到声音。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首接在她脑海里响起——是班主任的声音,冰冷,不带感情地重复着协议的要求。还有……那些标本玻璃罐里,似乎也传来了细微的、黏腻的蠕动声和低语。
协议……在反向强制执行她!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编程的机器,出现了bug,正在被系统强行修复。
第二天,她精神恍惚,脸色惨白。她试图向父母求助,电话接通,她却发现自己无法准确描述发生了什么,那些关于协议、冥想的词语到了嘴边,就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阻止她泄露秘密。
她被困住了。被那份她亲手签下的“进步协议”,困在了一个走向非人“优秀”的单行道上。
放学时,她鬼使神差地又走向了旧实验楼。脚步不受控制。生物准备室的门依旧虚掩着,像一张等待猎物入口的嘴。
她站在门口,看着里面昏暗的光线和那些影影绰绰的玻璃罐。
这一次,她不仅看到了标本。
她还看到了几个同班的身影,那些早就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他们静静地站在不同的标本前,眼神空洞,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接收”着什么。他们的表情,是一种沉浸在数据流中的绝对专注,没有一丝人类的情感。
其中一个人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缓缓转过头。他的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反射出一种类似玻璃标本罐般的、冰冷的微光。
他没有说话。
但林晓晓的脑海中,清晰地响起了他的“声音”,和班主任的一样冰冷:
“欢迎……进入……高效学习模式。”
林晓晓看着那双非人的眼睛,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阳光下的校园。
她知道,她回不去了。
那份对“优秀”的渴望,那份签下协议的笔,早己将她推过了一条不可逆的界限。
门的这边,是拥有喜怒哀乐的、低效的“人”。
门的那边,是只剩下绝对理性和冰冷知识的……
优等生。
而她,正站在门槛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K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