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以致用”的道路一经廓清,陈默的心境便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他不再纠结于学术象牙塔的纯粹与商业战场的实用之间的分野,而是将两者视为探索复杂世界奥秘的一体两面。这种认知上的升华,让他的博士研究迸发出新的活力,也让“启明”系统的迭代方向更加清晰有力。他领导团队,将更多前沿的复杂系统理论,如网络科学、临界现象分析等,尝试性地引入市场结构的建模中,虽然短期内未必首接转化为盈利,但极大地丰富了系统的认知维度和战略纵深。
与此同时,陈默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能见度也与日俱增。继在波士顿的金融工程会议成功亮相后,他又受邀参加了在苏黎世举行的“复杂系统与金融”交叉学科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一篇关于利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方法刻画市场信息不对称传导的论文。这篇论文视角新颖,数学工具扎实,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他沉稳的演讲风格、清晰的逻辑以及对跨学科知识的娴熟驾驭,给包括几位诺奖得主在内的国际顶尖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真正在圈内引起震动的,并非仅仅是他的学术报告。一个由匿名同行评审的量化投资策略绩效评估平台(类似于国内的“私募排排网”国际版)上,悄然出现了一个匿名的策略记录。该记录显示,一个名为“QM”的策略(恰好是“启明”的拼音首字母),在长达数年的回测和近两年的实盘运行中,展现了极其卓越且稳定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其夏普比率、最大回撤控制等关键指标,在全球同策略类型中名列前茅。尽管隐藏了具体持仓和算法细节,但其惊人的绩效曲线,如同暗夜中的明珠,吸引了无数贪婪和探究的目光。业内传言西起,试图挖掘这个“QM”背后的神秘团队。
陈默在国际会议上的学术表现与市场上流传的卓越业绩传闻,很快被嗅觉灵敏的华尔街猎头捕捉到。一天下午,陈默正在工作室与团队讨论一个新的网络拓扑因子,接到了一通来自纽约、号码经过加密处理的越洋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某顶级跨国猎头公司合伙人的女士,声音专业而充满诱惑力。她开门见山,表示受一家久负盛名、管理规模超千亿美元的顶级多策略对冲基金——“阿尔法象限资本”(Alpha Quadrant Capital, AQC)的委托,诚挚邀请陈默加盟。
“陈先生,AQC的首席投资官David 先生亲自关注了您在苏黎世的演讲和市场上关于‘QM’策略的传闻。他对您将深刻的理论洞察与卓越的实战能力相结合的特质极为欣赏。”猎头的语速很快,但每个字都充满分量,“先生认为,您的才华在目前的平台上未能得到最充分的施展。AQC可以为您提供全球最顶尖的数据资源、无与伦比的计算设施(包括超算和FPGA集群)、以及几乎无上限的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您将置身于一个由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和顶级算法交易专家组成的精英环境中,参与全球最前沿的金融创新。”
她顿了顿,抛出了最具冲击力的条件:“薪酬方面,AQC愿意提供基础年薪200万美元,签约奖金100万美元,并根据管理规模和业绩,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利润分成,预期年总收入可达千万美元级别。我们将为您和您的家人办理EB-1A杰出人才绿卡,提供曼哈顿顶级公寓和全方位的 relocation 服务。”
这一连串的条件,如同一个巨大的、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漩涡,足以将世上绝大多数年轻才俊吸入其中。全球顶级的平台、天文数字的薪酬、纽约的繁华、以及与世界最强大脑共事的机会……这是无数金融和量化领域从业者梦寐以求的终极殿堂。
挂断电话后,陈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没有立刻将此事告知苏清月和赵凯,而是需要独自消化这突如其来的、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巨大诱惑。他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江海市日渐繁华的夜景,心中波澜起伏。
不可否认,AQC的邀约极具吸引力。那是一个可以让他站在世界之巅,尽情挥洒才华的舞台。千万美元的年薪,足以让他的家庭瞬间实现阶层跃迁,让父母过上远超想象的优渥生活。与全球顶尖高手过招,无疑能极大加速他个人的成长。
然而,当最初的震撼过去,更深层次的思考开始浮现。
他想起了黄土坡上的星空,想起了父母佝偻的背影和期盼的眼神。他的成功,从来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财富的积累。秦教授当年在旧书摊的点拨,是为了让他用知识改变自身的命运,更是希望他能有朝一日,为脚下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
他想起了和周文渊院士的深谈。“研以致用”,他的“用”之所在,究竟是在华尔街的玻璃大厦里为全球资本巨鳄创造超额回报,还是扎根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用他的智慧和能力,去深入理解并服务于正在快速崛起、却同样充满独特复杂性的中国市场?A股市场的散户结构、政策影响、产业变迁……这些独特的课题,难道不比成熟市场更富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吗?
他想起了苏清月。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她的研究方向深深植根于中国经济的宏观叙事和金融稳定,她的家族也在这片土地上深耕。他们的未来,早己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难道要让她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根基,去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他想起了赵凯,这个技术天才,他的根在这里,他的快乐来自于和兄弟一起攻克技术堡垒,而不是在华尔街的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做一个高级“码农”。
他想起了“启明”工作室。这个从无到有、倾注了他们无数心血的“孩子”,正处在茁壮成长的关键期。它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更是他们探索“研以致用”理想的实践基地,是他们梦想的载体。抛弃它,无异于背叛自己的初心。
更重要的是,陈默内心深处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信念:未来的全球金融格局,东方必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深入了解并参与塑造这个正在巨变中的市场,其长远的价值和成就感,或许远非在一個成熟体系中做一个高级执行者所能比拟。
几天后,陈默将苏清月和赵凯叫到会议室,平静地转述了华尔街的邀约。
赵凯听完,眼睛瞪得溜圆,惊呼道:“千万美元?!默哥,这……这太夸张了!你去不去?”
苏清月没有立即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陈默,眼神中有关切,有询问,但更多的是信任。她轻声问:“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陈默看着两位最亲密的伙伴,脸上露出了释然而坚定的笑容。他摇了摇头,清晰而平静地说:
“我拒绝了。”
会议室内有片刻的寂静。
“为什么?”赵凯脱口而出,难以理解。
“因为这里,”陈默指了指脚下,目光扫过苏清月和赵凯,“有我们未竟的事业,有更适合我们成长的土壤,也有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梦也在这里。去华尔街,或许能获得一时的财富和光环,但那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在这里,我们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是在用我们的方式,参与和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进程。这比千万美元,更有价值。”
苏清月闻言,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而又无比欣慰的笑容,她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陈默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凯愣了几秒,随即用力一拍大腿,豪气干云地说:“说得对!默哥!咱们兄弟在一起,什么奇迹创造不出来?何必去给洋鬼子打工!干就完了!”
拒绝了华尔街的邀约,陈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坚定。这次抉择,如同一场心灵的淬火,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那不是简单的财富积累或个人名望,而是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学术理想与事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更有分量、更有意义的成功。
他将以更的热情、更坚定的步伐,继续深耕于江海这片热土,与他的战友们一起,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世界的舞台很大,但他的主场,就在这里。
(第西十三章 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学霸情侣成长记(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