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启航在“凌霄科技”的评审会上,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沉稳的思辨,赢得了元老们的初步认可,在通往继承者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时,他的弟弟陈致远,则在“启明资本”体系内一个更前沿、也更险峻的战场上,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洗礼。
陈默兑现了之前的构想,从“启明资本”的主基金中,分拆出一支规模为五亿元人民币的独立基金——“前沿探索基金”,交由陈致远全权负责管理。这支基金被赋予了极高的风险容忍度,旨在投资那些商业模式极为超前、技术路径尚不成熟、但可能蕴含颠覆性潜力的早期项目。这既是给陈致远天马行空想法的一个“试验田”,也是对他能力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陈致远如同被放归山林的幼虎,兴奋不己。他给自己的基金起了个颇具野心的代号——“火种”,寓意要点燃未来的星星之火。他摒弃了传统VC繁琐的尽调流程和复杂的模型分析,更依赖于他对趋势的敏锐嗅觉、对团队气质的首觉判断,以及一种“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思维。他投资速度极快,看准了就果断下注,短时间内,“火种基金”的投资组合里就聚集了七八个涵盖元宇宙社交、AI生成内容、生物传感硬件、甚至太空资源勘探等领域的“科幻级”项目。
其中,他最为看重、投入精力最多、也是单笔投资额最大(高达八千万)的一个项目,名为“幻境现实”。该项目旨在开发一款革命性的“神经触觉反馈”设备,号称能通过非侵入式腕带,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真实的触感,如物体的纹理、温度甚至压力。技术原理基于对肌神经信号的精细模拟与干扰,听起来极具颠覆性。创始人是一位极具煽动力的连续创业者,PPT做得天花乱坠,描绘的愿景足以让任何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投资者心动。
陈致远几乎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项目。他坚信这就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是打通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圣杯”。在进行了相对简单的技术可行性访谈和团队背景调查后(创始人拥有名校生物工程背景),他力排众议(基金内部配备的风险顾问曾提示技术成熟度风险极高),迅速敲定了投资,并深度参与了公司的早期战略规划,甚至帮助牵线了一些媒体资源,将“幻境现实”捧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初创公司。
起初,一切似乎都沿着美好的蓝图发展。产品原型演示效果惊艳,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公司估值水涨船高。陈致远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独具慧眼,证明了“首觉投资”的价值。他甚至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略带挑衅地对比传统VC的“保守”与自己的“激进创新”。
然而,危机在光环最盛时悄然降临。当“幻境现实”试图将实验室原型转化为可批量生产的工程样机时,遇到了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神经触觉反馈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现有的材料学和微控制技术根本无法在低成本下满足要求。产品良率低得惊人,用户体验远未达到宣传效果,甚至出现了部分测试者报告手腕不适的情况。更糟糕的是,竞争对手采用了更务实的技术路径,推出了体验虽不完美但稳定可用的替代产品,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
雪上加霜的是,媒体风向瞬间反转,从追捧变为质疑,“画饼”、“炒作”、“技术骗局”等字眼开始出现。曾经热情的合作伙伴纷纷退缩。公司现金流急剧恶化,急需新一轮融资续命,但此时己无人敢接盘。
“火种基金”的八千万投资,眼看就要血本无归。
消息传来的那天,陈致远正在外地参加一个创新峰会。当他接到项目经理带着哭腔的紧急电话时,整个人如同被冰水浇头,瞬间僵在原地。周围喧嚣的人群和闪烁的灯光,仿佛都成了对他无情的嘲讽。他强作镇定地提前离场,回到酒店房间,关掉手机,一个人呆坐在黑暗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羞愧和巨大的压力。失败的阴影,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仿佛己经看到了父亲失望的眼神、同行幸灾乐祸的议论、以及自己雄心壮志的彻底崩塌。
他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父母。在酒店里自闭了两天,胡子拉碴,憔悴不堪。最终,是苏清月通过酒店前台找到了他。母亲没有在电话里责备他,只是温柔而坚定地说:“致远,回家来。失败是常事,关键是面对它。爸爸在书房等你。”
怀着忐忑和羞愧,陈致远回到了家。他低着头走进书房,准备迎接父亲的雷霆震怒。然而,预想中的风暴并未降临。陈默坐在书桌后,神色平静,甚至递给他一杯温水。
“坐吧。”陈默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把‘幻境现实’项目的全部资料,从你第一次接触到现在,所有决策过程、会议纪要、尽调报告、投后跟踪记录,都拿出来。我们不看结果,只看过程。”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不是一场审讯,而是一次极其严谨、冷静的“复盘会”。陈默没有一句指责,而是以一个顶级投资家的犀利眼光,引导陈致远一步步回溯整个投资决策链:
市场判断:“你当时为什么认为神经触觉反馈是必然趋势?支撑这个判断的宏观和微观数据是什么?是否调研过替代技术路径的进展?”
技术评估:“你咨询了哪些真正独立的顶尖神经工程专家?他们对技术可行性的评价是什么?实验室原型与工程化量产之间的技术风险,你们做了多深入的评估?”
团队尽调:“创始人的过往经历,你们是否核实了每一个细节?他之前的创业项目,成功和失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团队的技术核心成员,他们的背景和稳定性如何?”
风险控制:“投资协议中的保护性条款是否充分?为什么在出现第一个技术瓶颈预警时,没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后续融资的Plan B是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让陈致远额头冒汗。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策,充满了乐观的想象和一厢情愿,对潜在的风险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评估不足。在父亲冷静的追问下,那些他曾引以为傲的“首觉”和“快决断”,显得如此苍白和草率。
复盘到最后,陈致远瘫在椅子上,满脸羞愧,声音沙哑:“爸……我错了。我太急了,太想证明自己,被那个‘颠覆性’的概念冲昏了头……”
陈默看着他,目光深邃,终于不再是平静的分析,而是语重心长:“致远,你知道你这次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吗?”
陈致远茫然地摇头。
“不是你不够聪明,也不是你没有激情,”陈默一字一句地说,“而是你缺乏对‘不确定性’的敬畏,缺乏将‘首觉’转化为‘可验证逻辑’的耐心和能力。 投资不是赌博,哪怕是最前沿的领域,也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坚实的逻辑基石上。你的首觉可能是你的天赋,但天赋需要用系统和纪律来驾驭,否则就是匹夫之勇。”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深深刺痛了陈致远,也让他第一次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次损失,八千万,公司会承担。”陈默继续说道,“这笔学费,我替你付。但我要你做的,不是沉溺于自责,而是把这次失败嚼碎了,咽下去,变成你骨头里的养分。写一份详细的复盘报告,不是交差,是给你自己看。然后,告诉我,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接下来的几周,陈致远仿佛变了一个人。他推掉了所有社交活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疯狂地查阅资料,重新分析“幻境现实”及同类项目,拜访他曾经忽略的行业专家和技术大牛,沉下心去理解那些枯燥的技术细节和产业规律。他撰写的复盘报告,厚达百余页,充满了痛苦的自我剖析和建设性的改进方案。
当他再次将报告放在父亲书桌上时,陈默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褪去浮躁后的沉静,以及一种受伤后愈发坚韧的光芒。
“爸,我明白了。”陈致远的声音沉稳了许多,“创新需要冒险,但冒险不等于鲁莽。下一次,我的首觉依然会是我的雷达,但决策,必须建立在更扎实的侦察和更周密的计划之上。”
陈默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这次惨痛的失败,虽然代价巨大,却可能成为陈致远商业生涯中最宝贵的一课。它击碎了他的盲目自信,教会了他敬畏风险、尊重规律,促使他从一个追逐风口的“冒险家”,开始向一个懂得权衡、善于学习的“战略家”蜕变。成长的代价往往沉重,但对于注定要驾驭巨轮的人来说,早一点触礁,远比在深海中迷失方向要好。帝国的未来,需要的不仅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更是穿越风浪的智慧与韧性。
(第九十西章 完)
作者“寒江孤影叟”推荐阅读《学霸情侣成长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