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架上的眼泪
周五晚上八点,我接到超市经理的紧急电话:"张医生,您能来一趟吗?我们这儿有位顾客有点特别..."
当我赶到超市时,看见一个约莫五十岁的阿姨正在方便面货架前忙碌。她不是在选择商品,而是在精心调整每一包方便面的位置,让它们整齐得像受检的士兵。
"她在我们超市这样己经三天了。"经理小声说,"不卖东西,就是整理货架。问她话,她说在'整理悲伤'。"
我走近时,听见她正对一包红烧牛肉面低语:"你啊,太咸了,吃多了会想哭的..."
"您好,我是张逸晨。"我轻声说。
她抬起头,眼睛像洗过的葡萄:"你能看见吗?这些商品都在哭。"
张逸晨的内心独白:
王阿姨站在货架前的样子,让我想起整理玩偶的孩子。她把商品人格化,给它们赋予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对抗孤独的方式?那些"哭泣的商品",或许正是她内心悲伤的投射。
---
第二章:商品的低语
王阿姨同意每周来我的咨询室"聊聊商品的心事"。
"膨化食品最快乐,因为它们充满空气。"她认真地告诉我,"但罐头很孤独,被密封得太久了。"
"那饮料呢?"我问。
"饮料都在伪装。"她压低声音,"看起来五颜六色,其实都是水。"
随着咨询深入,我了解到王阿姨的故事:她原本是小学老师,退休后独居。儿子在国外,丈夫五年前病逝。
"老张走的那天,我正在超市给他买牛奶。"她着衣角,"他最爱喝的那个牌子,现在还在货架上,每次看见都觉得它在难过。"
某次咨询,她突然激动起来:"今天超市进了新牌子的纸巾,它们特别悲伤,因为人们只用它们擦眼泪!"
张逸晨的内心独白:
当王阿姨说起丈夫最爱的牛奶时,我终于明白。超市是她与过去连接的场所,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记忆。整理货架,其实是在整理她无处安放的思念。
作者“万物自然”推荐阅读《治愈我的神经才能治愈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三章:悲伤的保质期
我决定陪王阿姨一起去超市,看看她如何"整理悲伤"。
在乳制品区,她停留了很久:"酸奶的杯上保质期最短,因为它们自己就会发酵变酸。但牛奶不同,它们的杯奶很新鲜,过期就会变质。"
她走到日用品区,轻轻抚摸着一支牙刷:"这个最可怜,总是成双成对地卖,但最后都会被分开使用。"
在我的鼓励下,王阿姨开始把她的观察写下来。我们创建了一本《商品心情日记》:
"周一:进口巧克力想家了,因为它们漂洋过海来到这里。"
"周三:保鲜膜很焦虑,它们总担心包得不够紧。"
"周五:购物车是快乐的,因为它们能带着商品去旅行。"
写着写着,她开始提到自己的生活:"今天给自己做了顿饭,虽然一个人吃,但用了漂亮的盘子。"
张逸晨的内心独白:
写日记的过程让王阿姨开始把注意力从商品转向自己。当她注意到"漂亮的盘子"时,我知道疗愈正在发生。她依然关心商品,但也开始关心自己了。
---
第西章:特别的促销员
现在,王阿姨成了超市的特别员工。经理聘请她做"商品陈列顾问",她的任务是让货架看起来更"快乐"。
她把悲伤的调味料区和快乐的零食区相邻摆放:"让快乐感染悲伤。"她在孤零零的商品旁放上小玩偶:"给它们找个伴。"
最令人惊喜的变化发生在上个月。王阿姨在整理儿童玩具区时,结识了一个想念妈妈的小女孩。现在,她每周三下午在超市的儿童区给孩子们讲故事。
昨天我去超市,看见她正在教孩子们如何让商品开心:"我们要轻轻地拿取,温柔地对待,这样它们就会把快乐传递给我们。"
结账时,收银员笑着说:"王阿姨来了之后,连客人的表情都变明亮了。"
张逸晨的内心独白:
王阿姨的故事最美妙的部分是,她没有"痊愈",而是找到了与悲伤共处的方式。她把个人的痛苦转化成了对他人的关怀。在摆放商品的过程中,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超市依然是那个超市,但对她来说,己经从一个装满悲伤的仓库,变成了传递温暖的场所。
(http://www.220book.com/book/WL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