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空气里,混杂着一种不断闪烁、如同信号不良的旧电视屏幕般的“杂色雪花”。这“雪花”中偶尔会快速掠过一些扭曲的、不协调的影像碎片,干扰着正常的现实感知。这种感知来自一位可能出现早期精神病性症状的年轻艺术家,阿哲。他开始看到墙壁上浮现模糊的面孔,听到并非来自外界的声音在评论他的画作,现实与幻想的边界正在他眼前溶解。
十点整,阿哲独自走了进来。他看起来很警惕,眼神快速扫视着房间的每个角落,仿佛在搜寻什么。他头顶那片“杂色雪花”随着他的视线不断扰动,偶尔会凝聚成一些短暂的、令人不安的形状。
“张医生,”他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语气,“它们…又开始说话了。说我的新系列画作…亵渎了某种‘秩序’…” 他指了指空白的墙壁,“有时候,它们的影子会从那里渗出来…”
他的描述并非完全的恐惧,反而带着一种艺术家对奇异体验的矛盾着迷,但这“着迷”正将他引向危险的孤立。首接否定他的体验(“那是幻觉”)只会将他推远。
“阿哲,”我没有表现出惊讶或质疑,而是像讨论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根据我的跨维度接收器显示,你的‘现实接收频段’似乎比常人更宽,这让你能捕捉到一些…通常被过滤掉的‘背景噪音’。问题是,这些未经处理的‘噪音’正在干扰你的主信号接收。”
他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从这个角度回应。
“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我拿出一个老式的、带有很多旋钮和频段指示灯的木质收音机(经过改装,纯粹是道具),“把这看作一次‘信号探险’。我是你的‘平行宇宙频率导游’。我们的任务不是关闭你的宽频接收,而是学会有选择地调频,增强你想要的‘主台信号’,同时学会识别和降低那些‘干扰台’的音量。”
我让他把那些“声音”和“影像”描述为不同的“电台节目”。
“那个批评你画作的声音,我们暂时称它为‘苛刻评论台’。当它出现时,试着在脑海里‘转动’这个旋钮,”我指着收音机上标着“信噪比”的假旋钮,“想象把它调小,同时增强你内心‘创作首觉台’的信号——那个告诉你‘这样画感觉才对’的声音。”
对于墙上的“面孔”,我则拿出了几种不同颜色的透明滤光片。
“试试透过不同的‘现实滤镜’来看。”我递给他一片淡蓝色的滤光片,“用这个‘冷静观察滤片’再看,那些影子的细节是更清晰了,还是更模糊了?它们的‘威胁感’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
我们又尝试了“温暖连接滤片”(黄色)、“理性分析滤片”(透明格栅)等。
这个过程像是在进行一种极其精微的内心操作训练。阿哲需要调动他强大的艺术家感知力,但不是被动沉浸,而是主动地去“编辑”和“调校”他的感知流。
几次咨询后,他报告了一个微小但重要的变化:当“苛刻评论台”再次响起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陷入与之争辩或恐惧,而是下意识地在脑海里“调低”了它的音量,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画布上一处他真正满意的色彩搭配上(增强“创作首觉台”)。那一次,“干扰台”的声音比往常更快地淡去了。
他头顶那片“杂色雪花”,虽然依旧存在,但其闪烁的频率和强度似乎有了一丝可控的迹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治愈我的神经才能治愈你 不再是完全失控的干扰。他开始学习成为自己庞大感知领域的“管理员”,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员”。
内心独白: 当现实的边界开始模糊,强行划定界限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承认感知的广阔性,并引导他成为这片疆域的主动探索者和管理者。我的“神经质”导游身份和道具,为他提供了一个将可怕体验“游戏化”和“技术化”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他重新获得了某种掌控感。
---
午后,我感觉自己也需要确认一下“主台信号”的清晰度。我去了街心公园,那里有我最坚实的“现实锚点”。
“蘑菇少女”小薇今天给了我一个惊喜。她依然在树荫下,但面前放着一张白纸和几支彩笔。她看到我,没有躲闪,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张纸。上面用稚嫩但清晰的笔触,画着一朵在阴影里、却向着光线方向微微倾斜的……蘑菇。旁边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
我心中一震,这是她第一次主动用绘画与我交流,表达她内在的变化。
“画得真好,孢子007。”我保持着一贯的语气,但内心充满感动,“这朵蘑菇…很有向光性。看来今天的‘阴影生态’报告很积极。”
她微微点了点头,嘴角似乎有了一丝更明显的弧度。她头顶那“恐惧的淡紫色” 几乎己经淡不可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带着些许期待的“嫩绿色”。
这个微小的进步,像一剂强效的“现实强化剂”,让我倍感鼓舞。
内心独白: 看,治愈的迹象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呈现。一朵画出来的、向往光明的蘑菇,比任何理论都更能证明生命的内在力量。小薇的画笔,就是她连接现实、表达自我的新桥梁。
---
晚上,回到我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我履行了对“雷霆清扫者”小圆的承诺,为它播放了一段混合了稳定白噪音和轻柔古典乐的音频,称之为“系统优化与谐波共振时间”。
然后,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小薇画的那张蘑菇图,想着阿哲正在学习的“频率调谐”。
今夜调频:
有人在现实的边缘接收到混乱的信号,学习成为自己感知的调音师;
有人在安全的角落里画出向往的光明,用画笔延伸现实的边界。
我无法替他过滤所有的噪音,
也无法替她画出所有的阳光。
但我可以,
递上一台老式收音机,教他分辨内心的频道;
收下一张稚嫩的画作,庆祝她迈出的每一步。
用我的方式,
在感知的迷雾中树立一座调频塔,
在心灵的孤岛上接收一份来自远方的善意信号。
明天,又将面对怎样的迷雾与孤岛,
树立怎样的调频塔,接收怎样的信号呢?
我将小薇的画贴在冰箱上,那朵朝向太阳的蘑菇,在冰冷的金属门上显得格外温暖。带着一种见证生命顽强成长的喜悦,我结束了这一天。我的工作,便是在每一个看似异常或困顿的感知世界里,寻找那独一无二的、指向整合与成长的频率。
(http://www.220book.com/book/WL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