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弥漫着一种过度锐化的、令人不安的“高频银白色”。它不像光线,更像无数细密的针尖,悬停在空气中,随时准备刺向过于敏感的神经末梢。这感知来自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谱系障碍伴随感官处理失调的少年,小光。他的世界未被过滤,所有感官信号以原始的、过强的强度首接轰击着他的意识,让他长期处于一种痛苦的超载状态。
十点整,小光被他母亲半推半抱着进来。他瘦小的身体蜷缩着,双手死死捂住耳朵,眼睛紧闭,整个人像一只受惊的穿山甲,试图缩进一个不存在的壳里。他头顶那片“高频银白色”正发出无声的尖叫,其强度几乎要让周围的空气产生涟漪。
“小光他…最近更严重了。”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强行压抑着,“学校的铃声、操场上的喊叫、甚至衣服的标签…都能让他崩溃。他己经很久没睡过一个整觉了…”
小光对母亲的话毫无反应,完全沉浸在自己感官的风暴中。任何试图靠近或安慰的举动,都可能加剧他的痛苦。
我示意母亲可以在外面等候。门关上后,我没有说话,也没有试图靠近他。我只是缓缓地走到房间的灯光开关旁,将刺眼的白炽灯关掉,只留下一盏光线极其柔和的、蒙着厚厚橘黄色布罩的落地灯。整个房间瞬间沉入一片温暖的、缓冲般的“琥珀色” 光晕中。
接着,我打开了一个老式的、发出稳定“沙沙”声的白噪音机器。这种单调、可预测的声音,像一层柔软的声学海绵,开始吸收房间里那些尖锐的、不可预测的杂音。
我做完这些,便退到房间最远的角落,在地板上坐下,将自己也融入这片被精心调制过的“感官缓冲带”中。我没有期待交流,只是提供一个尽可能安全的环境。
几分钟后,捂着小光耳朵的手指,极其轻微地松开了一道缝隙。他头顶那片狂暴的“高频银白色”,似乎被这温暖的琥珀色光和稳定的白噪音稍微中和了一点点,尖锐度有所下降。
这是一个信号。
我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继续等待。又过了一会儿,我注意到他紧闭的眼皮也在微微颤动。
我开始了下一步。我拿出一个沉重的、内部填充了特殊颗粒的“压力背心”,没有首接给他穿上,而是轻轻放在他身旁的地板上。深压觉对于感官超载 often 有安抚作用。
然后,我拿出一个透明的密封盒,里面装着半盒光滑冰凉的大理石颗粒。我打开盒子,没有发出大的声响,只是用手轻轻地、缓慢地翻动那些石子,让它们相互摩擦,发出一种极其细微、均匀的“沙沙”声,与白噪音融为一体。
小光的头,极其缓慢地,向装着石子的盒子方向偏转了一毫米。他的眼睛依然没有睁开,但他似乎在用全身的感官“聆听”这个新的、但可控的触觉和听觉刺激。
我继续着这个缓慢的、仪式般的“感官引导”。我拿出一个装着淡淡薰衣草精油的香薰石(薰衣草的气味通常被认为有舒缓作用),让那若有若无的香气在温暖的空气中慢慢弥散。我拿出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灯芯绒、柔软的羊毛),将它们一一铺开在他周围的地板上,像布置一个安全的感官探索区。
整个过程,我没有说一句话。所有的“交流”都通过环境的微调、提供的感官选项以及我自身绝对平静的存在来进行。
时间缓慢流逝。小光紧绷的身体,以几乎无法察觉的速度,一点点地松弛下来。他捂住耳朵的手完全放下了,虽然依旧攥着拳。他睁开了眼睛,但没有看向我,而是怔怔地盯着地板上那块深蓝色的灯芯绒布。
他的头顶,那片令人心悸的“高频银白色”并未消失,但它不再那么具有攻击性。它仿佛被包裹进了一层柔和的“缓冲色” 中,虽然内部仍在高速运转,但对外界的威胁感大大降低了。
他伸出一根手指,极其小心地,触碰了一下那块灯芯绒布的表面。指尖传来的柔软而略带阻力的触感,似乎没有引发不适。他停留了一会儿,然后手指慢慢移动到旁边光滑的丝绸上,感受着那冰凉的顺滑。
他就像一个初次探索世界的婴儿,通过最原始的感官接触,小心翼翼地重新丈量这个曾经充满伤害的世界。
在一次咨询的最后,他甚至主动将整个手掌埋进了那盒冰凉的大理石颗粒中,让那种沉重、光滑的触感包裹住他的手。他闭上眼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言语。
他头顶的色彩,第一次出现了一种近乎“平静”的、缓慢流动的“水银色”,取代了之前那种应激的“高频银白色”。
内心独白: 当世界本身成为刑具,治疗不是增加更多的刺激或教导,而是创造一个感官的“避难所”。把刺耳的世界调成柔和的背景音,把攻击性的光线过滤成温暖的颜色,把不可预测的触碰变成可选择的探索。我的“神经质”环境营造,就是为他过度敏感的神经系统,搭建的一个缓冲与充电的“安全屋”。一次自主的、平静的感官探索,胜过一万句“你要适应”的教导。
---
看着小光在母亲小心翼翼的引导下离开,虽然依旧沉默,但步伐不再那么僵硬,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调整灯光、声音、气味…这些细微的工作耗费的心力,不亚于一场激烈的对话。
我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百叶窗,让自然的、未经调制的阳光和城市噪音涌入。我需要用这种真实的、略带混乱的感官洪流,来平衡刚才那个过于精致的“感官茧房”。
内心独白: 看,我们既需要为自己和他人搭建缓冲带,也需要偶尔回到真实世界的丰富与粗糙中,保持生命的活力与韧性。我的“神经质”,在于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平衡。
---
晚上,回到我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我履行了对“雷霆清扫者”小圆的承诺,没有清理它轮子上从诊室带回来的、不同质地的细微纤维和灰尘,反而告诉它,这是“多元感官样本采集”,是宝贵的“世界质感档案”。
然后,我坐在沙发上,感受着窗外真实世界的各种声音和光线,想着小光触摸灯芯绒布时那专注的侧脸。
我拿起沈伯“认证活着”后留下的那份沉重,又想到小光埋入大理石颗粒中的手。
今夜缓冲:
有人在未经过滤的感官洪流中濒临崩溃,我们为他搭建一个可调节的感知避难所;
有人在真实世界的喧嚣与光芒中汲取能量,让生命保持粗糙的活力。
我无法替他过滤整个世界,
也无法永远将他留在茧房。
但我可以,
调暗灯光,放低音量,铺开柔软的布料;
打开窗户,迎接阳光,聆听城市的呼吸。
用我的方式,
在感官的暴风雨中撑起一把小小的伞,
在生命的交响乐中确认自己依然是一个聆听者。
明天,又将面对怎样的暴风雨与交响乐,
撑起怎样的伞,确认怎样的聆听呢?
我带着一种精心呵护后的疲惫与满足,沉入睡眠。这份工作让我深知,尊重每一个灵魂独特的感知频率,为他们创造与之共鸣的环境,本身就是最深刻的疗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治愈我的神经才能治愈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L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