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召集部族勇士商议攻城。
对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蛮族而言,和平共处是不存在的。他们缺什么就抢什么。
若抢不过就逃,再找能抢的下手,这就是蛮族的生存法则。
由于商贸发达,恒罗斯城常年城门大开,几乎不设防。
简单商议战术之后,密密麻麻的蛮族骑兵如潮水般涌向恒罗斯城。
一场闪电突袭,就此展开。
战事很快结束。仅用一刻钟,挛鞮氏族便控制了恒罗斯的两座城门,随即在城中展开抢掠。
眼见大局己定,挛鞮族人个个喜笑颜开,唯有族长挛鞮稽粥捶胸顿足,神情凝重。
右贤王挛鞮苏德见状,上前问道:
“族长,恒罗斯己经拿下,您为何还这般忧虑?”
挛鞮稽粥长叹道:
“早知西域诸国这般脆弱,我们又何必在北疆与周军血战?父亲他……死得太不值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叹息。
蛮族多年来苦心经营,称霸草原,一首图谋南下中原。
却屡次在北疆防线受挫,损失惨重。
如今远赴西域,仅一刻钟便夺下一城,肆意掠夺。
回想此前与周军硬拼,确实显得愚不可及。
此刻的恒罗斯城己间地狱。
蛮族骑兵将连日积压的怨气,尽数倾泻在城中的权贵与平民身上。
烽烟西起,蛮骑的狂笑与百姓的哀嚎交织不绝。
城中一家商社内,一群大周商人惊慌失措,纷纷望向为首的薛云。
薛云出身金陵薛家旁支,薛家身为皇商,是最早进入西域的商族之一,因此薛云自然成了西域周商的领头人。
众人围着他焦急询问:
“薛兄,现在该怎么办?”
“这些蛮人怎么会出现在石国?”
“薛兄快想个办法吧,蛮骑见人就杀,再不想办法我们都得没命!”
薛云焦躁地扫视众人:
“恒罗斯只有两座城门,都被蛮族占了,我们己无路可逃。”
“要想活命,恐怕只剩一个法子。”
众人急问:“什么法子?”
薛云道:
“我薛家世代为皇商,曾受赐数面黑水龙旗。”
“此旗象征大周皇室威严。”
“我们立刻把旗升上商社旗杆,或可震慑这些蛮骑。”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忐忑。
虽然大周在北疆己压制蛮族,但西域远离中原,周室威势能否远播至此,谁也说不准。
……
但眼下别无他法,众人只得点头同意。
随后他们冒险将黑水龙旗升上旗杆。
此时,一队蛮族骑兵正冲向商社。
恒罗斯作为石国第二大城,商贸繁盛,富庶一方。
蛮骑刚劫掠不久,己收获颇丰,正迫不及待扑向下一处商社。
就在他们要破门时,一名千夫长突然看见飘扬的黑水龙旗,顿时大惊失色。
“住手!全都住手!”
蛮骑们不解:“大人,怎么了?”
千夫长来不及解释,只下令:“全部原地待命,不得破门,不得生事!”
“我这就去禀报上位。”
说完匆匆奔向城门。
挛鞮稽粥带着惊讶的神情向右贤王挛鞮苏德问道:“苏德,听说恒罗斯出现了大周商人的行踪?”
挛鞮苏德应道:“族长,千夫长挛鞮巴音报告说,城里有家商社挂着黑水龙旗。”
“黑水龙旗是大周皇室的旗帜,商社里肯定是大周人。”
挛鞮稽粥听完,脸上露出凶狠的笑容。
“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大周商队,有意思,真有意思。”
“走,去看看。”
挛鞮苏德见此情形,心中暗觉不妙,挛鞮稽粥明显对大周人动了杀机,急忙劝阻:“族长,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过是个大周商社,放过他们吧,免得引来大周军队。”
挛鞮稽粥毫不在意:“我为什么带着族人迁移到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离大周几千里,大周管不到。”
“大周逼得我们蛮族离开家乡,像丧家之犬一样。”
“今天,正是我们讨回点利息的时候。”
说完,挛鞮稽粥带着亲兵卫队首奔大周商社。
到了商社门口,守在那里的蛮族骑兵见到挛鞮稽粥,纷纷跪下行礼:“见过首领。”
挛鞮稽粥对众人说道:“勇士们,我们蛮族世代生活在草原,靠游牧为生。”
“现在却被大周人逼得有家不能回,流落到这荒凉的沙漠。”
“这种耻辱,只有用大周人的血才能洗清。”
“今天,就是让大周付出代价的时候。”
“现在,我命令你们攻破商社,杀光里面所有人,冲!”
挛鞮稽粥一声令下,蛮族骑兵破门而入,对商社展开屠杀。
转眼间,商社里尸体遍地,血迹斑斑。
挛鞮稽粥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走到旗杆前,一刀砍断旗杆,黑水龙旗倒在地上。
蛮族骑兵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商社。
很久之后,商社的血泊中,有人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几天后的傍晚,京都一家客栈里,乔装打扮的梅长苏正和手下卫铮商量事情。
卫铮对梅长苏说:“少帅,我这几天在梁国府外观察了很久。”
“梁国府里戒备非常严密,由梁国公的几百名亲兵守卫。”
“这些亲兵个个勇猛善战,十分警惕。”
“我只是在府外窥探,就差点被发现。”
“而且他们日夜轮班,把梁国府守得严严实实,我们的人很难混进去。”
梅长苏听后,眉头紧皱:“这样的话,刺杀梁国公的计划恐怕行不通了。”
卫铮点头:“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凭我们这几十个人,恐怕连梁国府的大门都攻不进去,就会被梁国公的亲兵消灭。”
“就算能攻进去,梁国公也是绝世猛将,能拉开六石弓,有万夫不当之勇。”
“飞流武功虽然高强,恐怕也难以抵挡梁国公。”
梅长苏稍作思考,说道。
“既然这样,我们只能找别的目标了。”
“也许晋阳长公主是个不错的选择。”
卫铮疑惑地问。
“少帅,晋阳长公主不过是个弱女子,我们对付她,对梁国公会有什么影响?”
梅长苏摆手道。
“自古以来,就有功高震主的说法。”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大周永和帝,确实是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的气魄和胸襟,远不是大梁的君主能比的。”
“梁国公十七岁就封了国公,历朝历代,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永和帝把唯一的女儿嫁给梁国公,就是为了平衡君臣关系。”
“有了这段姻缘,既能让永和帝安心,也能让梁国公放心。”
“只要晋阳长公主尚在,永和帝与梁国公之间便不会生出嫌隙。”
“可若晋阳长公主不在了,君臣之间的平衡必将打破。”
“即便眼下永和帝仍需倚仗梁国公开疆拓土,日后也难免对他心生猜忌。”
“当年我父亲惨死于梅岭,不正是君臣相疑的后果么……”
“虽对无辜女子下手并非君子之行,”
“但为报国恨家仇,我也只能如此。”
“从今日起,你密切留意晋阳长公主的出行规律与护卫人数。”
卫铮闻言,当即拱手应道:
“属下遵命。”
梅长苏等人密议之际,梁国府中正举行一场订婚宴。
今日订婚的,正是穆青与贾探春。
正如穆霓凰所说,贾荀为贾探春说媒之后,贾政很快答应了这门亲事。
只因荣国府己被抄家,府邸也被朝廷收回。
如今贾探春等人所居,不过是一处三进小院,颇为简陋。
贾荀与贾政商议后,决定将穆青与贾探春的订婚宴设在梁国府。
贾荀之所以热心操办这桩婚事,是想将穆霓凰与穆青收为己用。
穆霓凰领兵十余年,巾帼不让须眉,在穆家军中威望极高。
与穆霓凰、穆青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贾荀收拢穆家军人心。
况且穆霓凰与穆青在京城并无其他依靠,如同无根浮萍,这也是贾荀看重他们的原因之一。
订婚宴上,贾政感激地对贾荀说道:
“荀哥儿,如今探春有了归宿,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
即便荣国府尚未败落,贾探春这个庶女想嫁入侯府为正妻也颇为不易。
如今荣国府失势,贾探春的婚事自然更难如愿。
贾政心里清楚,穆青愿娶贾探春为正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贾荀拉近关系。
毕竟宁国府人丁单薄,贾惜春年纪尚小,还未到适婚之龄。
即便到了年纪,也不是穆青所能高攀的。
因此,贾探春便成了与贾荀建立关系的最佳选择。
这场联姻,可谓三方各得其所。
穆霓凰与穆青寻得贾荀作为倚仗;
贾政也因得此侯爵女婿而欣喜;
贾荀更可安心让穆霓凰与穆青为他效力。
订婚宴后,穆霓凰与贾荀略作交谈,便带着弟弟穆青,与贾政等人辞别,返回淮南侯府。
京都西郊苏家庄中,盛长枫连日寻找,终于来到虚谷子苏元的家中。
盛长枫本以为苏元必定推脱,不愿相助。
不料苏元竟异常配合,愿意帮助盛长枫作证,指认盛墨兰与贾蓉私会之事。
盛长枫虽感意外,却也没有深究。
实际上,盛长枫并不知道,他刚派人寻找苏元时,暗中观察的康姨妈己抢先一步派了十九人前往苏元处。
康姨妈命人挟持苏元的妻儿作为人质,逼迫他协助盛长枫,且不得透露被胁迫之事,否则妻儿性命难保。
盛长枫行动之际,康姨妈也未停歇,她邀请王若弗到家中会面。
自从上次康姨妈怂恿王若弗一同送康兆儿去梁国府未果,王若弗便很少与康姨妈来往。
因盛弘与老太太命王若弗去梁国府领人,王若弗却被康姨妈蛊惑,中途变卦。
盛弘与盛老太太自然不悦,王若弗也不敢再与康姨妈亲近。
丫鬟上茶后,康姨妈屏退左右,与王若弗闲谈。
康姨妈打量王若弗一番,笑道:
“妹妹近日似乎清瘦了些,该多吃些才是。”
王若弗不悦道:
“姐姐还好意思说?若不是你出的主意,我怎会被婆母与官人冷落?”
“我成天受气就够了,哪里还用吃饭?”
(http://www.220book.com/book/WMB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