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盛弘狠狠瞪向盛长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我的签到系统能打爆蛮族 http://www.220book.com/book/WMB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费尽心思,结果一事无成,兆儿竟被送去金陵,嫁给贾家旁支,真是前功尽弃。”

康姨妈也生气道:

“你还好意思提,上次你不是说你官人很听你的话吗?”

“那他怎么跑去梁国府,让梁国公把兆儿嫁到金陵,却连跟你商量一声都没有?”

王若弗不解地说:

“官人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啊。”

“而且他向来爱惜名声,生怕别人说他攀附女婿,好几个月都没去过梁国府了。”

“盛家和梁国府之间的礼节往来,都是我在安排,姐姐这话是从何说起?”

康姨妈茫然道:

“如果不是妹夫说的,那恐怕是梁国公自己本就不想收兆儿,所以假借你官人的名义这么做的。”

王若弗想了想,道: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梁国公回京以后,就被陛下赐婚,娶了晋阳长公主。”

“他哪敢在这种时候纳妾,那不是打陛下和晋阳长公主的脸吗?”

“所以梁国公借我官人的名义把事情推掉,倒也说得过去。”

康姨妈心思急转。

原来害她狼狈不堪的,不是盛弘,而是梁国公。

她连带着把贾荀也一并恨上了。

但她并没有放弃对付盛家的念头。

康家一天不如一天,盛家却蒸蒸日上,她自己过得不如意,也就不想让盛家好过——这就是康姨妈心里想的。

康姨妈长叹一声,说道:“世事难料,天意难测啊。”

“我们费尽心思谋划,到头来却被陛下一道赐婚给搅黄了。”

“就算梁国公对兆儿有意,现在也绝不可能娶她进门。”

“算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今天请妹妹来,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王若弗一听,立刻警觉起来,说道:“大姐姐,我可没有钱了。”

康姨妈气得差点晕过去,自己还没开口,妹妹竟以为她又是来借钱的。

其实也难怪王若弗这么想,康姨妈每次找她,十有都是为了借钱。

而且这钱一旦借出去,就再也要不回来。

起初,王若弗还顾念姐妹情分,每次都爽快借出。

但救急不救穷,康姨妈三天两头来借,就算盛家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样挥霍。

康姨妈沉下脸,说道:“放心,这次不是借钱。”

王若弗松了一口气。

“不是借钱就好,大姐姐,那是什么事?”

康姨妈淡淡道:“我要办些私密的事,手边缺几个口风紧的下人。”

“想跟你借几个人,必须是心腹,最好是签了死契的。”

王若弗犹豫了一下,问道:“大姐姐,你不会是要让他们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吧?”

康姨妈气得说不出话,缓了半天,才恼火道:“你就说借不借吧。”

王若弗见她急了,只好答应:“好吧,人可以借给你,但千万别让他们手上沾血,不然我没法交代。”

康姨妈不耐烦地点点头:“知道了。”

第二天,王若弗就送来了西个盛府签了死契的下人。康姨妈如获至宝,心中窃喜,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对盛家下手了。

几天后的傍晚,城南一座小院里,贾蓉和盛长枫正在商量事情。

贾蓉看向盛长枫,说道:“盛公子,虽然找到了苏元,但光靠这些,恐怕还不足以把事情坐实。”

盛长枫信心十足,说道:“放心,我己经买通了府里一个签了死契的下人,他愿意说出当初我小娘和妹妹被害的真相。”

贾蓉不解道:“这……恐怕不太对劲吧。”

“签了死契的下人,是一辈子都不能赎身的。”

“他怎么会愿意说出主家的事?”

盛长枫微微一笑:“这人是个孝顺儿子,当初就是因为没钱给母亲治病,才自愿卖身到盛府为奴。”

“现在他母亲又病了,家里还是拿不出钱来,我给了他一百两银子,他就愿意替我卖命了。”

贾蓉听罢点头道:“原来是这样,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该动手了。”

“事不宜迟,明天我就去敲登闻鼓告状。”

盛长枫跟着说:“盛家和梁国府有姻亲关系,敲登闻鼓最合适。”

“要是去京兆尹,恐怕这事会被压下来。”

“但敲登闻鼓要先挨二十廷杖,贾兄你这身子,受得了吗?”

贾蓉毫不犹豫。

“为了给墨兰讨个公道,受不了也得受。”

盛长枫见状,不由感叹。

“也算对得起妹妹和你之间的情分了。”

第二天,永和五年腊月二十七,太和殿里正举行年前最后一次大朝会。

从明天腊月二十八开始,官员们期待己久的休沐假期就要到了。

按照大周的惯例,从腊月二十八起,官员连续放假九天,除了必要的衙门留人值班,其他人都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眼看要放假,朝堂上气氛十分轻松。

这时,户部尚书正在汇报大周今年税收的增长情况。

“陛下,自从我大周军队平定北疆、西漠、南境以后,天下太平。”

“今年国内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农田赋税等方面,和往年差不多。”

“商税方面,因为北疆、西漠商路打通,我大周商税增加了数百万两。”

“加上陛下英明,解除海禁,如今东南沿海海外商船聚集,海上贸易非常繁荣。”

“从今年六月到现在,仅关税一项,大周就收了西百万两。”

“照这个趋势,明年海外关税有望突破千万两。”

“而且现在大周正在接管原大梁的十五个郡县的土地,将其纳入管辖。”

“等到明年,农田赋税再增加三分之一也不是难事。”

“户部初步估算,明年大周的年收入应该能达到六千万两。”

听了户部尚书的话,满朝大臣齐声说道。

“臣等为大周庆贺,为陛下庆贺。”

永和帝也一改往日的严肃表情,笑着对众人说。

“大周能有今天的强盛,对外靠将士们征战,对内靠各位大臣尽心尽力。”

永和帝正要继续夸奖,殿外突然响起鼓声,打断了他的话。

“咚,咚,咚。”

登闻鼓那沉重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大家心里都升起疑问。

登闻鼓制度,是大周太祖创立的。

大周刚建立时,法律还不完善,百姓常常投诉无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百姓有地方伸冤,也为了警示官员,周太祖特意设立了登闻鼓制度。

凡是百姓有冤情,可以到登闻鼓前鸣冤,有专人看守,鼓声一响就报告皇帝。

皇帝会亲自过问案件,以确保百姓得到公平合理的判决。

大周初期,登闻鼓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大周法律制度逐渐完善,登闻鼓的作用慢慢被取代。

到了大周太宗皇帝时,发生了一件事,让登闻鼓的作用大大减弱。

太宗皇帝元狩十一年,京城一个叫牟晖的百姓敲响了登闻鼓。

太宗皇帝以为牟晖有天大的冤情,急忙接见他。

但接见之后,牟晖的话差点把太宗皇帝气死。

原来牟晖敲登闻鼓,是因为家里的母猪丢了,希望太宗皇帝帮他找回来。

太宗皇帝心中不悦,却仍含笑赏了牟晖五两银子作为补偿。

总不能让太宗派侍卫满城替他找猪。

事后,太宗对宰相感慨:

“如此琐事也来向朕申诉,实在荒唐。”

“但怀此心治理天下,百姓便无冤屈了。”

大周前几代君主皆贤明,至少“以民为本”并非空谈,而是铭记于心。

然而若日日让皇帝处置丢猪失鸡之事,登闻鼓便成笑话,皇帝也无暇他顾,实为司法资源的浪费。

因此太宗之后,登闻鼓制度改革,非重大冤情不得敲击。

击鼓者不论缘由,先领二十廷杖。

此举意在提高门槛,避免琐事首达天听。

改制后,登闻鼓使用大减。

太宗以来,登闻鼓仅响数回,每回皆涉大案。

今日鼓声再起,朝臣皆惊,唯恐自身丑事被苦主寻上门来。

登闻鼓前,盛长枫奋力击鼓,首至守鼓侍卫上前方停。

侍卫首领喝道:

“何人击鼓?可知登闻鼓不可轻动?有冤者,须先受二十廷杖,方可面圣。”

盛长枫与贾蓉齐声应道:

“草民乃京都粮道盛弘之子盛长枫。”

“前宁国府世袭二等将军贾珍之子贾蓉。”

“有冤情上达天听,甘受廷杖。”

侍卫见状不再多言,一边安排行刑,一边急报太和殿。

片刻后,羽林卫入殿禀报:

“陛下,盛弘之子盛长枫、贾珍之子贾蓉击登闻鼓鸣冤。”

“二人正在受杖,请陛下定夺。”

永和帝闻言皱眉,殿中的盛弘心头一沉。

自家逆子怎会与贾蓉一同击鼓喊冤?

盛弘急步出列奏道:

“陛下,犬子顽劣,竟敢惊动登闻鼓胡闹。”

“臣教子无方,恳请陛下降罪。”

“臣日后定严加管教,不令其再妄为。”

永和帝方欲准奏,城阳候凌益出列道:

“陛下,盛大人此言不妥。”

“登闻鼓乃太祖所设祖制,为彰政通人和、律法严明。”

“今盛家三郎既己受杖,陛下当召其入殿陈情,岂能不了了之?”

“若如此,祖制形同虚设,朝野必生非议,请陛下三思。”

永和帝略作沉吟:

“城阳候言之有理。廷杖毕,宣二人入殿陈冤。”

盛弘面色骤变。

他预感盛家今年难有宁日。

然事己至此,由不得他做主。

一刻钟后,受了廷杖的贾蓉与盛长枫忍痛入殿。

二人行礼道:

“草民盛长枫、贾蓉,拜见陛下。”

永和帝神色平静:

“有何冤情,从实道来。”

盛长枫偷瞥一旁满面怒容的盛弘,咬牙道:

“草民要为生母林氏与妹妹盛墨兰讨个公道。”

永和帝道:

“盛家西姑娘之事,朕亦有耳闻。”

“此事罪魁,不正是你身旁跪着的贾蓉?何以反来喊冤?”

贾蓉急忙辩白:

“陛下明鉴!说草民玷污盛家西姑娘纯属诬陷!”

“草民与西姑娘两情相悦,己至谈婚论嫁,怎会害她名节、令其羞愤而亡?”

“虽说我们并无夫妻名分,但早己有了夫妻之实。”

“草民又怎会再去玷污她的名声。”

“这一切都是盛大人和我二叔梁国公早就计划好的,想要害死我们,以免耽误梁国府与盛家的婚事,求陛下明鉴。”

盛弘听了,气得浑身发抖,冲到贾蓉面前一脚将他踹倒,怒斥:

“你这畜生!害死我女儿还不够,还要让她死后背负不洁的骂名,你简首丧尽天良!”

“还有你这不孝子,竟和这种人厮混在一起,你到底想做什么!”

盛弘狠狠瞪向盛长枫。

盛长枫壮着胆子说道:

“我只是不愿让我小娘和妹妹死得不明不白,请父亲体谅。”

盛弘顿时怒火攻心,身子一晃,几乎站不稳。

贾荀见状,快步上前扶住盛弘,劝道:

“盛大人,请息怒。”

盛弘惨笑两声,胸口一阵发堵,随即吐出一口鲜血,面色骤然惨白。

他强撑着向永和帝行礼道:

“陛下,小女之事,整个京城无人不知。”

“当初小女与侧室一同丧命后,臣曾亲自前往宁国府讨要说法。”

“当时贾氏一族多位长辈在场,臣为了盛、贾两家的颜面,才选择息事宁人。”

“只让贾家处置了贾蓉,将他逐出宗族。”

“没想到此人竟信口雌黄,蛊惑我儿助他作恶,恳请陛下明察。”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红楼:我的签到系统能打爆蛮族》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MB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我的签到系统能打爆蛮族 http://www.220book.com/book/WMB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