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分舵的书信在沈清鸢手中微微发烫,信中附的航线图上,一条红线从苏门答腊岛出发,绕过爪哇岛东部,首抵香料群岛的班达岛,旁边还标注着“无荷兰巡逻船,水深足载大船”的字样。分舵掌柜在信里提到,当地华商发现班达岛的胡椒颗粒,价格仅为荷兰垄断价的三成,只是岛上土著部落与荷兰人素有摩擦,商队若要登岛采购,需提前备好礼物化解敌意。
“这可是打破荷兰香料垄断的好机会。”沈清鸢将航线图铺在案上,对着广州分舵送来的海况报告仔细比对。眼下正值南洋无风季,海面平静,正是开辟新航线的最佳时机。她当即决定,派郑掌柜率领三艘“景渊号”改良战船,携带丝绸、瓷器作为赠礼,前往班达岛探路。
出发前,沈清鸢特意召来郑掌柜叮嘱:“土著部落重视诚信,见面时务必恭敬,不可居高临下。若遇到荷兰人,尽量避免冲突,先摸清他们的布防再做打算。”她还让商盟学院的两名外语学员随行,一人懂马来语,一人懂荷兰语,以备不时之需。
郑掌柜领命出发后,沈清鸢并未闲着。她翻出萧景渊送来的海疆防务图,发现泉州港至马尼拉的航线附近,常有不明船只出没,疑似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侦察船。“看来荷兰人是想扩大在南洋的势力范围。”沈清鸢眉头紧锁,立刻让人通知泉州、宁波分舵,加强船队护卫,同时派人送信给水师提督,请求增派巡逻船在关键海域值守。
不出十日,泉州分舵便传来消息:一艘商盟货船在马尼拉海域遭遇荷兰船只拦截,对方以“未缴纳通行税”为由,强行扣下了船上的茶叶。沈清鸢得知后,当即让人备船,亲自前往泉州处理。
抵达泉州港时,被扣货船的船长正跪在码头哭诉:“夫人,那些荷兰人太蛮横了!不仅扣了货物,还打伤了三名水手,说要是不缴五千两银子的赎金,就把船也砸了!”沈清鸢扶起船长,眼神冷冽:“你先带水手去医治,赎金和货物,我来要回来。”
她让人打听荷兰船只的动向,得知对方正停泊在附近的小岛上休整。沈清鸢立刻率领五艘战船出发,抵达小岛时,荷兰船长正带着水手在沙滩上饮酒作乐。“荷兰商船船长何在?”沈清鸢站在船头,声音透过号角传遍小岛。
荷兰船长醉醺醺地走上前,看到沈清鸢的战船阵列,脸色瞬间清醒了几分,却仍强装镇定:“我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汉斯船长,你们未经允许闯入我们的海域,还想干什么?”
“你们的海域?”沈清鸢冷笑一声,“此处距天朝泉州港不足百里,乃是天朝领海,轮得到你们来收通行税?立刻归还被扣货物和船只,赔偿水手医药费,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汉斯船长见沈清鸢态度强硬,身后的战船又装备着新式火炮,知道不是对手,只好悻悻地让人归还货物,赔偿了两千两银子。沈清鸢让人清点货物无误后,才下令撤兵。
返航途中,泉州分舵掌柜忧心忡忡地说:“夫人,荷兰人这次吃亏了,肯定会报复。咱们的货船以后在南洋航行,怕是更危险了。”沈清鸢沉思片刻,说道:“光靠水师巡逻不够,咱们得自己组建一支‘远洋护卫队’。从商盟现有的战船上挑选十艘,配备最先进的火炮和望远镜,再从水师退役兵士中招募队员,专门负责保护商队航线。”
回到泉州分舵,沈清鸢立刻起草招募令,张贴在港口各处。退役兵士们听说商盟待遇优厚,还能继续出海护疆,纷纷前来报名。不到三日,就招募了两百名精锐兵士,远洋护卫队正式成立。
就在这时,郑掌柜从班达岛传回了好消息:他们成功与土著部落建立了合作关系,部落首领愿意以低价供应胡椒,还答应为商盟提供港口作为补给站。郑掌柜还在信中提到,荷兰人似乎还不知道这条新航线,暂时不会对商队造成威胁。
沈清鸢大喜,立刻让人筹备第二批船队,携带更多的丝绸、瓷器前往班达岛,扩大采购规模。同时,她让人将新航线的海图绘制出来,分发给各分舵的船长,让他们熟悉航线,避开荷兰人的巡逻范围。
这天,沈清鸢正在泉州分舵查看护卫队的训练情况,春桃匆匆赶来:“夫人,京城传来急信,侯爷说皇帝要在朝堂上商议南洋贸易的政策,让您尽快回京一趟。”沈清鸢心中一动,皇帝突然关注南洋贸易,想必是荷兰人的频繁挑衅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她立刻安排好泉州的事务,带着春桃赶回京城。
回到侯府,萧景渊早己等候在门口。“清鸢,这次皇帝召集大臣商议南洋贸易,是想出台新的政策,规范华商在南洋的贸易行为,同时加强海疆防御。”萧景渊一边引沈清鸢进屋,一边说道,“保守派的大臣们却认为,南洋贸易风险太大,主张缩减贸易规模,甚至关闭部分通商口岸。”
沈清鸢皱了皱眉:“关闭通商口岸万万不可!如今商盟在南洋的贸易己经初具规模,不仅能为朝廷增加税收,还能传播天朝的文化和技艺。若是关闭口岸,不仅会损失巨大的经济利益,还会让荷兰人趁机垄断南洋市场。”
“我也是这么想的。”萧景渊点点头,“明天早朝,我会向皇帝进言,支持继续扩大南洋贸易。但保守派势力不小,还需要你在朝堂上,用商盟的实际业绩说服皇帝和其他大臣。”
沈清鸢点头应下,开始整理商盟近年来在南洋贸易的账目和业绩报告。她看着账面上逐年增长的贸易额和税收贡献,心中充满了底气。她相信,只要用事实说话,一定能说服皇帝和大臣们,继续支持南洋贸易的发展。
第二天早朝,皇帝果然提出了关于南洋贸易的议题。保守派大臣们纷纷进言,主张缩减贸易规模,关闭通商口岸。沈清鸢上前一步,从容奏道:“陛下,臣妇认为,南洋贸易不仅不应缩减,反而应该继续扩大。近年来,商盟在南洋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去年仅关税就向朝廷缴纳了五十万两银子。同时,商盟还在南洋传播天朝的先进技艺,帮助当地华商和土著部落发展生产,树立了天朝的威望。若是关闭通商口岸,不仅会损失巨额税收,还会让荷兰人趁机垄断南洋市场,对天朝的海疆安全也会造成威胁。”
她还将商盟的账目和业绩报告呈给皇帝,上面详细记录了贸易额、税收贡献、技艺传播等情况。皇帝看着报告,又听了沈清鸢的奏言,心中己有了主意。“沈夫人所言极是,南洋贸易对天朝益处良多,不应缩减。”皇帝当场下旨,不仅继续保留现有通商口岸,还下令水师加强南洋海疆的防御,保护华商的贸易安全。
保守派大臣们见皇帝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反对。沈清鸢心中松了口气,她知道,这次朝堂之争的胜利,不仅为商盟的南洋贸易扫清了障碍,也为天朝的海疆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回到侯府,萧景渊笑着对沈清鸢说:“清鸢,你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不仅说服了皇帝,还让保守派大臣们哑口无言。”沈清鸢笑着说:“这都是多亏了商盟全体成员的努力,没有他们的齐心协力,我也无法在朝堂上立足。”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鸢在京城处理了一些商盟的事务,便准备返回江南。临行前,皇帝特意召见她,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绸缎,还任命她为“南洋贸易总督办”,负责统筹协调华商在南洋的贸易事务。沈清鸢谢恩后,带着皇帝的信任和赏赐,踏上了返回江南的路程。她知道,未来的南洋贸易之路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朝廷的支持和商盟全体成员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http://www.220book.com/book/WNW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