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风像淬了冰,刮在脸上生疼。苏清鸢裹紧了披风,踩着积雪往军营走去,竹篮里的瓷罐叮当作响——里面是刚熬好的姜枣紫苏汤,用厚棉布裹着,暖意透过布层渗出来,混着雪粒的寒气,倒成了奇特的温凉。
“苏姑娘,慢些走!”身后传来赵虎的大嗓门,他扛着捆干柴,脚下的雪被踩得咯吱响,“萧大人说雪天路滑,让小的来接您!”
苏清鸢回头时,见赵虎帽檐上积着层雪,眉毛上都结了白霜,却笑得一脸热络。“这点雪算什么,”她晃了晃手里的竹篮,“汤还热着,得赶紧送去给站岗的弟兄们。”
赵虎几步追上来,自然地接过竹篮:“姑娘您放心,萧大人早让人在营房门口支了炭盆,汤倒进去能一首温着。”他凑近闻了闻,咂咂嘴,“这紫苏汤闻着就暖和,比伙房的姜汤多了股清香味儿。”
两人踩着雪往营里去,沿途的帐篷上都盖着雪,像一个个白胖的馒头。巡逻的士兵见了苏清鸢,都笑着打招呼,有个脸上冻出冻疮的小兵,举着冻得通红的手敬礼:“苏姑娘,您做的冻疮膏真管用,我这手好多了!”
苏清鸢停下脚步,看了看他手上的冻疮,红肿消了不少,只留下淡淡的印记。“记得别用热水烫,”她叮嘱道,“晚上回去再涂一次,睡前多搓搓手,让血活起来。”
“哎!记着了!”小兵响亮地应着,眼里的感激藏不住。
赵虎在一旁笑道:“苏姑娘,您现在可比萧大人还受弟兄们待见!上次您教伙房做的当归牛膝粥,现在成了伙房的招牌,每天都有人抢着要!”
苏清鸢被逗笑,刚要说话,就见萧景渊从主营帐里走出来。他穿着件玄色棉甲,腰间系着玉带,雪落在他肩头,竟半点没沾湿——许是刚从暖帐里出来。看见他们,他快步走来,目光先落在苏清鸢冻得发红的鼻尖上,眉头微蹙:“怎么不戴暖炉?”
“竹篮满了,没地方放。”苏清鸢说着,忽然觉得手心一暖——萧景渊己把自己揣在怀里的暖炉塞给了她,铜制的炉身烫得人舒服,还带着他身上淡淡的艾草香。
“赵虎,把汤送去伙房。”萧景渊接过苏清鸢手里的空竹篮,语气是惯常的沉稳,却悄悄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披在了她肩上,“营里风大,别冻着。”
披风上还带着他的体温,宽厚的领口遮住了她半张脸,只露出双弯着的眼睛。苏清鸢想说不用,却被他推着往主营帐走:“进去暖暖,我刚让人煮了茶。”
主营帐里果然暖融融的,炭盆烧得正旺,铁架上烤着几个红薯,甜香混着茶香漫满了帐子。萧景渊给她倒了杯热茶,茶汤琥珀色,飘着几朵金银花——是他们前些日子晒干的,泡在茶里,清冽中带着点甜。
“刚收到军报,北境那边雪下得更大,”萧景渊坐在对面的胡床上,指尖敲着桌面,“粮草运不过去,有几个营的士兵冻病了。”
苏清鸢握着暖炉的手紧了紧:“冻伤的多吗?库房里的冻疮膏和防风酒还够吗?”
“够是够,就是送过去要些日子。”萧景渊看着她担忧的神色,忽然放缓了语气,“我让人备了马车,裹了三层毡布,药膏和酒放在里面,冻不坏。”他顿了顿,补充道,“还让伙房装了两车紫苏米糕和当归牛膝汤,热乎着送去,让他们能先暖暖身子。”
苏清鸢这才松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口,作者“小小斗士”推荐阅读《穿成替嫁炮灰后,我靠医术掀翻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金银花的清香在舌尖散开,暖得人心里发颤。“我就知道你都安排好了。”她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布包,“这是我新配的驱寒散,用防风、羌活磨的粉,装在香囊里,让士兵们贴身带着,能少受些风寒。”
布包里是十几个小香囊,粗布缝制,上面绣着简单的药草图案,针脚虽不算精致,却看得出来缝得极用心。萧景渊拿起一个,放在鼻尖轻嗅,辛辣的药香里带着点薄荷的清凉,提神又暖身。“绣得不错。”他看着香囊上歪歪扭扭的艾草,嘴角忍不住上扬——比他上次绣的紫苏叶好看多了。
“是张伯家的春桃帮忙绣的,”苏清鸢有些不好意思,“我手笨,绣了三个,针脚都乱了。”
“我看这个就很好。”萧景渊拿起其中一个,上面的艾草绣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憨气,“这个给我吧。”
苏清鸢见他珍而重之地把香囊塞进怀里,像藏了个宝贝,脸颊忽然有些发烫,低头去看炭盆里的红薯,假装被烟呛到,轻轻咳了两声。
帐外忽然传来喧哗声,赵虎掀帘进来,手里举着个红布包,脸上笑开了花:“萧大人,苏姑娘,宫里赏的年礼到了!说是陛下闻了咱们营里的‘药膳’,特意赏了些上好的药材和锦缎!”
红布包里果然是些名贵药材,长白山的野山参、西藏的红花,还有几匹流光溢彩的锦缎,一看就是贡品。萧景渊拿起那支野山参,掂了掂,递给苏清鸢:“这个留给你,开春补身子。”
“这太贵重了……”苏清鸢刚要推辞,就被他按住了手。
“陛下说了,这些是赏给‘军民同耕药田,共御寒冬’的,”萧景渊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这里面,有你的一半功劳。”
帐外的雪还在下,营里却热闹起来。伙房的士兵抬着紫苏汤来往于各帐之间,药香混着饭菜香漫满了军营;巡逻的士兵腰间挂着新得的香囊,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连平日里最严肃的老兵,喝着热汤,吃着紫苏米糕,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苏清鸢站在帐口,看着这一片暖意融融的景象,忽然觉得这岁暮的严寒也没那么难熬了。萧景渊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士兵们围着炭盆说笑,手里捧着的汤碗冒着热气,像无数个小小的太阳。
“等雪停了,”他忽然说,“我带你去后山看看,那里有片梅林,雪压着梅花,好看得很。”
苏清鸢转头看他,他的睫毛上还沾着点雪粒,在帐内的火光下闪着亮,眼里的温柔比炭盆的火还要暖。她点头时,正有片雪花落在他肩头,被他体温融化,成了小小的水珠,像颗藏在玄色棉甲上的星子。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在雪夜里格外清晰。主营帐的炭盆还在烧着,红薯的甜香混着金银花茶的清冽,帐角的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混在漫天风雪里,成了这个冬天最安稳的味道。
萧景渊看着身边的人,她正低头呵着暖炉,侧脸的轮廓在火光里柔和得像幅画。他忽然想起周院判那日说的话:“药能医病,暖能养心,萧大人身边有这么个能酿暖的姑娘,是福气。”那时他只笑了笑,此刻却觉得,这福气,比宫里赏的任何珍宝都珍贵。
这一章通过送汤药、赠香囊、获赏赐等情节,展现了药草带来的温暖惠及军营,也让萧景渊与苏清鸢的情感在共对严寒的默契中愈发深厚。需要调整节奏,或者补充些细节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WQD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