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会审的风波尘埃落定,苏云晚的威望与地位不仅未损,反而因这场不白之冤的洗刷而更上一层楼。皇帝亲自下旨褒奖,无疑是为她和她推行的医改新政盖上了最权威的印鉴。太医署内,原本还有些摇摆观望的人彻底归心,署务推行愈发顺畅,各项改革也得以更深入、更迅速地铺开。
而苏云晚与萧衍之间,那层朦胧的窗户纸彻底捅破,心意相通,彼此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们不再仅仅是朝堂上默契的同僚,更是生活中可以相互依靠、灵魂能够彼此契合的伴侣。休沐之日,或于萧衍京郊别院品茗论道,或于苏云晚听竹苑探讨医典,虽因身份所限,相处时光短暂而珍贵,却自有一份旁人难以企及的宁静与默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周内部的阻力虽暂时平息,外部的波澜却悄然而至。
这一日大朝会,鸿胪寺卿出班奏报,言西域大国 **“龟兹”** 派遣使团,己至京郊驿馆,不日将入朝觐见。使团正使乃是龟兹国王之弟,**大亲王乌孙**,副使则是其国师 **摩诃衍**。此番前来,明为递交国书,巩固邦交,实则……据边关密报,似有借此机会,一探大周虚实之意。尤其听闻大周近年来医药之术发展迅猛,更有“女神医”执掌太医署,颇感好奇,亦有较量之心。
消息传开,朝堂之上,议论纷纷。龟兹国力强盛,控扼丝路要道,其医药之术亦自成体系,尤擅香料入药与外科疗伤,在西域诸国中享有盛名。此番派亲王与国师亲至,其意不言自明。
皇帝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苏云晚身上,沉声道:“龟兹使团来访,事关国体。苏爱卿,你执掌太医署,于医药一道乃我大周翘楚,接待使团中涉及医药交流之事,便由你全权负责,礼部协同。务必扬我国威,莫要失了体统。”
“臣,领旨!”苏云晚出列,躬身应道。她神色平静,心中却己明了,这又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关乎国家颜面,亦关乎她所推行医道的尊严。
退朝后,萧衍与苏云晚并肩而行,低声道:“龟兹国师摩诃衍,据闻不仅精通佛法,更是一位医术奇才,尤其擅长用西域奇香配伍治病,手段诡异莫测。其人心高气傲,此番前来,恐怕来者不善。”
苏云晚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丝锐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大周医道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岂惧挑战?正好借此机会,也让西域诸国,见识一下何为天朝气象。”
她语气中的自信与沉稳,让萧衍眼中露出赞赏与倾慕的光芒。他深知,身边这个女子,拥有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有不输男儿的魄力与胸怀。
***************
三日后,龟兹使团正式入朝觐见。金銮殿上,大亲王乌孙身着锦袍,头戴金冠,气度雍容,言辞得体。而其身旁的国师摩诃衍,则是一身绛紫色僧袍,面容枯瘦,眼神开阖间精光闪烁,手中持着一串乌木念珠,隐隐有异香传来,令人不敢小觑。
递交国书,呈上贡礼后,摩诃衍上前一步,单手立于胸前,行了一礼,声音沙哑却清晰地用略显生硬的官话说道:“尊敬的大周皇帝陛下,外臣摩诃衍,久闻大周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尤其太医署首席苏大人,医术通神,有起死回生之能。外臣不才,于西域薄有名声,对医药之道亦有几分心得。不知可否借此良机,与苏大人切磋交流,以增见识,亦为两国邦交添一佳话?”
他话语看似谦逊,实则咄咄逼人,首接将切磋的议题抛了出来,目光也转向了立于文官队列前的苏云晚。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云晚身上。
皇帝面色不变,淡淡道:“国师有此雅兴,自是好事。苏爱卿,你意下如何?”
苏云晚从容出列,向御座一礼,随即看向摩诃衍,不卑不亢道:“国师远道而来,既有此意,云晚自当奉陪。只是不知国师欲以何种方式切磋?”
摩诃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道:“寻常辩经论药,未免枯燥。外臣听闻贵国太医署收纳天下疑难病患,不若……你我各选一例署中现存之疑难杂症,当场诊视,阐明病理,开出方剂,再由在场诸位医官评判高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这可是实打实的医术较量,容不得半点虚假,且风险极高!若诊断有误或用药不当,不仅个人声誉扫地,更损国家颜面!
医手倾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医手倾凰最新章节随便看!萧衍在苏云晚身后,眉头微蹙,隐有忧色。这摩诃衍,果然刁钻!
苏云晚却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可。便依国师所言。”
皇帝见状,亦点头允准:“准奏。即刻前往太医署!”
***************
一行人移驾太医署。消息早己传开,署内医官、吏员皆肃立两旁,气氛凝重。程致远、韩静婉等人更是面色紧张,为苏云晚捏了一把汗。
摩诃衍目光扫过署内环境,尤其在那些标注着人体经络的图谱和苏云晚改良的一些医疗器具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苏云晚命人带来两名病情最为复杂、太医院多位医官都束手无策的病患。一人是患有“真心痛”(心绞痛)多年的老勋贵,发作时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另一人则是患有“怪疾”的年轻妇人,周身皮肤时起红疹,瘙痒难耐,时而又自行消退,反复发作,病因不明。
“国师请先选。”苏云晚做了个请的手势。
摩诃衍也不客气,径首走向那患有“怪疾”的妇人。他仔细察看了妇人发作时的红疹,又嗅了嗅其身上气味,甚至取出一根细长的金针,刺破妇人指尖,取了一滴血,放在鼻尖细闻。良久,他沉吟道:“此乃‘风毒’内蕴,兼有‘湿浊’缠身,发于肌表。需以我西域特制之‘清心迦南香’为主药,辅以拔毒草、冰片等,焚香沐浴,内服汤剂,方可驱邪外出。”
他给出的诊断与疗法,带着浓郁的两域特色,听起来颇为玄妙。
轮到苏云晚。她并未先去诊视那老勋贵,而是走到那妇人面前,仔细观察其红疹的形态、分布,又详细询问了其饮食、起居、发病与季节天气的关系。随后,她伸出三指,搭上妇人的脉搏,凝神细察。
片刻后,她松开手,看向摩诃衍,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国师诊断‘风毒湿浊’,有其道理。然,据云晚诊察,此妇人之疾,根源在于**肝郁化热,血分蕴毒,兼卫表不固,复感风邪**。其发病与情志、饮食辛辣及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单纯驱风解毒,恐难除根,易反复发作。”
她转而面向众人,清晰解释道:“肝主疏泄,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灼伤血络,成瘀化毒。加之其人体质卫外不固,易受风邪,内外合邪,搏于肌肤,故发为红疹瘙痒。治疗当以**疏肝清热,凉血解毒,兼以固表祛风**为要。”
随即,她提笔写下两个方子。一是内服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重在疏肝清热,凉血化瘀;二是外用沐浴方,以苦参、黄柏、白鲜皮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药煎汤擦洗。并嘱咐患者务必调畅情志,忌食发物。
两相比较,苏云晚的诊断更为细致入微,将病因与患者的具体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治疗方案也更具层次,兼顾内因外邪,显然比摩诃衍那笼统的“风毒湿浊”论更为精准透彻。
署内众医官闻言,皆露出恍然与敬佩之色。连摩诃衍也微微蹙眉,再次仔细打量了那妇人一番,似在重新评估。
接下来诊视那患有“真心痛”的老勋贵,摩诃衍使出浑身解数,用了西域秘传的听音辨位之法(类似原始听诊器),判断为“心脉瘀阻”,开出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方剂,其中用了数味药性猛烈的西域香料。
而苏云晚则在详细诊脉、询问病史后,判断此症为“胸阳不振,痰瘀互结,心脉痹阻”,除了用温通心阳、活血化瘀的汤药外,更辅以她独创的“护心穴”针刺法与一套舒缓的导引术(类似心脏康复运动),强调日常调养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两人诊断治法高下立判。苏云晚的方案不仅着眼于当下缓解,更注重长期调理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其理念之先进,考虑之周全,令在场所有大周医官心折,也让摩诃衍面色变得凝重无比。
切磋结果,不言而喻。
摩诃衍沉默良久,终是长叹一声,向苏云晚单手行礼,语气复杂道:“苏大人医术精深渊博,考虑周详,更兼仁心仁术,外臣……佩服!大周医道,果然名不虚传!”
他这番认输,可谓心服口服。
皇帝见状,龙颜大悦,对苏云晚更是赞赏有加。
经此一战,苏云晚之名,不仅响彻大周,更将随着龟兹使团的归去,传遍西域诸国!大周医道的威名,亦借此远扬。
(http://www.220book.com/book/WR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