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食暖
回到木屋时,桌上己摆好了饭菜。粗瓷碗里盛着小米饭,旁边是一碟炒野菜,还有个陶盆装着蒸红薯,热气裹着甜香,在屋里漫开。林书槐坐在桌边,手里拿着块布,正细细擦着一把旧木剑——那是他年轻时用的兵器,剑鞘上的木纹都泛着温润的光。
“快坐。”林书槐抬头,目光扫过燕云的手,“下午练枪,手腕没酸吧?”
燕云刚坐下,就被苏晚秋塞了个热红薯:“师父您放心,师弟悟性高,下午都能顺着水流出枪了,比我当年强多了。”
燕云咬了口红薯,甜意瞬间漫满口腔,他含糊着说:“是师姐教得好,不然我还找不到诀窍。”
林书槐闻言,嘴角微微扬了扬,给两人各夹了一筷子野菜:“悟得快是好事,但别贪急。枪术和吃饭一样,得慢慢嚼,才能尝出滋味。”他顿了顿,看向燕云,“你爹当年练枪,也是这样,总爱对着溪水琢磨,一练就是一下午。”
燕云手里的动作顿住,抬头看向林书槐:“师父,您认识我爹?”
林书槐点点头,眼神飘向窗外的槐树:“当年我和你爹,也算半个师兄弟。他性子急,但认死理,练枪比谁都刻苦。可惜后来……”他没再说下去,只拿起碗,喝了口小米饭。
苏晚秋看出气氛有些沉,连忙笑着打岔:“师父,您别总说以前的事了。师弟今天进步这么大,明天我再教他几个基础的枪式,您看怎么样?”
林书槐放下碗,看向燕云:“基础枪式要练,但更重要的是‘心稳’。你记住,枪是护己的,不是争强的,心稳了,枪才稳。”
燕云认真点头:“师父,我记住了。”
晚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苏晚秋收拾碗筷时,林书槐叫住燕云,从屋里拿出个布包,递给了他:“这里面是些伤药,练枪难免磕着碰着,记得用上。”
燕云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料的温度,眼眶微微发热:“谢谢师父。”
“去吧,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练枪。”林书槐摆摆手,转身回了屋。
燕云站在院子里,看着屋里透出的灯光,又摸了摸怀里的布包,心里满是暖意。他知道,从遇见师父和师姐的那天起,他就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燕云回了自己的小木屋——那是林书槐前几日特意收拾出来的,屋里摆着一张旧木床,孤行神迹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孤行神迹最新章节随便看!床头还放着苏晚秋找来的旧棉絮,铺得软软的。他把寒骨枪靠在墙角,又小心翼翼地将装伤药的布包放在枕边,指尖反复着布角,心里像被温水浸过,软乎乎的。
这夜他睡得格外安稳,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担心错过天亮,也没有再因孤单翻来覆去。天刚蒙蒙亮,院外就传来苏晚秋的声音:“师弟,起来练枪啦!”
燕云麻利地起身,换上林书槐昨日给他找的干净布衣,抓起寒骨枪就往外跑。院子里,苏晚秋正帮林书槐整理木剑,见他出来,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布巾:“先别急着练,师父说你昨天手腕用劲多,先跟我学学揉手腕的法子,免得以后酸。”
她拉着燕云坐在槐树下,指尖轻轻按在他手腕的穴位上,一点点教他怎么揉才舒服。林书槐则在一旁烧着水,时不时往锅里丢些红枣和姜片,雾气袅袅升起,裹着淡淡的甜香。燕云看着师姐认真的侧脸,又看着师父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小时候,娘也是这样,在他练完枪后帮他揉手腕,爹则在一旁煮着热汤,那时的院子里,也是这样暖融融的。
“发什么呆呢?”苏晚秋拍了拍他的手背,“该你自己揉了,力道别太轻,也别太重。”
燕云回过神,跟着师姐教的法子揉着手腕,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师姐,谢谢。”
“跟我客气什么。”苏晚秋笑着起身,“水快开了,咱们先喝碗姜枣水,暖热身再去后山练枪。”
林书槐把煮好的姜枣水倒进粗瓷碗里,递给燕云和苏晚秋:“慢点喝,别烫着。今天练枪别太急,把昨天的感觉再找找。”
燕云捧着热碗,小口喝着姜枣水,暖意从喉咙一首流到心里。他看着眼前的师父和师姐,看着院子里的老槐树,看着冒着热气的粗瓷碗,忽然明白,原来“家”不一定是原来的那间屋子,不一定是爹娘在身边,而是有人记着你的冷暖,有人陪着你成长,是无论练枪多累,回头都有人在等你,都有一碗热汤等着你。
喝完姜枣水,苏晚秋拿起木枪:“走,师弟,咱们去后山!今天争取让你把‘顺水枪’的基础式练会!”
燕云点点头,握紧寒骨枪,跟在师姐身后。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身上,暖得很。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孤单一人,他在这山里,有了新的家人,有了真正的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RG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