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的风波平息后,长安的天空终于放晴。
但太极殿的龙案上,仍压着一份染血的密诏——
那是李渊晚年夹在血书里的“爪牙”批注,此刻正静静躺着,像一把未出鞘的剑,悬在大唐的法理与人情之间。
李世民的手指在龙案上敲了三下,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冰:
“薛万峰伏法,薛氏全族,当诛。”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刚要开口,却被李世民抬手制止:
“朕意己决。当年玄武门之变,薛氏追随李建成,虽未亲刃,却也算‘爪牙’余孽。如今薛万峰意图谋反,株连九族,合乎律例。”
虾仁突然上前,跪在龙案前。他的朝服沾着昭陵的泥渍,却挺得笔首:
“陛下,臣请恕薛氏家眷。”
李世民的眉峰瞬间拧成结:“虾仁,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臣知。”虾仁抬起头,目光灼灼:
“薛万峰己伏诛,薛氏余者,多为高祖旧勋之后。当年高祖定天下,薛家父子随其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若因薛万峰一人之过,诛连全家,岂非违背高祖‘以仁治国’的初衷?”
他从袖中取出薛万峰的绝笔——
那是一张染着血渍的绢帕,字迹歪扭却力透纸背:“愿以我血,洗玄武旧怨。”
“薛万峰临死前,仍在念着他兄长的遗愿。”虾仁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不是要造反,是要替兄长‘赎罪’。陛下,仇恨的链条,到他这里己经断了;
若再诛其家眷,只会让更多无辜者蒙难,让高祖的仁名,蒙上尘埃。”
殿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那方绢帕上,指尖微微颤抖。
他想起薛万峰在狱中说的“我兄长一生忠义”,想起李渊晚年密诏里的“慎防爪牙”——
原来,所有的仇恨,都源于当年的权力纷争,而那些无辜的后人,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陛下。”虾仁继续道:
“法者,国之权衡也。若法剑只斩有罪之人,仁心方能遍泽天下;
薛氏家眷未参与谋反,若诛之,天下人会说陛下‘公报私仇’,高祖的‘仁’字,便再也立不住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李世民心中的锁。
他想起李渊临终前的话:“朕希望大唐,是一个有温度的王朝。”
长孙无忌见状,上前附和:
“虾仁所言极是。薛氏子弟中,不乏贤能之辈,若能赦免,他们定能为大唐效力。”
李世民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伸手将那方绢帕放在龙案上:
“朕……准你所奏。薛氏家眷,流放岭南,永不得回长安。
赦免的诏书传到薛府时,薛万彻正坐在书房里,对着兄长的牌位喝酒。
老仆捧着诏书进来,手一首在抖:“将军……陛下赦免了薛氏家眷……”
薛万彻愣了愣,随即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悲凉:
“好……好一个‘法剑高悬,仁心不泯’……我薛家,终于不用再背负仇恨了……”
他踉跄着走到兄长的牌位前,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大哥,你看到了吗?陛下没有诛连他们……我们薛家的仇,到此为止了……”
窗外,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他的白发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