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 都护府匾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世民听得认真,时不时插一句:

“屯田的士兵,有没有逃兵?”

“互市司的中证人,是不是胡汉各半?”

“波斯锦的关税,有没有算错?”

虾仁一一回答,末了说:

“臣统计过,安西都护府现在控制了三十余国,其中二十个是主动归顺的;

丝绸之路的繁荣,不是靠军队打出来的,是靠商人的骆驼驮出来的,是靠互市的规矩管出来的。”

李世民感慨:“卿不仅守住了大唐的西大门,更把大唐的文明播撒到了万里之外;

以前突厥人骂我们‘汉人只会种地’,现在他们得说;

‘大唐人会种地,会经商,会守规矩’。”

虾仁谦虚道:“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要是没有陛下的信任,臣根本没法施展手脚。”

李世民笑了:“朕要是信不过你,怎么会把西域交给你?。

三天后,李世民的匾额挂在了都护府的正厅。

匾额是用紫檀木做的,鎏金的字闪着光,下面挂着两条玉坠,是于阗王送的羊脂玉。

虾仁站在匾额下,看着下面的官员和胡商,心里满是感慨——

一年前,这里还是座破庙;现在,这里是大唐在西域的“心脏”。

曲智盛走进来,手里捧着一碗马奶酒:“大人,突厥的颉利可汗派使者来了,说要谈和。”

虾仁接过酒,喝了一口:“谈和?他去年还说要踏平高昌。”

“大概是看见我们的商队越来越多了,”曲智盛笑,“他想分一杯羹。”

虾仁放下碗:“告诉他,想和谈,先退出碎叶川,把抢我们的商队还回来。”

傍晚,虾仁站在都护府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沙漠。

夕阳把沙漠染成金色,骆驼的铃铛声从远处传来,是商队回来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西域通宝”,想起李世民的话——

“把大唐的文明播撒到万里之外”。

是啊,这不是征服,是融合。

当西域的商人学会说汉语,当长安的百姓喜欢吃胡饼,当两地的文化在丝路上交汇——

大唐的西域,才真正成了“自己的西域。”

深夜,虾仁在书房里写奏折。

他摊开一张海图,上面标着广州、泉州、波斯湾的港口。

旁边写着:“臣下一步,想派船队去波斯湾,把大唐的丝绸、瓷器运到更远的地方。海上丝路,比陆上更赚钱,也更安全。”

门被敲响,明月端着茶进来:“大人,还在忙?”

虾仁放下笔,笑着接过茶:“想派船队去波斯湾,你觉得怎么样?”

明月坐在他对面:“陛下会同意的。毕竟,你己经把陆上丝路做活了。”

虾仁点头:“等李世民批了,我就派长孙无忌的侄子长孙晟去,他懂航海,也懂波斯语。”

明月笑了:“那,等船队回来,我就能买到波斯的地毯了?”

虾仁捏了捏她的脸:“当然。到时候,咱们的客厅里,铺着波斯地毯,挂着于阗玉的灯,好不好?”

明月点头,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奏折上,落在“海上丝绸之路”几个字上,像撒了一层银。

这日,李世民收到虾仁的奏折,展开海图,手指划过波斯湾的位置。

他抬头对身边的房玄龄说:“虾仁这小子,又要搞新花样了。”

房玄龄笑:“陛下不是最喜欢他搞新花样吗?当年他破昭陵案,现在他做丝路,哪次不是超出陛下的预期?”

李世民大笑:“是啊,这小子,总能给朕惊喜。”

他拿起笔,在奏折上批了“准奏”,又添了一句:

“朕拨内帑二十万贯,给船队造船。要造最大的福船,装最多的丝绸。”

批完,他把奏折合上,望着窗外的长安城。

远处,西市的喧哗声飘过来,混着胡商的吆喝、汉商的算盘声,像一首关于文明的歌。

他知道,虾仁做的,不是简单的“经略西域”——

是把大唐的文明,种在西域的土地上,种在商人的骆驼背上,种在百姓的生活里。而这,才是最长久的“江山”。

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