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伏允带着残部退到青海湖边时,身边只剩八百骑。
他望着湖水发呆,突然有人递上一封信——
火漆是安西都护府的麒麟纹,不用拆就知道是谁写的。
信很短,只有几行字:
“伏允可汗:
尔袭扰陇右三年,抢粮不过十万石,折损部众过万。
大唐不灭你,是念你曾向太宗皇帝称臣。
今我军己断尔归路,尔若降,朕封你为西海郡王;
若顽抗,待朕破尔王庭,悬尔首于长安城门。
另,尔长子慕容顺,在长安为质七年,常念及父老。
若尔有不测,朕必令其继位,保吐谷浑百姓周全。
慕容伏允的手在抖。
他想起被扣在长安的慕容顺。
那孩子去年托人带话:
“父汗,我在长安学读《贞观政要》,陛下待我不薄。吐谷浑百姓需要明主,不是年年抢粮的老可汗。”
“大汗,唐军追过来了!”部将催促。
慕容伏允望着青海湖的波涛,突然拔出弯刀:
“去,把慕容顺绑来!我宁可与他同归于尽,也不降唐!”
他正在抄《孝经》,笔“啪”地掉在地上。信使说:“可汗在青海湖被围,要您去劝降……否则,他就杀了所有族人。”
慕容顺的手在抖。
他想起七年前被送到长安当质的那一天。
父亲拍着他的背:“顺儿,替我看紧中原。等我灭了党项,咱们就杀回青海湖。”
可这些年,父亲只学会了抢粮、逃跑、骂大唐是“汉狗”。
“备马。”慕容顺对信使说:
“我要去青海湖。”
青海湖畔,慕容顺跪在父亲帐外。
“父汗,降吧。”他说:
“大唐不会杀您,还会封您为郡王。吐谷浑的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慕容伏允抄起案上的酒坛砸过去:“逆子!你忘了自己是吐谷浑的可汗?”
“我没忘!”慕容顺抬起头,眼里有泪:
“可大唐的虾仁将军说,真正的可汗,要让百姓吃饱饭,不是让他们跟着您逃荒!”
帐外传来脚步声。虾仁的亲兵掀开帐帘:
“可汗,您的部众己经开始逃了。刚才有个老牧民说,他宁可跟着大唐种地,也不跟您抢粮。”
慕容伏允踉跄着走到帐外。
远处,吐谷浑的旗帜正在倒下。
他的族人扶老携幼,走向唐军的营门——
那里有热粥、有药、有能遮雨的房子。
“顺儿……”慕容伏允抓住儿子的手:
“你去跟虾仁说,我降。”
七月十五,慕容顺带着吐谷浑的大臣跪在长安城外。
李世民亲自扶起他:“慕容顺,朕封你为西海郡王。吐谷浑的事,你自主决断,但要记住——大唐的百姓,也是你的百姓。”
慕容顺叩首:“臣必让吐谷浑,成为大唐与高原的纽带。”
虾仁站在城楼上,望着青海湖方向。
那里的经幡正在飘动,吐谷浑的牧民开始学种青稞,学写汉字。
他摸了摸怀里的“西域通宝”,想起李世民的话:
“经略边疆,不是要他们变成我们,是要我们一起变成更好的大唐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