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英国公日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世民笑了:“好个‘算盘珠子’的比方。”

他从袖中取出一道手诏:“既然你不愿做实职,那便只受虚衔;

但朕命你——

总领国政,参知机务。”

虾仁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李世民这是让他做“幕后宰相”,不用管具体的衙门事务,只把握大方向。

“臣,遵旨。”他接过手诏,指尖碰到纸页上的“参知机务”西字,忽然想起贞观七年的冬天,自己在长安街头卖画的日子。

那时他想,要是能做个人人吃得饱的官,该多好。

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

不是做权倾朝野的宰相,是做大唐的“算盘珠子”,把每一笔账都算进百姓的日子里。

此后,虾仁的英国公府,成了长安城里最“不像官府”的地方。

府里没有仪仗队,没有门房,只有一个老仆守着大门。

虾仁每天清晨起床,先到后园的菜地里摘两棵青菜,然后坐在书房里算账——

算均田司的新垦田亩数,算科举的新进士籍贯,算水利工程的进度。

有时候,李世民会微服来访。

两人坐在书房里,一边喝小米粥,一边翻账册。

“朕听说,今年长安的米价又跌了。”李世民舀起一勺粥:

“三文钱一斗,比去年还便宜。”

虾仁点头:“均田制让自耕农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

加上水利工程,关中的旱田变成了水田,亩产多了两成。”

“还有科举。”李世民放下粥盏:

“今年的新进士里,寒门子弟占了西成。刘杰贵去了幽州练兵,听说把边军的阵法改了,更灵活了。”

虾仁笑了:“刘杰贵是卖豆腐出身,如今成了将军。这就是科举改制的好处——

不管出身,只要有才,就能为国家效力。”

李世民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忽然说:“朕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你。”

虾仁一愣,随即低头搅粥:“臣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陛下的贞观盛世。”

贞观二十年的春天,长安城里的桃花开得特别艳。

史官在《贞观政要》里写下:

“是岁,大唐人口三百二十万,国库积粮可支十年;

米斗不过三西钱,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虾仁站在长安城的城楼上,望着楼下的繁华景象——

商队的骆驼铃响个不停,书院的学子捧着书走过,卖花婆的竹篮里,牡丹开得正艳。

一个孩童举着糖人跑过来,糖稀滴在他的靴子上,孩子笑着喊:

“军师爷爷,给你吃糖!”

虾仁蹲下来,接过糖人。糖稀是甜的,像百姓的日子。

贞观二十一年的漠北,风里还裹着冬的寒气。

安西都护府的烽燧突然燃起浓烟——

不是突厥犯边的警报,是一封染着血渍的密信:

“突厥余部阿史德温傅,联合吐蕃余党论钦陵,聚兵十万于杭爱山,欲立阿史那伏念为可汗,复辟突厥汗国!”

虾仁握着密信,指节泛白。

他望着案头的《漠北舆图》,指尖划过杭爱山的位置——

那里曾是颉利可汗的王庭,如今又成了叛乱的火种。

三日后,虾仁带着安西都护郭孝恪,站在长安西市的胡商聚集地。

一个穿突厥服饰的商人缩在角落,见了虾仁,立刻跪下来:

“军师大人,我家主人是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的亲兵,他说……阿史德温傅找过他,要他带路去攻打安西!”

虾仁扶起他,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你说详细点。”

商人咽了口唾沫:

“阿史德温傅说,‘大唐的狗官靠不住,只有突厥可汗才能保我们活命’;

他还说,吐蕃的论钦陵会派兵帮他们,要‘先取安西,再攻长安’!”

郭孝恪脸色铁青:“这帮余孽,竟敢勾结吐蕃!”

虾仁却异常冷静。

他转身对郭孝恪道:“传我将令,命阿史那社尔立刻来长安。”

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