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并非透过窗帘缝隙,而是首接洒在姜知意的眼睑上。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发现自己和傅深还靠在一起,坐在客厅地板上,身上盖着昨晚随手抓来的薄毯。傅深似乎醒得更早,正静静地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柔软的宁静。
“早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刚睡醒的慵懒,“我们的第一夜,以地板为床。”
姜知意动了动有些发麻的肩膀,忍不住笑了:“傅总,这体验可算不上舒适。”但心底却涌起一股奇异的满足感。这个尚不完美、甚至有些简陋的空间,因为彼此的共存,而充满了真实的温度。
挣扎着起身,身体的酸痛提醒着昨日的劳累。首要任务变成了解决基本的洗漱问题。主卫的卫浴设备己经安装好,但热水器需要调试。傅深挽起袖子,研究着说明书,姜知意则负责递工具和发表“用户感言”。
“看来光有设计感不够,实用性才是王道。”傅深一边拧着阀门,一边总结昨日的“餐桌组装教训”。
当温热的水流终于从花洒中倾泻而下时,两人几乎要欢呼起来。简单的洗漱,在新家的背景下,变成了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体验。姜知意看着镜子里并排挂着的、款式不同却意外和谐的牙刷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饥饿感再次袭来,这次不能再靠泡面应付了。他们决定进行第一次正式的“采购行动”,为新家的冰箱填满食材。小区底商的生鲜超市成了第一个探索目标。
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讨论晚上吃什么,这种寻常夫妻的日常,对他们而言却新鲜而珍贵。
“你想吃什么?”傅深拿起一盒牛排。
“清淡点吧,熬点粥怎么样?昨天太累了,胃需要休息。”姜知意倾向于养生。
“好,听你的。再买点虾仁和青菜。”傅深从善如流,将牛排放回,转而挑选起活虾。
这种琐碎的选择和迁就,悄然构建着共同生活的节奏。结账时,看着购物车里满满的、属于他们共同生活的食材,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
回到家中,真正的挑战才开始——共同下厨。开放式厨房的设计原本是为了空间通透,此刻却成了“协作”的试炼场。姜知意负责洗米备菜,傅深则声称要主勺熬粥。然而,理论上的分工明确,实践起来却状况百出。
“火太大了!粥要溢出来了!”
“盐放多少?一小勺是多少?”
“姜知意!那个虾要处理一下吗?怎么弄?”
厨房里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夹杂着忍不住的笑声和无奈的叹息。最终,一锅卖相普通但味道尚可的虾仁蔬菜粥总算端上了那张他们亲手组装的餐桌。虽然过程曲折,但对着窗外渐沉的夜幕和室内温暖的灯光,共享这第一顿亲手烹制的、像模像样的家常饭,意义非凡。
饭后,傅深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姜知意则开始拆封那些陆续送到的快递——窗帘、靠垫、地毯等软装物品。当她试图将一幅沉重的装饰画挂上客厅主墙时,脚下踩着的椅子微微晃动。
“小心!”傅深刚从厨房出来,一个箭步冲上前,稳稳扶住她的腰和椅子。他的动作迅捷而自然,带着不容置疑的保护姿态。
姜知意低头看着他紧张的神情,心头一暖,玩笑道:“傅总,反应很快嘛。”
“摔着你怎么办?”傅深眉头未松,首接将她从椅子上抱下来,“这种活儿等我来了再干。”
这一刻,超越了口头的关心,化为了本能的行动。一种更深层次的依赖与守护,在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中悄然生根。
夜色彻底笼罩城市时,他们终于将卧室的床垫抬到了床架上,铺上了崭新的床品。相较于昨晚地板上的将就,此刻才真正有了“安睡”的实感。
并肩躺在属于自己的床上,窗外是熟悉的城市夜景,室内是彼此平稳的呼吸。傅深伸出手,轻轻握住姜知意戴着“家戒”的手,指尖着那圈微凉的金属。
“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收拾完,”他低声说,“但感觉,这里终于像个家了。”
“嗯,”姜知意翻过身,面向他,在昏暗的光线里描绘他的轮廓,“因为你在。”
没有更多的言语,一种静谧而深厚的安宁感在空气中流淌。他们不再仅仅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是在烟火日常中相互依偎、共同构筑生活的伴侣。家的灯火第一次在这个空间里真正点亮,照亮的不只是房间,更是彼此通往平凡未来的道路。明天,或许还会有装修的收尾工作,有工作的电话打扰,有需要继续磨合的习惯,但此刻,拥有这个夜晚和身边这个人,便足以抵御一切未知。灯火初上,生活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SH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