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的夜,烛火如豆。萧景珩与陆昭明相对而坐,桌上摊着未完的案卷。门外突然传来嘈杂,查案的衙役被悉数调走,门口只余两人,冷冷地宣布:“奉丞相令,各处人手另有差遣。”
紧接着,掌卷吏送来一封公文,语气恭敬却不容置喙:“丞相钧旨,此案所涉卷宗暂由相府封存,候旨再议。”
陆昭明看着空空如也的案桌,缓缓合上手中的兵书,语气平静:“李嵩终于出手了。”
萧景珩面色冷峻:“他是想让我们无米下锅。”
次日清晨,两人分头行动。萧景珩去兵部,得到的答复是:“无丞相手令,任何人不得调兵。”陆昭明则去了大理寺,得到同样的回应:“无令不可查。”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户部——原本拨付给他们的办案银两,被以“国库空虚”为由暂缓发放。
“釜底抽薪。”陆昭明总结道,“撤走人手,是断我们的腿;扣下卷宗,是封我们的眼;冻结银两,是断我们的血。”
萧景珩冷笑:“他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
“不是困,是逼。”陆昭明目光深邃,“逼我们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贸然上奏,然后以‘妄言乱政’治我们的罪。”
萧景珩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那我们就换一种打法。”
陆昭明会意:“以退为进。”
两人当即定下策略:
- 明面上,主动向皇帝请罪,承认查案受阻,申请暂缓。
- 暗地里,兵分三路寻找突破。
作者“梦为真”推荐阅读《九阙凤翎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们的计划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
- 第一路,由陆昭明亲自出面,去见他的恩师——己经告老还乡的太傅王克之,请他出面斡旋,从皇帝那里讨来一道“只查账、不捕人”的特旨,为查案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
- 第二路,萧景珩则利用自己在军中的旧部,暗中保护关键证人的家属,防止李嵩杀人灭口。
- 第三路,他们盯上了被封存卷宗的“备份”。陆昭明推断,如此重要的账册,不可能只在相府有一份,于是派人去寻找当年做账的小吏,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线索。
夜色渐深,御史台内,两人再次对坐。
萧景珩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低声道:“若恩师请不来特旨,若备份也找不到呢?”
陆昭明坦然承认:“那就承认失败,保存有生力量,再图后举。”
萧景珩闻言,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好一个‘留得青山在’。”
他站起身,郑重地向陆昭明行了一礼:“先生,这一局,我听你的。”
陆昭明连忙起身还礼:“将军,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信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大人!太傅愿意出面!”
陆昭明与萧景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很好。”陆昭明缓缓道,“让他知道,我们不会就此认输。”
“而且,”萧景珩握紧了拳头,“我们会让他付出代价。”
夜色虽深,但黎明,己在不远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WS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