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税银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开局我一个兽医给王妃接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TQ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泛海归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朱文奎站在城楼上,目送柳明远的马车消失在官道尽头。

他手中还残留着方才递过锦盒时的温度。

春风拂过面颊,带着泥土与新芽的气息。

回到王府时,陆准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殿下,柳学子这一去,必能金榜题名。”

朱文奎微微一笑,走到窗前。

窗外几株桃树已结满花苞。

“他是个有心人,将来定能成为百姓的好官。”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翻身下马,跪在书房门外。

“报!京城八百里加急!”

朱文奎与陆准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紧。

信使双手奉上一封火漆密信。

朱文奎拆开信,快速浏览。

他的眉头渐渐蹙起。

“殿下,可是京城出了什么事?”

朱文奎将信递给陆准,声音低沉。

“陛下北伐期间,太子监国,发现荆州税银有异。”

陆准接过信纸,脸色渐渐凝重。

信上写明,去年荆州上缴的三十万两税银中,有五万两在运输途中不翼而飞。

太子朱高炽责令朱文奎与陆准彻查此事。

“这怎么可能?”

陆准难以置信地摇头。

“去年税银由下官亲自监督装车,每箱都贴了封条,还有重兵把守。”

朱文奎沉吟片刻,目光锐利。

“正因如此,此事才更加可疑。”

他转向信使。

“回去禀报太子,本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信使领命离去。

书房内一时寂静。

陆准率先打破沉默。

“殿下,此事关系重大,是否要先从押运官兵查起?”

朱文奎摇头。

“若真是押运途中失窃,不可能毫无动静。”

他走到书架前,取下去年的税银记录。

“先查清楚这五万两是何时、何地、如何丢失的。”

接下来的三天,朱文奎与陆准闭门不出。

他们将去年税银从征收至押运的全过程细细梳理。

每一笔账目,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核对。

终于,在第四天清晨,陆准发现了一处异常。

“殿下请看这里。”

他指着账册上一行细小的记录。

“去年十月十五,税银在装车前一日,曾从库房临时调出,说是要重新称重。”

朱文奎凑近细看。

“谁下的命令?”

陆准翻到前一页。

“是当时的荆州知府,王守成。”

王守成已于去年腊月调任他处。

朱文奎指尖轻敲桌面。

“立即派人去请王守成回荆州一趟。”

命令刚下,管家就来通报。

“殿下,江南盐商胡万山求见。”

朱文奎眉头一皱。

“他来做什么?”

管家低声道:

“胡老板说,有要事相告,关于税银失窃一事。”

朱文奎与陆准交换了一个眼神。

“让他进来。”

胡万山比上次见面时清瘦了许多。

他进门便跪地行礼。

“草民胡万山,参见殿下。”

朱文奎抬手示意他起身。

“胡老板有话直说。”

胡万山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

“这是草民与荆州前知府王守成的私下往来记录。”

陆准接过账册,翻开一看,脸色顿变。

“殿下,这上面记录着王守成向胡老板借银五万两,日期正是去年十月十五。”

朱文奎目光一凛。

“胡老板,这是何意?”

胡万山伏地再拜。

“殿下明鉴,当日王守成以急用为由,向草民借银五万两,承诺半月即还。”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

“谁知他迟迟不还,直到税银丢失的消息传出,草民才知他竟是挪用税银填补亏空。”

朱文奎沉默片刻。

“你今日为何前来告知?”

胡万山重重叩首。

“草民虽为商贾,却也知大义,不愿背负窃取税银的罪名。”

陆准低声对朱文奎道:

“殿下,若胡万山所言属实,王守成恐怕已经”

话音未落,又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殿下,不好了!王守成在回荆州的路上,坠江身亡了!”

“何时的事?”

“就在今早,渡江时船只倾覆,尸首尚未找到。”

书房内一片死寂。

胡万山面色惨白,浑身颤抖。

“殿下,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啊!”

朱文奎缓缓坐下,目光如刀。

“陆准,立即派人搜查王守成的府邸。”

“是!”

陆准领命而去。

胡万山仍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朱文奎注视他良久。

“胡老板暂且回府,近日不要离开荆州。”

“草民遵命。”

胡万山退下后,朱文奎独自在书房沉思。

这一切太过巧合。

王守成刚被调查,就坠江身亡。

胡万山主动献上账本,撇清关系。

税银五万两,不多不少。

傍晚时分,陆准带回一个木盒。

“殿下,这是在王守成书房暗格中找到的。”

盒中是一叠信函。

朱文奎展开最上面一封,神色骤变。

信上只有一行字:

“税银已安置妥当,待风头过后即可取用。”

落款是一个“赵”字。

“赵?”

朱文奎皱眉。

陆准低声道:

“荆州现任同知,赵铭远。”

赵铭远是王守成的副手,税银押运的负责人之一。

朱文奎放下信纸。

“传赵铭远。”

一炷香后,侍卫回报:

“殿下,赵同知今早告假回乡,现已不在府中。”

朱文奎冷笑。

“走得真是时候。”

他起身更衣。

“备马,去赵铭远府上。”

夜色已深,赵府大门紧闭。

朱文奎命人叩门许久,才有一个老仆应门。

“殿下恕罪,老爷一早就出门了。”

朱文奎径直走入府中。

“搜。”

侍卫们分散搜查。

陆准在赵铭远书房发现了一本与胡万山所献相似的账册。

“殿下,这里也有一本往来记录。”

朱文奎接过账册,就着烛光细看。

上面记录着赵铭远与多位商人的银钱往来。

其中一笔,特别用朱笔圈出。

“十月十八,收胡万山白银五万两。”

日期在税银“失窃”后三日。

朱文奎合上账册。

“好一个胡万山。”

他当即返回王府,命人捉拿胡万山。

然而胡万山也已不知所踪。

“全城戒严,务必找到胡万山!”

朱文奎下令。

荆州四门紧闭,官兵挨家挨户搜查。

黎明时分,终于在城南一座废弃仓库中找到了胡万山。

他正准备从密道出城。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

胡万山被押到朱文奎面前,磕头如捣蒜。

朱文奎将账册摔在他面前。

“你还有何话说?”

胡万山面如死灰。

“草民草民也是一时糊涂”

原来,王守成与赵铭远合伙挪用税银,被胡万山偶然得知。

胡万山趁机要挟,以五万两低价“买”下那批税银。

本想等风头过去再熔铸使用,不料太子查账,事情败露。

“王守成是如何死的?”

朱文奎冷声问。

胡万山浑身一颤。

“是是赵铭远杀人灭口”

他哆哆嗦嗦地交代:

“赵铭远怕王守成招供,就在渡船上做了手脚。”

“赵铭远现在何处?”

“他说说要走水路去南京”

朱文奎立即下令:

“传令沿江所有关卡,严查过往船只,务必擒获赵铭远!”

接下来的三天,朱文奎与陆准昼夜不休,追查赵铭远的下落。

终于,在荆州下游三百里处的江岸,找到了赵铭远乘坐的船只。

人却已不见踪影。

“继续搜!”

朱文奎亲自带队,沿江搜寻。

在一位老渔夫的指引下,他们在一处隐蔽的河湾找到了藏身的赵铭远。

被捕时,赵铭远正试图烧毁一批信函。

“赵同知,别来无恙。”

朱文奎踢开火盆,拾起未燃尽的信纸。

赵铭远面如死灰,跪地不语。

回到荆州,朱文奎立即审讯。

在确凿证据面前,赵铭远对罪行供认不讳。

“为何要这么做?”

朱文奎问。

赵铭远惨笑。

“殿下久居京城,不知地方官之苦。”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

“王守成贪墨成性,下官若不相助,早已性命不保。”

陆准怒斥:

“胡说!你若早向朝廷举报,何至于此?”

赵铭远摇头。

“举报?殿下可知王守成背后是谁?”

他压低声音:

“是京里的”

话未说完,一支弩箭破窗而入,正中赵铭远咽喉。

“有刺客!”

侍卫们惊呼着冲出门外。

朱文奎扶住倒下的赵铭远。

“是是”

赵铭远瞪大眼睛,终是没能说出那个名字。

朱文奎缓缓放下他的尸体,面色凝重。

陆准捡起弩箭。

箭身漆黑,没有任何标记。

“殿下,此事恐怕不简单。”

朱文奎沉默良久。

“将胡万山押送京城,交由太子发落。”

“那赵铭远”

“以同谋罪论处,家产充公。”

案件了结,税银追回。

但朱文奎心中的疑虑并未消除。

赵铭远临死前未说出口的名字,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三日后,朱文奎上书太子,详细禀明案情。

唯独隐去了赵铭远未说完的话。

他知道,有些事,需要暗中查证。

又过了半月,京城来旨。

太子嘉奖朱文奎办案有功,特许荆州减免一年赋税。

消息传出,荆州百姓欢欣鼓舞。

朱文奎却毫无喜色。

他站在王府庭院中,望着北方的天空。

“陆准,你觉得赵铭远当时想说什么?”

陆准沉吟片刻。

“殿下,下官以为,此事到此为止最好。”

朱文奎转头看他。

“你也觉得牵扯太大?”

陆准点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WTQ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开局我一个兽医给王妃接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TQ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