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奎站在庭院中。
他望着北方天空久久不语。
陆准的劝告在他耳边回响。
"殿下,下官以为,此事到此为止最好。"
朱文奎缓缓转身。
他的眼神坚定。
"若是到此为止,赵铭远岂不是白死了?"
陆准欲言又止。
朱文奎抬手制止了他。
"备马,去江边。"
侍卫牵来骏马。
朱文奎翻身上马。
他直奔赵铭远坠江的地点。
江风凛冽。
波涛汹涌。
朱文奎下马走向渡口。
几个渔民正在修补渔网。
他走上前去。
"老丈,可还记得上月渡船倾覆的事?"
老渔民抬头看了看他。
"记得记得,那日风浪不大,船却沉得蹊跷。"
朱文奎眼神一凝。
"如何蹊跷?"
老渔民压低声音。
"那船底有好几处凿痕,像是人为的。"
朱文奎心中一震。
"您可曾将此事告知官府?"
老渔民苦笑摇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朱文奎取出银锭。
"劳烦老丈带我去看看那艘沉船。"
老渔民眼睛一亮。
"船已经捞起来了,就在下游的船坞里。"
众人来到船坞。
一艘破损的渡船搁在岸边。
朱文奎仔细检查船底。
果然发现多处凿痕。
痕迹整齐,显然是利器所致。
"殿下,这里有个东西。"
陆准在船舱角落发现一枚玉佩。
玉佩上刻着奇怪的纹样。
朱文奎接过玉佩。
他瞳孔猛然收缩。
这纹样他在京城见过。
是户部侍郎陈文远的标记。
朱文奎不动声色地收起玉佩。
"今日之事,不可外传。"
他赏了老渔民一锭银子。
返回王府的路上。
朱文奎面色凝重。
陆准低声问:
"殿下,那玉佩"
朱文奎抬手制止。
"回府再说。"
书房内。
烛火摇曳。
朱文奎将玉佩放在桌上。
"这是户部陈侍郎的标记。"
陆准倒吸一口凉气。
"陈文远?"
朱文奎点头。
"看来赵铭远临死前想说的,就是这个名字。"
陆准忧心忡忡。
"殿下,陈侍郎是太子宠臣。"
朱文奎冷笑。
"难怪王守成敢如此肆无忌惮。"
他起身踱步。
"看来税银案,不过冰山一角。"
次日清晨。
朱文奎召集心腹。
"即刻起,秘密调查王守成与陈侍郎的往来。"
探子领命而去。
七日后。
探子带回重要消息。
"殿下,查到王守成去年曾三次秘密进京。"
"每次都去了陈府。"
朱文奎眼神锐利。
"可有证据?"
探子呈上一本密账。
"这是在王守成外宅中找到的。"
朱文奎翻开账本。
上面记录着巨额银钱往来。
其中多次提到"陈府"。
金额高达百万两。
陆准震惊不已。
"这这是贪腐大案!"
朱文奎合上账本。
"备车,我要进京。"
三日后。
朱文奎轻车简从。
秘密抵达京城。
他没有回自己的府邸。
而是直接求见太子朱高炽。
东宫内。
朱高炽仔细翻阅证据。
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文奎,这些证据可都属实?"
朱文奎躬身道:
"臣已反复核实。"
朱高炽长叹一声。
"陈文远太让朕失望了。"
他沉吟片刻。
"此事关系朝堂稳定,需谨慎处理。"
朱文奎抬头。
"太子殿下,贪腐之害甚于猛虎。"
朱高炽点头。
"朕明白。"
他站起身。
"你先在京城住下,待朕查证。"
当夜。
朱文奎在府中休息。
突然,窗外传来异响。
"有刺客!"
侍卫高声示警。
数名黑衣蒙面人翻墙而入。
刀光剑影中,侍卫们奋力抵抗。
朱文奎持剑而立。
一名刺客直扑而来。
剑锋凌厉。
朱文奎侧身闪避。
反手一剑刺中刺客肩头。
这时,更多侍卫闻讯赶来。
刺客见势不妙,迅速撤退。
朱文奎揭开刺客面巾。
是个生面孔。
"查!"
他冷声下令。
次日清晨。
侍卫来报。
"殿下,刺客身上搜出陈府的令牌。"
朱文奎冷笑。
"果然沉不住气了。"
他立即进宫面见太子。
朱高炽听闻昨夜之事,勃然大怒。
"简直无法无天!"
他当即下令。
"传陈文远入宫!"
半个时辰后。
陈文远战战兢兢走进殿内。
他看见朱文奎,眼神闪烁。
"臣参见陛下。"
朱高炽将令牌掷在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
陈文远面如死灰。
"臣臣不知。"
朱文奎上前一步。
"陈大人,王守成您可认识?"
陈文远冷汗直流。
"不不认识。"
朱文奎取出密账。
"这上面记录着您收受王守成百万两白银。"
陈文远在地。
"臣臣罪该万死!"
朱高炽拍案而起。
"朕待你不薄,为何如此!"
陈文远叩首不止。
"臣一时糊涂"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入内。
"陛下,边关急报!"
朱高炽接过急报,脸色大变。
"鞑靼再次犯边!"
他看向陈文远。
"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陈文远连连叩首。
"臣愿献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
朱高炽沉吟片刻。
"命你督运粮草,即日北上。"
陈文远领旨谢恩。
退出时,他怨毒地瞪了朱文奎一眼。
待他离去后。
朱高炽对朱文奎道:
"此事暂且到此为止。"
朱文奎不解。
"父皇"
朱高炽抬手制止。
"边关告急,此时不宜大动干戈。"
朱文奎只得领命。
三日后。
陈文远督运粮草北上。
朱文奎也返回荆州。
临行前。
朱高炽私下召见朱文奎。
"文奎,朕知你心意。"
"但朝局复杂,需徐徐图之。"
朱文奎躬身。
"儿臣明白。"
朱高炽递给他一道密旨。
"必要时,可调动荆州驻军。"
朱文奎郑重接过。
"谢父皇。"
回到荆州。
朱文奎继续推行新政。
龙骨水车普及全州。
粮食产量大增。
百姓交口称赞。
这日。
柳明远派人送来信函。
他已抵达京城。
准备参加科举。
信中还提到一件趣事。
他在京城茶馆。
偶遇几个荆州商人。
听他们谈论一桩奇事。
说陈文远在荆州有个秘密金库。
朱文奎心中一动。
他立即回信。
让柳明远详细打听。
十日后。
柳明远回信。
信中详细描述了金库的可能位置。
在荆州与湖广交界的山区。
朱文奎当即召集亲信。
"本王要亲自走一趟。"
陆准劝阻。
"殿下,山区危险。"
朱文奎摇头。
"若真能找到金库,便是铁证。"
当夜。
朱文奎带着一队精锐出发。
三日后。
他们抵达信中提到的山区。
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
众人搜寻整整一日。
毫无所获。
黄昏时分。
朱文奎发现一条隐秘的小路。
"跟我来。"
他们沿着小路前行。
来到一处山洞前。
洞口有新鲜脚印。
朱文奎示意众人小心。
他们悄悄潜入山洞。
洞内豁然开朗。
竟是一个巨大的仓库。
里面堆满了箱笼。
朱文奎打开一个箱子。
金光耀眼。
全是金银珠宝。
"记录在案。"
他冷声下令。
突然,洞外传来脚步声。
"有人来了!"
侍卫低声道。
朱文奎立即命众人隐蔽。
一队黑衣人走进山洞。
为首之人清点箱笼。
"明日运往北边。"
朱文奎认出那人的声音。
是陈府的管家。
待他们离去后。
朱文奎立即带人出洞。
"快马加鞭,回荆州调兵。"
他吩咐一名侍卫。
次日清晨。
五百精兵包围了山区。
陈府的人措手不及。
全部被擒。
朱文奎亲自审问管家。
"说,这些金银要运往何处?"
管家咬紧牙关。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文奎冷笑。
"你以为不说,本王就查不到吗?"
他取出在洞中找到的账本。
"这些是要支援鞑靼的吧?"
管家脸色惨白。
"你你怎么知道?"
朱文奎拍案而起。
"通敌叛国,罪该万死!"
他当即下令。
将所有人犯押送京城。
同时八百里加急上报太子。
十日后。
京城传来圣旨。
陈文远被剥夺官职。
押解回京。
太子朱高炽亲笔嘉奖朱文奎。
赐黄金万两。
允他全权处理荆州事务。
消息传出。
朝野震动。
朱文奎的贤名传遍天下。
这日。
朱文奎正在书房处理公务。
陆准笑着进来。
"殿下,柳明远高中状元了!"
朱文奎大喜。
"好!太好了!"
他立即吩咐。
"准备宴席,为柳状元接风。"
三日后。
柳明远衣锦还乡。
荆州百姓夹道欢迎。
王府内。
朱文奎亲自设宴。
"明远,恭喜!"
柳明远躬身行礼。
"全赖殿下栽培。"
宴席过后。
二人漫步庭院。
"殿下,学生在京城听闻。"
"陛下对您赞赏有加。"
朱文奎微笑。
"都是分内之事。"
柳明远压低声音。
"学生还听说,太子有意立您为储君。"
朱文奎神色一肃。
"此话不可乱说。"
柳明远点头。
"学生明白。"
一个月后。
京城传来消息。
陈文远被判处斩刑。
家产充公。
朱文奎得知后。
独自在书房坐了一夜。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开局我一个兽医给王妃接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TQ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