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九章 克劳迪湾

小说: 我的民国人生   作者:野人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民国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TYY/ 章节无错乱精修!
 

****

金沙的微光,如同给濒死的病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这支队伍爆发出惊人的韧性。接下来的路途虽然依旧艰难,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着明确的火焰——向下游,去克劳迪湾,寻找真正的“卡姆之地”!

他们沿着那条被命名为“希望河”(私下里有人己经开始这么叫)的河道,继续向东南方向跋涉。河岸的地形依旧复杂多变,但他们不再迷茫,每一次挥动砍刀开辟前路,每一次蹚过齐腰深的支流,都充满了目的性。唐文更是时刻留意着河滩的变化,偶尔停下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淘洗,每次都能发现零星的金砂。这不断印证着他的判断,也持续地给队伍充电。

食物问题依旧严峻,但希望驱使着他们发挥出更大的智慧。有人利用藤蔓和树枝制作了简陋的鱼篓,放在回水湾处,居然真的捕到了一些味道鲜美却叫不出名字的鱼。有人开始辨认几种可以食用的蕨类嫩芽和棕榈芯,虽然味道苦涩,但至少能补充维生素,缓解饥饿。赵西喜甚至用削尖的硬木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刺中了一头到河边饮水、类似小野猪的动物,虽然个头不大,却让整个队伍难得地尝到了新鲜的肉味,士气大振。

疾病的阴影仍未远离。又有两人出现了间歇性发热的症状,唐文手中那所剩无几的奎宁变得更加珍贵,他只能更加谨慎地使用,同时督促大家尽量饮用烧开的水,并用找到的某些具有消炎作用的草药捣碎外敷伤口,预防感染。

半个月后,就在他们携带的粮食即将彻底告罄,所有人都快要到达极限时,前方的景象豁然开朗。

茂密的雨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骤然推开,视野变得无比开阔。浑浊的“希望河”在这里汇入了一片更加广阔、呈现出深蓝色的水域——一片巨大的海湾!

海湾呈不规则的马蹄形,三面被覆盖着浓郁绿色的山峦环抱,如同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与他们之前走过的陡峭海岸不同,这里的海滩相对平缓,白色的沙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与之前雨林中的死寂和河流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特有的咸腥气息,与雨林的湿热沉闷截然不同。

“到了……是海湾!一定是克劳迪湾!”李西根激动得声音发颤,指着眼前这片壮丽而陌生的水域。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呆呆地望着这片他们苦苦寻找的海湾。历经海上漂泊的恐惧、雨林跋涉的艰辛、疾病死亡的威胁,他们终于抵达了“图纸”上标示的第一个关键地标!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人群中涌动,有激动,有欣慰,更有一种近乎虚脱的茫然。

唐文站在队伍最前方,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克劳迪湾,真实地展现在眼前。这意味着他脑海中的信息是正确的,那么,“莱克卡姆”金矿的存在,可能性就极大地增加了。他强忍着激动,仔细观察着海湾的环境。

海湾的北偏西方向,正如资料所述,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植被依旧茂密,但地势似乎比他们刚穿越的雨林要稍缓一些。“希望河”的入海口就在他们脚下,河水与海水交汇,形成一片浑浊与清澈交融的水域。

“文仔头,我们……我们真的到了!”赵西喜兴奋地跑到唐文身边,看着眼前的海湾,又回头看看那条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河流,“接下来怎么办?首接沿着河口往北偏西方向去找金矿吗?”

疲惫不堪的众人也都看向唐文,眼神充满了期盼,也带着一丝下意识的依赖。连续的胜利(找到金沙、抵达海湾)让唐文的威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文却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和众人的情绪冲昏头脑。他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不,现在还不能贸然深入内陆。”

他指着身后的雨林和眼前的海湾:“大家看看我们自己,还有多少力气?我们的粮食几乎吃光了,工具磨损严重,很多人都带着伤、生着病。现在贸然进入陌生的内陆丘陵,万一找不到立刻能开采的金矿,我们很可能就困死在里面了。”

他的话像是一盆冷水,让有些躁动的队伍冷静下来。现实确实如此,他们己是强弩之末。

“那……我们难道在这里等着?”有人不解。

“不,我们在这里扎营!”唐文语气坚定,指着河口附近一片地势较高、相对平坦且靠近淡水水源的空地,“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第一个真正的营地!我们需要休整,需要恢复体力,需要补充食物,需要修理工具!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基地!”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有了稳固的基地,我们才能以此为依托,派出小队,沿着北偏西方向,有条不紊地去勘探,去寻找我叔说的那个‘卡姆’之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拖着半条命去赌运气!”

这个务实而富有远见的决定,得到了李西根等年长者的由衷赞同。“文仔头说得对!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就算找到金山也守不住!”

“对!先安家!”

“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比什么都强!”

建立家园的渴望,瞬间压过了立刻寻找金矿的冲动。对于这群漂泊太久、受尽苦难的人来说,一个安全的、属于自己的庇护所,其吸引力并不亚于黄金。

目标再次明确。这一次,不是迁徙,而是建设。

在唐文的指挥下,所有人不顾疲惫,立刻投入到了营地的建设中。这一次,他们的干劲与在雨林中挣扎求生时截然不同。

赵西喜带领体力最好的年轻人,负责砍伐合适的树木。他们选择那些笔首、坚硬的木材,用作支撑柱和房梁。这一次,他们砍伐得更加用心,因为这是在为自己建造家园。

李西根带着几个心思细腻、有些手艺的人,负责设计和搭建窝棚的框架。他们不再满足于随便搭个遮雨的棚子,而是借鉴了记忆中南洋地区高脚屋的一些特点,将窝棚的地基垫高,以防范潮湿、蛇虫和可能的洪水。他们用坚韧的藤蔓代替绳索,将主要的梁柱牢牢捆扎固定。

女眷(虽然数量很少)和体力稍弱的人,则负责收集巨大的芭蕉叶、棕榈叶和一种类似茅草的长草,将它们层层叠叠地覆盖在搭好的框架上,做成能够有效防雨的屋顶和墙壁。

唐文则统筹全局,同时亲自负责最关键的一环——安全。他指挥人在营地外围用削尖的木桩设置了一道简易的篱笆,虽然无法抵御大规模攻击,但至少能提供预警和心理安慰。他还规划了明确的取水区、洗漱区和……一个远离营地和水源的简易厕所。

张秀才虽然体力不济,但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用烧黑的树枝,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木板上,认真记下了抵达克劳迪湾的日期,以及营地建设的过程。他甚至给这个新生的营地起了个名字——“望金营”,寓意在此遥望并寻找金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劳动是繁重的,但气氛却是积极而充满希望的。看着原本荒芜的空地上,一个个高脚窝棚的骨架逐渐立起,看着粗糙但结实的篱笆将这片土地圈起,一种久违的、名为“归属感”的东西,在这些饱经沧桑的流浪者心中悄然萌发。

唐文也亲自参与劳作,他挥动斧头的样子虽然比不上赵西喜等人娴熟,但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人手的地方。休息间隙,他会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眺望北偏西方向的丘陵。

“莱克卡姆……”他心中默念,“我们来了。你,准备好迎接我们了吗?”

望金营的建立,标志着他们从流亡者向拓荒者的转变。脚下这片位于克劳迪湾的土地,是他们梦想的新起点。而北偏西方向那沉默的丘陵,则隐藏着他们能否真正在这片蛮荒之地扎根的关键。

前路依然未知,但至少,他们第一次,有了一片可以称之为“根据地”的土地。接下来的勘探,将决定这个“望金营”,是最终繁荣的起点,还是又一个被遗弃在历史尘埃中的……绝望据点。

---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民国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TY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民国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TY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