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改良推广的告示刚贴满汴京街巷,就有带着老派织户傲气的人来 “砸场子”—— 京城织户行会会长周德昌,拄着根包浆浑厚的红木拐杖,身后跟着三个头发花白的老织工,走进作坊时,眼神扫过改良织机,满是 “新东西不如老手艺” 的不屑。
“苏姑娘,老祖宗传下来的织机,讲究‘一寸丝一寸心’,你这机器织得是快,可丢了织活的魂!” 周德昌指着织机上的齿轮,声音洪亮得震得窗纸发颤,“行会己经定了规矩,汴京织户谁用你的改良织机,就取消谁的行会资格!”
他身后的老织工陈福也跟着附和,手里还攥着惯用的木梭,指节都捏白了:“我织了西十年锦,闭着眼都能踩准踏板,你这机器要学半个月,纯属折腾人!” 作坊里的织工们都停了手,钱二攥着账本的手都在抖 —— 周德昌在行会里威望极高,没人敢轻易反驳。
林晚却没慌,笑着请韩婶坐在改良织机前,又让陈福在旁边架起传统织机:“周会长,陈师傅,咱们不如比一场?
就织宫里要的‘缠枝莲’纹样,半个时辰,看谁织得多,谁的纹样更齐整。”
周德昌冷哼一声,甩着袖子点头。
随着许伯喊 “开始”,两台织机同时响起 ,韩婶脚掌轻压改良织机的踏板,齿轮带着双经轴平稳转动,梭子在多梭箱里穿梭得像游鱼,每织一寸就用色卡比对一次;陈福则双手翻飞换梭子,额角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没一会儿就浸湿了衣襟,织出的莲瓣也渐渐歪了。
半个时辰一到,韩婶织出的锦缎长三尺,莲纹对齐得像用尺子量过,颜色均匀;陈福只织了一尺半,最后几寸的莲瓣歪得像被风吹过。
周德昌的脸涨成了酱红色,却还嘴硬:“快有什么用?锦缎的牢度肯定不如传统织机!”
林晚让周强端来一盆热水,把两块锦缎都放进去煮了一刻钟。
捞出来时,韩婶织的锦缎依旧挺括,连纹路都没乱;陈福织的却缩了半寸,边缘还起了毛球。
“周会长,改良织机用齿轮控经线张力,比手拧均匀,牢度只会更好。” 林晚指着织机上的铜片,“而且咱们的织机培训三天就能学会 ,许伯六十多岁,学了两天就织得很顺了。”
许伯立刻走到织机旁,坐下踩了踏板,虽动作慢些,却织出了寸许整齐的锦缎。
周德昌看着这景象,拐杖在地上顿了顿,终于松了口:“罢了,是老夫固执了。只是行会里还有二十多个老织工,怕学不会新织机,苏姑娘能不能……”
“我开织机培训班!” 林晚立刻接话,“让韩婶和刘山当讲师,每天教两个时辰,学会的织工,苏家作坊优先收他们的锦缎,保证有活干。”
周德昌眼睛一亮,连忙拱手道谢 ,他最担心的就是老织工的生计,林晚的法子刚好解了燃眉之急。
当天晚上,作坊院子里就搭起了竹制培训棚,周德昌带来的老织工们围着改良织机,听韩婶讲齿轮的用法。
钱二端着茶壶给老人们倒茶,陈福捧着茶碗,看着织机上转动的齿轮,轻声对钱二说:“之前是我老糊涂了,这机器确实好,明天我也来学。”
钱二笑着点头,心里满是自豪,他再也不是那个差点犯错的小工,而是能帮林晚做事的 “库房管家” 了。
丁泽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VN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