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赏识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文华阁侍读”虽是个虚衔,但“入宫行走”的资格却重若千钧。这意味着沈墨这个昨日还被视为“商贾弃子”、“侥幸扬名”的书生,一夜之间,便拥有了首达天听的可能。京中的风向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此前对沈墨持观望甚至轻视态度的各方势力,纷纷调整了策略。吏部尚书顾言府上,借着女儿的关系,自然与沈墨走得更近。而之前与孙家走得近的一些官员,则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孙家,气得孙耀祖之父,户部侍郎孙汝贤在家中摔了好几个花瓶,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严令儿子近期不得再去招惹沈墨。
沈墨本人对此却保持着超乎年龄的冷静。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皇帝的青睐是一把保护伞,但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他谢绝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拜访和宴请,除了偶尔去顾府与顾清漪探讨些诗文(实则是交换些朝堂信息),便是待在城郊作坊指导生产,或是督促墨卫的训练。
这日,宫中终于传来了确切的消息:陛下召见,垂询舆图之事。
沈墨沐浴更衣,换上了朝廷赐下的从六品青色官袍。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本就气质卓然的他,穿上这身官袍,更显得长身玉立,风姿特秀,少了几分书生的文弱,多了几分沉稳与贵气,看得前来传旨的小太监都暗自点头。
在太监的引领下,沈墨第一次踏入这大夏皇朝的心脏——紫禁城。朱墙金瓦,殿宇巍峨,肃穆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巡逻的禁军甲胄鲜明,眼神锐利,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穿过重重宫门,来到御书房外。经过通传,沈墨深吸一口气,平定了一下略微加速的心跳,低头敛目,迈步走了进去。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陈设古朴而大气。龙书案后,坐着一位身穿明黄色常服,头发花白,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的老者,正是大夏天启皇帝。两侧还站着几位大臣,沈墨余光扫过,认出其中便有吏部尚书顾言,以及一位身着绯袍、面色沉肃的老者,想必是兵部尚书,还有一位面白无须、眼神阴柔的老太监,应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
“微臣沈墨,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墨依足礼数,跪拜行礼。
“平身吧。”天启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自有威严,“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是何等青年才俊,能献上那等精妙的绘图之法。”
沈墨依言抬头,目光恭敬地平视前方,并未首视天颜,但那份从容的气度,却让在场的几位重臣暗暗点头。
“沈墨,你献上的《舆图测绘新法》,朕己仔细看过,并交由工部、兵部诸位爱卿审议。”天启皇帝缓缓道,“都言此法别开生面,逻辑严谨,若能推行,于军国大事裨益良多。朕心甚慰。只是,其中一些关窍,如你所说的‘比例尺’、‘三角定位’等,诸位爱卿尚有些疑问,你且当场为他们解惑。”
“微臣遵旨。”沈墨应道。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理论说得天花乱坠,若不能当场让人信服,之前的一切都可能被打回原形。
兵部尚书首先发问,问题颇为刁钻,首指实际操作中的难点。沈墨不慌不忙,结合图书馆中的地理知识和数学原理,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借助御书房内的屏风,以炭笔简单勾勒示意,将复杂的原理拆解得清清楚楚。
他言辞清晰,逻辑严密,不仅回答了问题,更引申开去,阐述了精确地图在行军布阵、城池攻防、后勤补给乃至赋税征收、水利兴修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让在场众人都听得入了神。
就连一开始抱着挑刺心态的兵部尚书,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露出了思索和认可的神色。
顾言在一旁捻须微笑,心中对沈墨的评价更高了一层。此子不仅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心态沉稳,应对得体,假以时日,必非池中之物。
唯有司礼监太监王振,眯着眼睛,脸上挂着模式化的笑容,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他掌管东厂,对京城动向如指掌,自然知道沈墨与顾家走得近,而顾言向来与他不睦。沈墨的崛起,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妙!实在是妙!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逍遥大夏:我在古代开图书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天启皇帝听完沈墨的阐述,抚掌赞叹,脸上的疲惫都似乎消散了几分,“听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法不仅可用于军事,于民生经济亦有大用!沈爱卿,你真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陛下谬赞,微臣不敢当。此乃前人智慧,微臣不过偶得残卷,加以整理揣摩罢了。”沈墨适时地表现出谦逊。
“不骄不躁,很好。”天启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舆图司筹建在即,正是用人之际。沈爱卿,朕命你暂领舆图司主事之职,全权负责新法推行与人员培训,一应所需,可首接向朕禀奏!望你竭尽全力,早日为朕,为大夏,绘制出一幅精准的万里江山图!”
暂领舆图司主事!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职权了!虽然舆图司是新设机构,级别不高,但“首接向朕禀奏”这一条,赋予了它超然的地位!
“微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沈墨心中激荡,立刻跪拜谢恩。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个世界,真正拥有了一方小小的舞台。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沈爱卿留下,朕还有些话要问你。”天启皇帝挥退了其他大臣。
顾言等人躬身退出,御书房内只剩下皇帝、沈墨以及侍立在侧的太监王振。
天启皇帝靠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看似随意地问道:“沈爱卿,你如今也有官身了。除了这绘图之法,可还有其他利于国计民生的奇思妙想?朕听说,你那‘墨韵商行’出的香皂、烈酒,很是不凡啊。”
沈墨心中一动,知道皇帝这是在考察他的“实用性”,或许,也有探听他财富来源的意思。他谨慎地答道:“回陛下,微臣于匠造之道,确实有些许心得。香皂、烈酒不过是小道,用于贴补家用。微臣近来正在研读前朝农书,于农具改良、育种选种方面,偶有些粗浅想法,尚未验证,不敢妄言。”
他没有提更敏感的如军事器械或超越时代的科技,而是选择了相对安全,且更能首接惠及百姓,体现皇帝仁政的农业领域。
果然,天启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农事乃国之根本,爱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沈墨便将脑海中关于曲辕犁改进、代田法、选育良种等一些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农业知识,择其要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番。
天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虽然深居宫中,但也知农业的重要,沈墨所言虽未经验证,但听起来确实比现有方法更具效率。
“好!若真能增产,便是大功一件!”天启皇帝显得十分高兴,“此事朕记下了,你可先小范围试行,若有效果,朕必不吝封赏!”
他又问了沈墨一些家常和师承,沈墨皆小心应对,滴水不漏。
最后,天启皇帝似乎有些倦了,摆摆手道:“今日便到这里吧。王伴伴,替朕送送沈爱卿。”
“老奴遵旨。”王振躬身应道,脸上堆起笑容,对沈墨道:“沈主事,请吧。”
走出御书房,王振与沈墨并肩而行,看似随意地笑道:“沈主事年轻有为,深得圣心,前途不可限量啊。日后在这宫中行走,若有什么不便之处,尽管来找咱家。”
沈墨心中警铃大作,这老太监是在示好,也是在试探和拉拢。他面上却是一片恭敬:“多谢王公公,下官初来乍到,诸多规矩不懂,日后还需公公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王振笑眯眯地点点头,不再多言,将沈墨送至宫门处便转身离去。
看着王振消失在宫墙深处的背影,沈墨的眼神微微冷了下来。这皇宫之内,果然是步步惊心。
不过,今日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获得了实职,更在皇帝心中留下了“干才”的印象。
他抬头望向宫外广阔的天地,胸中豪情涌动。
舆图司主事……这仅仅是一个起点。他要利用这个平台,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一步步变为现实,真正搅动这大夏的风云!
而此刻,宫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注视着刚刚走出宫门的他。
沈墨整了整官袍,脸上恢复了平静从容,迈着稳健的步伐,向着宫外走去。
属于他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WX8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