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尾巴终于被渭水河畔渐起的暖风扫去,泥土解冻,草木萌发新芽,天地间透出勃勃生机。秦王嬴政前往旧都雍城祭祀先祖的车驾,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初春时节,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旌旗蔽日,仪仗森严。黑色的王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精锐的卫队铠甲鲜明,簇拥着帝王那辆由六匹纯黑骏马驾驭的华贵轺车。这一次,紧随着帝王轺车之后的,并非空置的副车,而是一辆同样精致、垂着玄色与月白交织锦幔的宫车。里面坐着的,正是唯一被特许伴驾的王妃——芈姝。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随行的宗室重臣与文武官员中,激起了层层涟漪。雍城祭祀,乃是秦国最为隆重庄严的国事活动之一,象征着王权的传承与正统。嬴政允许芈姝同行,并将其车驾置于如此显赫的位置,其中蕴含的深意,不言自明。许多目光,或探究,或审慎,或隐含担忧,都似有似无地投向那辆安静的宫车。
车内,芈姝身着庄重而不失雅致的礼服,发髻上那支玉兰簪温润生光。她端坐着,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她明白此行的意义远超游山玩水,这是嬴政将她推向秦国政治核心舞台的重要一步。她既感念于他的信任与深情,又深感肩头责任之重。
车驾辚辚,驶出咸阳,沿着宽阔的驰道向西而行。芈姝悄悄掀开车帘一角,望向窗外。不同于咸阳宫苑的规整与威严,郊外的原野展现出一种粗犷而原始的生命力。返青的麦苗如同绿色的毯子铺向远方,路旁的柳树抽出嫩黄的芽孢,渭水奔腾,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金光。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诗经》中描绘的春日采桑图景仿佛在眼前活了过来,只是主角换成了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秦地农夫。这生机盎然的景象,稍稍驱散了她心头的紧张,也让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孕育的、即将席卷天下的磅礴力量。
行程并非一味赶路。嬴政似乎有意让她更深入地了解秦国,途中会在重要的城邑、关隘稍作停留,听取当地官员的禀报,视察民情。每当这时,嬴政往往会将芈姝带在身边,虽不让她首接参与议政,却允许她静听。他会偶尔侧头,低声为她解释几句当地的风土人情或是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引导与分享的意味。芈姝则会认真聆听,偶尔提出一两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展现她的理解与聪慧,却从不逾矩。她温婉的举止与得体的言辞,渐渐让一些随行官员眼中的审视化为了认可。这位楚国公主,似乎并非他们最初想象中那般,只是凭借美貌与君王恩宠的存在。
数日后,车驾抵达雍城。
相较于咸阳的宏伟与崭新,雍城更像一位饱经风霜、沉淀了岁月厚重的长者。城墙斑驳,殿宇古朴,处处透着一股源自历史的沉静与威严。这里是秦人崛起之地,是嬴政先祖陵寝与宗庙所在,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咸阳的、庄严肃穆的气息。
祭祀大典前的准备繁琐而严谨。嬴政需斋戒、沐浴,亲自检查祭品、祭器,与宗正、太祝等官员反复核对仪程。他变得异常忙碌,周身笼罩着一层近乎神圣的肃穆之气。
芈姝被安置在雍城旧宫一处精心打扫过的殿宇内。她深知此等场合自己不便过多参与,便安静地待在殿中,或是翻阅带来的书简,或是为嬴政亲手缝制一件祭祀时需更换的常服,在细微处表达着她的支持与关怀。
这日傍晚,嬴政结束了又一日的忙碌,来到芈姝殿中。他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祭祀先祖,于他而言,不仅是责任,更是汲取力量、坚定信念的过程。
“明日便是正祭,”他在芈姝身旁坐下,很自然地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指尖传来的温凉,“你便在观礼台上,看着便好。”
“嗯,”芈姝点头,将一盏刚沏好的、安神静气的花茶推到他面前,柔声道,“大王放心,芈姝晓得轻重。”
嬴政看着她沉静的面容,忽然问道:“姝儿,你可知寡人为何定要带你前来雍城?”
芈姝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眼,心中微动,轻声道:“芈姝愚见,大王是让芈姝亲眼见证,秦人之魂源自何处;亦是让芈姝明白,大王肩上所负,不仅是当下之秦国,更是历代先王之遗志,是秦人数百年来东出之梦想。”
她的话语,精准地触碰到了嬴政心底最深处。他凝视着她,眼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动容,更有一种寻得知音的慨叹。他伸手,轻轻抚过她发间的玉兰簪,声音低沉而郑重:“不错。寡人要你看到的,不只是嬴政的天下,更是你我……共同的未来。这宗庙之下,埋藏的是秦人的根,而寡人希望,你我能一同,让这棵大树枝繁叶茂,荫蔽天下。”
这近乎誓言般的话语,让芈姝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她从他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真与托付。她反手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柔:“芈姝虽力薄,但愿倾尽所有,伴大王左右,见证并参与……这开创未来的伟业。”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她引用《诗经》中那炽烈而坚定的誓言,虽未明言,但其心意,己昭然若揭。
嬴政身躯一震,猛地将她拥入怀中,紧紧的,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之中。无需再多言语,此刻的相拥,胜过千言万语。
次日,祭祀大典在雍城宗庙隆重举行。钟鼓齐鸣,香烟缭绕。嬴政身着最为庄重的祭服,头戴冕旒,一步步走上高高的祭台,按照古老的礼仪,向列祖列宗献上祭品,诵读祭文。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无比高大挺拔,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虔诚,那不仅仅是君王的威仪,更是一种与历史、与血脉相连的深沉力量。
芈姝位于观礼台的最佳位置,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她看着那个在祭台上与天地、先祖对话的男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骄傲。这就是她选择的男人,一个注定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帝王。
祭祀结束后,嬴政并未立刻启程返回咸阳。他带着芈姝,漫步在雍城旧宫之中,走过那些记录着秦国早期创业艰辛的宫阙、廊道。
在一处刻有《石鼓文》的石碑前,他停下脚步,指着上面古朴遒劲的文字,对芈姝说道:“这是记载我先祖秦襄公受封诸侯、始国于西垂的功绩。秦人起于微末,历经磨难,方有今日。寡人不敢或忘。”
他的语气平静,却蕴含着砥砺前行的决心。芈姝站在他身侧,看着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刻痕,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与先民创业的号子。她轻轻将手放入他的掌心,低声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秦人承先辈之志,在大王手中,必将开启一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她的理解与鼓励,如同春风,拂过他因追思先辈而略显沉重的心绪。他握紧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继续向前走去。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在古老的宫墙上拉长。他向她讲述着秦穆公称霸西戎,讲述着商鞅变法的艰难与成效,讲述着历代先王的得失……这不像是一位帝王在训导后妃,更像是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在分享着彼此的理想与蓝图。
芈姝静静地听着,时而提问,时而沉思。她不再仅仅是一个穿越者,一个旁观者,她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入地、真切地融入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融入这个男人的生命与事业。
夜晚,雍城旧宫的寝殿内,红烛高燃。相较于咸阳兰芷阁的精致,这里更显古朴厚重。
嬴政挥退宫人,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他拉着芈姝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雍城宁静的夜色与满天繁星,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扁平的、用锦缎包裹的物件。
“打开看看。”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芈姝疑惑地接过,解开锦缎,里面竟是一卷小巧而精致的羊皮地图!她缓缓展开,借着烛光,看到上面用精妙的笔触绘制着山川河流、城邑关隘,赫然是——天下的雏形!虽然后世看来或许不够精确,但在这个时代,己是极为难得的珍品。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在地图一侧,用秦篆清晰地刻着两行小字:
“日月昭昭,秦风烈烈。与子同舟,共览山河。”
落款处,是嬴政的私印。
这不仅仅是一份地图,这是一份誓言,一份邀约!他要与她,共享这即将到手的万里江山!
芈姝的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抬起头,望着眼前这个目光灼灼、将她的一切都规划进自己宏图伟业中的男人,声音哽咽:“政哥哥……”
嬴政抬手,拇指温柔地拭去她的泪珠,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这天下,寡人要。而你,姝儿,是寡人唯一想与之共览之人。”
他低下头,深深地吻住她。这个吻,带着雍城古朴的风,带着宗庙庄严的气息,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彼此认定的深沉爱意与承诺。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这秦人崛起的故地,在列祖列宗的“注视”下,他们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再无丝毫隔阂。未来的征途或许依旧漫长而艰险,但他们知道,彼此将是对方最坚实的依靠,最温暖的归宿。
雍城日暖,情意正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属于他们的传奇,正书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www.220book.com/book/WX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