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卷 第三章 评弹新声

小说: 威光丽影   作者:风小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与文化局的项目合作,像一剂温和的稳定剂,注入了姜威略显喧嚣的生活。它提供了一个明确而高尚的目标,将他的注意力从应对成名后的纷扰,重新聚焦回音乐本身。

项目启动会的第二天,姜威早早来到了苏州评弹博物馆。陈老师傅和另外几位受邀参与项目的评弹艺术家己经到了,正围坐在一间雅致的排练室里,喝着茶,闲聊着。空气中弥漫着旧木、茶香和一种沉静的艺术气息。

姜威的出现让闲聊稍作停顿。老先生们的目光投向他,好奇、审视,但不再有最初的保留态度。

“姜老师来了,坐。”陈老师傅指了指空位,语气平和。

“陈老师傅,您叫我小姜就好。”姜威恭敬地坐下,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录音笔,“昨天回去后,我又仔细听了您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经典唱段,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听听各位老师的意见。”

他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电子乐,而是先就传统评弹的腔调、板式、叙事手法提出了几个颇显功底的问题,显示出他做足了功课,并且是真正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老先生们的谈兴渐渐被勾起,你一言我一语,排练室里的气氛很快热络起来。

“小姜啊,你那个把三弦和电子音效混在一起的曲子,我回去又听了几遍。”一位姓王的老师傅开口,他以风格凌厉、善于创新著称,“胆子很大!开头那几下‘铮铮’的电子音,有点像雨打芭蕉,又有点像心跳,有意思。”

姜威眼睛一亮:“王老师您听出来了!我正是想模拟那种苏州雨夜,心里有事,辗转反侧的感觉。”

“感觉是对头的,”王老师傅点点头,“但后面那段,电子声太响,把我唱词里的‘韵味’都盖掉了。我们评弹,讲究的是‘说、噱、弹、唱’,字字都要送到听众耳朵里,情感都在那字缝里头。”

一针见血。姜威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之前的融合,有时为了追求效果,确实牺牲了人声的清晰度和细腻感。

“我明白了,”他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是喧宾夺主了。电子部分应该是渲染气氛、强化情绪的‘背景’,而不能抢了‘主角’的戏。”

看他如此虚心,老先生们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大家开始讨论具体哪些曲目适合创新,哪些传统的“肉段”(经典唱段)应该原汁原味保留,哪些可以大胆尝试改编。姜威一边记录,一边不时用吉他或带来的便携键盘演示一些现代和声走向,供老先生们感受。

原本计划一小时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结束时,几位老师傅都面露满意之色。

“和年轻人聊聊,我们老头子也觉得有劲道了。”陈老师傅笑着对姜威说,“放手去做,需要什么段子、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

带着满满的灵感和小半本笔记,姜威回到了回声仓库。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设备,将上午讨论的要点融入之前创作的片段中。他降低了电子音效的侵略性,更多地采用氛围音(Ambient)和极简循环(Minimal Loop),突出采样自老唱片中王老师傅清脆的三弦轮指声,并在人声处理上极度小心,尽量保留原声的颗粒感和呼吸。

他完全沉浸其中,连江瀚什么时候进来的都没发现。

“啧,这味道对了!”江瀚靠在控制台边,听了一会儿,忍不住赞叹,“比之前那个版本‘高级’多了,没那么躁,更内敛,更有苏州味儿了。”

姜威从耳机里抬起头,眼睛因兴奋而发亮:“是吧?老先生们点一下,豁然开朗。传统不是枷锁,是宝藏,得先读懂宝藏本身,才知道怎么用新盒子去装它。”

“文化局这步棋,你走对了。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威光丽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江瀚递给他一瓶水,“这不仅是个项目,更是个护身符。以后谁再说你的音乐没根底,首接把评弹博物馆的合作拍他脸上。”

姜威笑了笑,没接话。他做这个,本意并非找“护身符”,但不可否认,这确实带来了一种奇妙的“正统性”和内心的安定感。

傍晚,沈丽发来消息,不是文字,而是一段语音。点开来,是她轻声哼唱的一段旋律,空灵又带着一丝惆怅。

「下午拍戏等光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调子,觉得你会喜欢。」

姜威听完,心脏像是被温柔地捏了一下。他立刻拨通电话。

“喂?”沈丽的声音带着笑意,背景略显嘈杂,似乎还在片场。

“那段旋律,很好听。”姜威首接说,“有一种…安静的失落感。”

“对吧?我也觉得。但后面不知道怎么发展了,就卡住了。” “我这边刚忙完评弹项目的事,脑子里全是苏州评弹的转音和腔调。”姜威兴奋起来,“你说,如果把你哼的这段旋律,用评弹的‘假嗓’和‘滑音’技巧来唱,尾音稍微拖长,加点气声,会不会很有意思?”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想象那个画面。 “哇…”沈丽轻轻惊叹一声,“姜威,你真是个天才。这个组合…绝了!你快试试!” “等我做个小样发你!” 挂了电话,姜威立刻投入工作。他将沈丽哼唱的旋律用MID键盘录下来,然后开始尝试用各种虚拟器乐为其铺底。他想起王老师傅的指点,没有用强烈的节奏,而是用了类似水滴、风铃、朦胧pad的音色,营造出一种空间感。最后,他尝试着自己模仿评弹的唱腔,来演唱主旋律。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种现代旋律与传统唱腔技巧的碰撞,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美感,既陌生又熟悉。 他将这段只有一分钟的实验小样发给了沈丽。 几乎是在发送成功的瞬间,沈丽的视频请求就弹了过来。画面里她好像回到了休息室,妆发还没卸,眼睛亮得惊人。 “姜威!这太特别了!”她几乎是喊着说,“我好喜欢!你怎么想到的?” “是你给的旋律好。”姜威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少来,是你的想法好。”沈丽看着屏幕里的他,眼神专注而欣赏,“这首歌,我要了。等我这部戏拍完,我们把它做完,放进我下一张专辑里,怎么样?” 姜威愣住了。沈丽的新专辑?那是多少音乐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我…当然好。”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语气平静,“但这算是合作吗?会不会太…” “太什么?”沈丽挑眉,“你觉得你不够格?” “不是…只是你的团队、公司那边…” “音乐上的事,我说了算。”沈丽语气干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气,“这首歌,非你莫属。” 这一刻,姜威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音乐,又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一种超越欣赏的、建立在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之上的深度认可。 又聊了几句关于编曲的设想,沈丽那边有人叫她去拍戏,两人才结束通话。 姜威握着发烫的手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苏州古城的夜景。评弹项目的稳步推进,与沈丽即将到来的重磅合作…这一切都美好得像一场梦。 然而,就在他沉溺于这种喜悦时,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一条微博推送的娱乐新闻标题: 【独家爆料:沈丽苏州密会音乐才子,工作室回应“仅是工作讨论”】 下面配的图,是一周前沈丽来回声仓库探班排练时,在门口与姜威交谈的模糊照片。拍照的角度刻意选取,让两人的距离看起来比实际上近得多。 姜威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威光之下,阴影始终相随。那窥探的、试图将一切简单纯粹的事物复杂化的力量,从未真正远离。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点开那条新闻,只是将手机屏幕按灭。 他知道,他需要习惯这种伴随着“光”而来的“影”。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今天对待音乐那样,守住核心,忽略噪音。 只是,当那噪音关系到沈丽时,忽略,似乎变得格外困难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