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卷 第八章 音乐节的准备

小说: 威光丽影   作者:风小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沈丽的那通电话,像一剂强效的镇静剂,又像一次彻底的心理按摩,让姜威从内耗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网络上的喧嚣并未停止,那些恶意的帖子依然在某个角落发酵,偶尔还会有不堪入目的私信闯入视线。但姜威学会了不再主动去寻找,即使不小心看到,也能更快地移开目光,心里默念着沈丽那句“别捡垃圾臭了自己”。

他的“隔音室”开始初具雏形。这隔音室的墙壁,是用更专注的音乐创作砌成的。

与评弹博物馆的合作进入了实质阶段。他和陈老师傅、王老师傅几乎每周都要碰面两三次。老先生们从最初的审视到如今的倾囊相授,甚至开始享受这种跨界的碰撞。排练室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象:王老师傅弹着三弦,唱到某个拖腔处,突然停下,对着一旁操作电脑的姜威说:“小姜,这个地方,你那个‘叮咚’的水滴声,能不能再慢半拍出来?味道要吊足!”姜威便立刻调整音轨,加入效果器,然后回放。陈老师傅眯着眼听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新的想法。

这个过程繁琐却充满乐趣。姜威感觉自己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传统艺术的精髓,又像一个炼金术士,尝试将古老的音符融入现代的熔炉,锻造出全新的声音。文化的厚重感抵消了网络虚无带来的轻浮,艺术的纯粹性洗涤了被恶意沾染的情绪。

而即将到来的音乐节,成为了检验他这段时期心绪和成果的最佳试金石。

这并非他第一次登上音乐节的舞台,但却是风波之后、且带着全新作品的一次重要亮相。江瀚对此极为重视,提前一周就开始盯着各项准备工作。

“歌单定了吗?”江瀚拿着日程表,找到正在调试效果器的姜威。

“差不多了。”姜威递过一张手写的列表:

1. 《蔷薇巷》 (重新编曲,加入少量氛围音效)

2. 《平江路的月光》 (未正式发布的新歌)

3. 《评弹电子实验曲》 (节选精华片段)

4. 《隔音室》 (新创作的内心独白式歌曲,灵感源于近期遭遇)

5. 返场待定

江瀚仔细看着,点了点头:“有情怀,有新作,有创新,还有态度。比例把握得不错。既照顾了想听你成名作的观众,也展示了你的音乐追求和近期状态。《评弹》那段会不会太实验了?音乐节观众可能更躁动。”

“所以要放在中间偏后,情绪铺垫到位了再上。”姜威显然深思熟虑过,“而且只选最抓耳、最容易接受的两分钟。这是个窗口,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在做的事情。”

“有道理。”江瀚表示赞同,“设备清单我发你了,和音乐节那边对接确认一下。你自己常用的那把吉他和效果器板肯定要带上,用惯了顺手。无线耳返系统他们提供,但最好提前去现场试一下,别再出现沈丽当年那种事故。”

提到沈丽,姜威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笑意。她自从那晚通话后,时不时会发来消息,有时是分享她片场有趣的见闻,有时是几句简单的鼓励。得知他要上音乐节,她发来一条语音:“好好享受舞台。记住,台下是成千上万颗因为你音乐而跳动的心,不是一堆数据流量。”

这话让他对音乐节的期待,压过了紧张。

排练被提到了最重要的日程。他不再局限于回声仓库的舞台,而是租用了一个隔音更好、空间更大的排练室。和固定的乐队伙伴——贝斯手阿斌和鼓手小武——进行了高强度合练。

阿斌和小武是苏州本地资深的乐手,技术扎实,性格沉稳,是江瀚为他精心挑选的合作伙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威光丽影 他们对姜威的音乐理念很是认同,排练间隙,常常一起琢磨某个段落更好的呈现方式。

“威哥,这里贝斯线我改成 walking bass(行走贝斯) 会不会更有推动感?” “小武,副歌后的桥段,鼓点先收着,用通鼓滚动过渡,别急着进底鼓,把空间留给人声和吉他。” 姜威站在排练室中央,闭着眼,捕捉着每一个音符的细节,寻找着最契合歌曲情绪的表达。汗水浸湿了T恤,他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构建中。

这种专注的状态也影响了他日常的生活。他依然去平江路,去评弹博物馆,去“雅音”琴行教课,但身上那股因成名而带来的微妙紧绷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沉静、更投入的气场。街坊邻居和学生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不再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名人”,而是更回归到对他本人、对他所做事情的关注上。

音乐节前三天,主办方组织了媒体群访和彩排。姜威在江瀚的陪同下参加。群访间里,记者的问题不可避免地绕到了之前的网络争议和他与沈丽的关系上。

有了沈丽事先的“培训”,姜威应对得从容了不少。 “关于网络上的讨论,我关注音乐本身更多。感谢所有批评和建议的声音,它们让我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和沈丽老师是很好的音乐上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我们都很享受一起创作音乐的过程。近期会有一首合作作品和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他语气平和,态度坦诚,既没有激烈反驳,也没有回避问题,巧妙地将话题引回了音乐。江瀚在一旁看着,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彩排是在下午,阳光炽烈。巨大的主舞台矗立在开阔的草坪上,台下空无一人,只有工作人员在忙碌穿梭。姜威站上舞台,放眼望去,可以想象演出时台下人潮涌动的景象。音响师调试着设备,巨大的声浪冲击着耳膜。

他试了试无线耳返,仔细听着里面的 mix(混音),和音响师沟通着人声和吉他的比例。“吉他高频可以再衰减一点,人声的混响稍微大一些,谢谢。”他提出的要求专业而清晰。

他逐一试了要演唱的几首歌,特别是《评弹电子实验曲》的段落,和音响师确认着那些特殊音效的播放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他甚至走到观众区的几个不同位置,去听声音的覆盖和效果。

“很专业啊,姜老师。”音响师对他竖了个大拇指。很多独立音乐人并不太注重这些技术细节。

“提前做好准备,是对观众的尊重。”姜威笑着回答。

彩排结束,夕阳给舞台镀上了一层金边。姜威独自一人站在空阔的舞台中央,看着下面数以千计的空座位。明天,这里将坐满了人。会有期待,会有好奇,或许也会有质疑。

但他心里异常平静。他想起了在回声仓库最初登台时的紧张,想起了在酒店宴会部忙碌的疲惫,想起了无数个在出租屋里啃着面包写歌的夜晚。

音乐节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回声仓库。而他要做的,和以往每一次演出并无不同——真诚地唱出心中的歌。

他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空荡观众席的照片,发给了沈丽。 「场地很大,声音效果不错。」 沈丽很快回复,是一张她正在做造型的自拍,背景是忙碌的化妆间。 「舞台更大,等着看你发光。」

收起手机,晚风吹过,带着青草的气息。姜威深吸一口气,感觉体内充满了力量,不是兴奋躁动的那种,而是沉静而充沛的能量。

所有的准备都己就绪。乐器调准了音,设备检查妥当,歌单烂熟于心。 现在,只等幕布拉开,灯光亮起。 只等他将这段时间所有的沉淀、所有的悲喜、所有的坚持,通过琴弦和歌声,交付给那片等待着的、广阔的夜空。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