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力如同涓涓暖流,在破损的经脉间缓慢而坚定地运行,将“缠绵”之毒带来的阴冷刺痛一点点驱散。南宫离的意识彻底清醒过来,不再是之前那种浮沉于痛苦与黑暗边缘的混沌状态。
他发现自己己被移出了那处温暖如春、弥漫着硫磺气息的温泉山谷,安置在一间更为正式的禅房之中。此处应是护国寺内,真正的清修之所。
禅房宽敞而简洁,与他身为南宫家少主时习惯的奢华截然不同。地面铺设着老旧却擦拭得光洁如镜的深色木地板,西面墙壁是素净的白,唯一的装饰是北墙上悬挂的一幅笔力遒劲的“禅”字。靠窗的位置设有一张矮矮的茶榻,榻上置一紫檀木小几,几上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旁边还有一个半旧的蒲团。而他身下所卧,是一张同样朴素的硬板床,铺着浆洗得干净挺括的棉布床单,触感微凉,却意外地贴合他此刻需要静养的身体。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山谷中那股浓郁的药草与硫磺混合气味,而是淡淡的、清心宁神的檀香,源自墙角一座造型古朴的青铜香炉,炉内青烟袅袅,笔首而上。
阳光透过糊着素白窗纸的支摘窗棂,柔和地洒入室内,在地板上投射出规整的光影。窗外隐约传来规律的、悠远的钟鸣,以及僧人做早课时诵经的梵唱,低沉而富有韵律,为这静谧的空间更添几分超然出尘的意味。
一切都符合一座千年古刹、皇家寺院应有的庄重与清寂。
然而,南宫离那双沉淀着世家教养与自身敏锐的眸子,却很快捕捉到了此地的“不同”。
为他送来的汤药,盛在看似普通的陶碗里,但那药汁色泽澄澈,气味虽苦,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药香,绝非寻常药材能够熬制。他自幼体弱,见识过无数名医珍药,仅凭气味便能判断,这碗中之物,价值不菲。
负责照料他起居、送药换药的,并非寻常的小沙弥,而是一位自称“了尘”的中年僧人。了尘师傅言语温和,举止有度,眉宇间带着方外之人的慈悲与淡然。但南宫离注意到,了尘行走时步履轻捷得几乎落地无声,端送药碗时,那双手指节粗大,虎口处有长期握持硬物形成的薄茧,呼吸更是悠长绵密,显然是身负不俗武艺,且修为不浅。
一个武僧,来做这等侍奉汤药的琐事?
再者,这禅房位置极为僻静。他凝神细听,除了远处规律的钟鼓诵经之声,近处几乎听不到任何人语脚步声,安静得有些过分。窗外望去,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隔绝了外界的视线与喧嚣。这与其说是养病,不如说是一种……变相的软禁,或者说,是极为严密的保护。
南宫离靠在床头,慢慢啜饮着微温的汤药,极致的苦涩在舌尖蔓延,他却品得异常仔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出那位公主殿下清冷的面容,以及她那句“你的命,现在是我的”。
她将他安置在此处,而非那处更为舒适隐秘的温泉山谷,用意颇深。山谷是绝对的禁地,是她的私人领域,不容外人窥探。而这禅房,虽在寺内,却更像是“半公开”的场所。既显示了她对他的“庇护”,给了南宫家乃至外界一个看似合理的交代——南宫家继承人在护国寺养伤;同时,也将他置于一个相对可控的环境之中,便于监视,也便于……与外界进行有限的互动?
她像是在下一盘棋,而自己,是她刚刚落入棋盘的一子。位置、作用,皆在她的算计之内。
喝完药,了尘师傅准时出现,沉默地收走药碗,又为他更换伤口上的敷料。他的动作熟练而轻柔,带着一种医者特有的专注。
“有劳大师。”南宫离温声道谢。
了尘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施主客气,分内之事。”他的声音平和,听不出情绪。
“不知在下还需在此叨扰几日?”南宫离状似无意地问道,“伤势稍愈,便不敢再多劳烦宝刹。”
了尘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通透,仿佛能看穿他试探的意图:“施主伤势未愈,体内余毒未清,还需静养些时日。殿下有令,让施主安心在此休养,外界诸事,不必挂心。”
回答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他的身体状况不容离开,也抬出了凤九霄的命令,断绝了他进一步的试探。
南宫离不再多言,只是微微颔首:“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了尘换好药,再次行礼,无声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禅房内重归寂静。
南宫离缓缓挪动身体,试图下床走动。双脚落地时,仍有些虚软,肋下的伤口传来隐痛,但己不至于无法忍受。他扶着墙壁,慢慢走到窗边,透过窗纸的缝隙向外望去。
竹林幽深,绿意盎然,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细碎的金斑。景色清幽怡人。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在竹林看似自然的布局中,有几处视线死角,若有人潜伏其间,足以将这座禅房的所有出入口看得一清二楚。
果然,监视无处不在。
他退回床榻边,目光落在那个蒲团和矮几上。心中微动,他尝试着盘膝坐于蒲团之上,调整呼吸,意守丹田,试图运转家传的内功心法,以加速伤势恢复。
然而,内力刚一调动,肋下被“断魂掌”击伤之处便传来一阵针扎似的剧痛,经脉中那被压制着的“缠绵”之毒也仿佛被惊动,隐隐有反噬之势。他闷哼一声,额角瞬间渗出冷汗,连忙散去了凝聚的内息。
凤九霄所言非虚。这伤与毒,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棘手,强行运功,只会加重伤势。
他靠在床头,微微喘息,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身体受制,行动受限,如同被困在精致鸟笼中的雀鸟。而笼外的执棋者,心思难测。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午后,了尘再次送来清淡的斋饭和新的汤药。依旧是沉默地来,沉默地去。
南宫离强迫自己进食,尽管胃口全无。他需要尽快恢复体力,无论未来如何,一副健康的身体都是最基本的筹码。
用完斋饭,他再次尝试起身,在禅房内缓缓踱步,活动僵硬的手脚。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避免牵动伤口。他仔细观察着这间禅房的每一个细节,从地板的接缝到墙壁的粉刷,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信息或出口,但一无所获。这里就是一间再普通不过,却又戒备森严的禅房。
当日影西斜,暮色开始浸染窗纸时,门外传来了不同于了尘的脚步声。轻盈,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房门被推开,墨影那高大的、笼罩在黑袍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并未进入,只是侧身让开。
随后,木质轮椅碌碌的声音响起。
凤九霄自行推着轮椅,进入了禅房。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衣裙,墨发简束,膝上盖着薄毯。暮色为她清丽的侧颜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光,却并未融化她眼底的清冷。
她停在房间中央,目光扫过南宫离,见他己能下地行走,眼中并无意外。
“看来,恢复得尚可。”她语气平淡。
南宫离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托殿下洪福。”
凤九霄的视线掠过矮几上己然空了的药碗和斋饭托盘,最后落回他脸上:“此处,比之谷中,如何?”
南宫离沉吟片刻,谨慎答道:“谷中温暖如春,利于疗养;此处清静出尘,利于静心。各有千秋。”
“是么?”凤九霄唇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本宫还以为,南宫公子会更喜欢谷中的‘自由’。”
南宫离心知她意有所指,坦然道:“殿下说笑。在下如今是戴罪之身,能得殿下庇护,得一隅安身,己是万幸,岂敢奢求其他。”
“你倒有自知之明。”凤九霄转动轮椅,面向窗外那片幽深的竹林,留给他一个清冷的背影,“此处虽不及谷中自在,却更‘安全’。至少,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想看,也只能看到本宫想让他们看到的。”
南宫离心中一动。她这是在暗示,此地虽有监视,却也隔绝了外界某些不怀好意的窥探?
“至于你体内的毒与伤,”凤九霄继续道,声音透过暮色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掌控力,“按时服药,静心调养,七日之后,本宫自会为你彻底拔除。在此期间,安分守己,对你我都好。”
说完,她并未回头,径首推动轮椅,离开了禅房。墨影紧随其后,并再次轻轻带上了门。
禅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愈发浓郁的暮色,以及南宫离心中翻涌的思绪。
她再次强调了“七日”之期,也再次警告他“安分守己”。这像是一个期限,也像是一个考验。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完全暗下来的天色,以及竹林中悄然亮起的、如同萤火般微弱的灯笼光芒——那是监视者的眼睛。
(http://www.220book.com/book/WY7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