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八章 相机里的旧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祭司的现代驯养手册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祭司的现代驯养手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旧物市场的石板路被雨后的阳光晒得发烫,晏沚蹲在摊位前,指尖拂过一台黄铜相机的皮质外壳。相机型号是柯达Model B,生产于民国二十三年,边角的铜饰磨出温润的包浆,镜头盖内侧刻着个极小的“沚”字。

“姑娘好眼光。”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老爷子,用布擦着个青瓷碗,“这相机是上周从老宅收来的,胶卷都还在里面呢,说不定能冲出东西来。”

晏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摘下相机的背带细看,皮质上残留着淡淡的梅花香——是她惯用的那款冷香丸的味道,从少女时用到现在,连凤砚洲都说“闻着就知道是你”。

“多少钱?”她抬头问,指尖无意识地着镜头盖的刻字。

“看你是懂行的,给个实在价。”老爷子比了个手势,“这相机带胶卷,八百块,不还价。”

晏沚刚要掏钱,手腕忽然被人轻轻按住。凤砚洲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手里拎着个纸袋,装着刚买的糖炒栗子,香气混着阳光漫过来。“我来。”他从钱包里抽出钱递给摊主,目光落在相机上时,眉头微蹙,“这相机……”

“像不像你书房里那台?”晏沚笑着把相机递给他,“你说民国时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那台。”

凤砚洲接过相机,指尖触到皮质外壳的瞬间,忽然觉得心口发紧。他想起那个反复出现的梦境:穿旗袍的女子站在仓库前,手里举着台同款相机,对着他笑,阳光落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

“买回去看看。”他把相机放进自己的背包,又把栗子袋塞给她,“刚出锅的,趁热吃。”

栗子的温度透过纸袋传过来,烫得她指尖发麻。晏沚剥开一颗,金黄的果肉冒着热气,递到他嘴边:“尝尝?”

他低头咬住,栗子的甜混着她指尖的香,在舌尖漫开。周围的摊贩笑着起哄,老爷子眯眼笑:“小年轻真恩爱,跟这相机里藏着的故事似的。”

晏沚的耳尖红了,拉着凤砚洲往市场外走,相机在背包里轻轻晃荡,像揣了只不安分的雀鸟。

回到工作室时,沈宴正趴在案上翻旧报纸,苏清阮帮他把散落的纸页按日期排好。看到两人进来,沈宴猛地抬头,手里举着张民国三十一年的《申报》,头条标题用黑体字印着:“爱国实业家凤砚洲斥资建秘密仓库,保护国宝免遭劫掠”。

“凤总快看!”他把报纸推过来,照片上的青年穿着西装,站在仓库门前剪彩,眉眼轮廓与凤砚洲重合度极高,“这是不是你民国那辈子?”

凤砚洲的目光落在照片角落——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子正给青年整理领带,手腕上的银镯与晏沚现在戴的那只一模一样,是他去年在古玩街淘的,说是“看款式就觉得该戴在你手上”。

“是他。”晏沚指着照片女子胸前的钢笔,笔帽上的花纹与她修复古籍时用的那支完全相同,“这是我的钢笔。”

苏清阮忽然“呀”了一声,指着照片背景里的两个人影:“你们看这两个!”

照片右侧,穿军装的年轻军官正帮穿白大褂的女医生拎医药箱,军官的侧脸像极了沈宴,医生胸前的听诊器吊坠是朵小莲花,与苏清阮脖子上的银坠子分毫不差。

“沈青的后代,苏婉的转世。”凤砚洲的声音有些发哑,指尖划过照片上的仓库大门,“这是我当年在苏州建的秘密仓库,藏了三百多件要被日军抢走的文物。”

晏沚忽然想起相机里的胶卷。她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打开后盖,泛黄的胶卷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边角标注的拍摄日期是民国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正是她生日那天。

“去暗房。”她抬头看凤砚洲,眼里的光亮得惊人,“我们冲出来看看。”

暗房里的红光像层薄纱,晏沚戴着橡胶手套,将胶卷浸入显影液。凤砚洲站在她身后,呼吸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跨越时空的显影。

随着时间推移,相纸上渐渐浮现出影像——

第一张是仓库的全景,三百多件文物整齐地码在木架上,每件都贴着编号标签,字迹与凤砚洲现在的笔记如出一辙。

第二张是她自己。穿月白旗袍站在青铜器前,手里拿着放大镜,侧脸的轮廓在窗边的光影里格外柔和,胸前别着的钢笔正是照片里那支。

第三张是两人的合影。他穿着西装,她披着他的风衣,站在仓库门前的梅树下。他的手搭在她肩上,她的头微微靠向他,背景里的军官正给医生递水,动作亲昵得像幅画。

最后一张的画面让晏沚红了眼眶。相纸上的她举着相机自拍,取景框里映出他的背影,他正往仓库搬一个沉重的木箱,衬衫后背洇出深色的汗渍,却在转身时对着镜头笑,眼里的温柔能溺死人。

“这张我有印象。”凤砚洲的声音带着沙哑,指尖轻轻抚过相纸上的人影,“那天你说要拍张‘工作照’,结果偷偷把我也拍进去了。”

晏沚的眼泪掉在相纸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她想起那个模糊的片段:他搬完文物回来,衬衫湿得能拧出水,她把自己的手帕递过去,他却抓过她的手,在手背印下一个带着汗味的吻。

“你当时还说……”她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说等战争结束,就用这相机拍我们的婚礼。”凤砚洲接过她手里的相纸,用夹子挂在晾绳上,红光映着他的侧脸,“我说要在老宅种满梅花,让你每天都能拍新照片。”

暗房外传来沈宴的惊呼,伴随着苏清阮的笑声。两人出去时,看到沈宴举着张刚洗出来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军官正给医生戴军功章,勋章的编号与沈宴祖父传下来的那枚完全一致。

“我就说这勋章眼熟!”沈宴激动地晃着照片,“我爷爷说这是他在苏州打仗时得的,原来是救了苏医生才有的!”

苏清阮的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抢过照片细看,忽然指着医生的白大褂口袋:“这是我奶奶的钢笔!她总说当年在仓库里丢了支刻着莲花的笔!”

西个人围着照片笑,阳光透过暗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西张跨越时空的脸上,像场迟来了八十年的团聚。

傍晚的老宅飘着梅香,晏沚把冲洗好的照片摆在案上,用镇纸压住边角。凤砚洲在厨房做饭,梅干菜扣肉的香气漫过回廊,混着相机里残留的冷香丸味,像首温柔的旧诗。

“吃饭了。”他端着菜出来,看到她对着照片发呆,“在想什么?”

“在想民国时的仓库。”晏沚抬头看他,“你说那些文物后来怎么样了?”

“大部分都捐给了博物馆。”他盛了碗汤放在她面前,“我记得有个青铜鼎,底部刻着同心结,现在应该在南京博物院。”

晏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上周修复的那批青铜器,其中一个汉代青铜鼎的底部,确实有个极小的同心结,当时还觉得“跟我们编的那个很像”。

“明天去趟博物院?”她舀了勺汤,热气模糊了镜片,“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鼎。”

“好。”凤砚洲夹了块扣肉给她,“不过得先说好,不许在展厅里蹲太久,上次看个陶罐就蹲了半小时,腿都麻了。”

她笑着点头,忽然想起相纸上他搬木箱的背影。原来不管哪一世,他都在笨拙地为她撑起一片天,她都在安稳的角落里,悄悄记录着他的模样。

饭后收拾碗筷时,晏沚在相机的夹层里摸到张纸片。展开一看,是张泛黄的电影票根,上映的是民国三十三年的《乱世佳人》,座位号是13排5号——正是她和凤砚洲现在的生日数字。

“找到个好东西。”她把票根递给他,眼里闪着狡黠的光,“看来民国时,你就请我看过电影了。”

凤砚洲的耳尖红了,接过票根小心地夹进相册。“明天看完青铜器,去看场电影?”他挠了挠头,“补回来。”

“好啊。”晏沚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的烟火气,忽然觉得这台相机像个时光的邮差,把八十年前的约定,轻轻送到了他们手里。

窗外的梅树影落在照片上,像给那对民国的恋人,披上了层现世的月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祭司的现代驯养手册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