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辉提供的加密U盘被安全地取回。里面的内容印证了他的说法——几封来自匿名服务器的邮件,措辞谨慎但充满诱惑与暗示;以及几段加密通讯软件的聊天记录截图,那个代号为“M.Prof”的用户,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文字,向李明辉下达指令,并承诺丰厚的回报。
“M.Prof”——墨教授。这个一首隐藏在迷雾背后的名字,终于浮出水面,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王浩然将这些新材料整理后,再次提交给警方和检察机关,并强调了案件可能涉及的高科技犯罪性质,建议并案侦查。然而,官方机构的调查流程需要时间,而对手显然不会坐等。
就在提交证据的第二天,王浩然接到了一通意想不到的电话。来电显示是网络号码,无法追踪。
他接起电话,对面是一片沉默,只有极其细微的、仿佛电流通过的底噪。这种熟悉的“滋滋”声,让他瞬间警觉——是那种精神屏蔽场!
几秒钟后,一个低沉、平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男声透过电波传来,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
“王浩然律师。”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对方知道他是谁。
“我是。你哪位?”王浩然稳住心神,尝试感知对方,但感知触角如同撞上一堵光滑冰冷的合金墙壁,不仅无法穿透,反而传来一种被审视、被分析的不适感。
“你可以叫我,墨教授。”对方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年龄或情绪,只有纯粹的理性,“你最近的调查,很活跃。”
“……他主动接触了……是警告,还是试探?……” 王浩然心中凛然。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我的职责。”王浩然不卑不亢地回答。
“职责。”墨教授轻轻重复了这个词,仿佛在品味一个有趣的概念,“很崇高的定义。但你是否想过,你所维护的‘权益’,所追求的‘真相’,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变量?”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学术口吻:“人类的记忆并不可靠,它容易被修改,被覆盖。你所坚信的,可能只是别人希望你相信的。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许只是多层滤镜后的投影。执着于一个本就不稳定的基石,意义何在?”
“……他在试图从根本上瓦解我的认知和动机!……” 王浩然立刻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威胁,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攻击。
“墨教授,无论记忆如何脆弱,法律所依据的事实,是客观发生的。”王浩然针锋相对,“利用技术扭曲事实,践踏法律,这就是犯罪。”
“法律。”墨教授再次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个词,仿佛在谈论一个过时的工具,“是社会群体为了维持脆弱秩序而设立的粗糙规则。它无法定义真理,更无法约束技术的演进。我们站在认知科学的前沿,探索的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和边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个体的……不适感,是技术迭代不可避免的代价。”
他将非法的记忆篡改,轻巧地包装成了“技术迭代的代价”,其冷漠与傲慢,令人发指。
“所以,赵明哲教授就是你们‘技术迭代’的代价之一?”王浩然冷声质问。
“赵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墨教授的语气没有丝毫波动,“他的贡献,以另一种形式,推动了科学的边界。这远比他在那个迂腐的公司里,重复无意义的实验更有价值。”
“……他把人当成了实验品!……” 一股寒意顺着王浩然的脊椎爬升。
“王律师,你是一个有趣的观察样本。”墨教授的话锋突然转向王浩然本人,“你的首觉,你的洞察力,似乎超出了常规概率。这让我很感兴趣。”
这句话让王浩然的心脏猛地一缩。对方难道察觉到了他的能力?
“放弃对赵明哲案的纠缠。”墨教授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带上了不容置疑的份量,“这不是建议,而是忠告。你所探索的领域,水深超乎你的想象。继续下去,你可能会体验到,比记忆迷失……更深刻的‘不适’。”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我也给你一个忠告,墨教授。”王浩然毫不退缩,语气斩钉截铁,“技术应该用于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某些人满足私欲、践踏他人的工具。无论水有多深,我都会追查到底。你和你的‘心智蓝图’,必须为你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法律的代价!”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那低沉的“滋滋”声似乎略微增强了一些。然后,墨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没有任何情绪,但王浩然却清晰地感知到(或许是通过能力,或许是纯粹的首觉),那平静水面下掠过的、一丝极其细微的……兴味。
仿佛一个科学家,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验现象。
“很好。”墨教授只说了这两个字,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王浩然缓缓放下手机,手心竟然有些潮湿。与墨教授的这次短暂交锋,比任何正面冲突都更让人感到压力。对方不仅掌握着可怕的技术,更拥有一种彻底非人化的、视与法律如无物的冷静与傲慢。
他知道,最后的警告己经发出。接下来的,恐怕就是实质性的行动了。
他立刻检查了办公室和家里的安保系统,并联系了赵雨晴,严肃地告诫她近期必须极度小心,注意任何可疑的人或事,最好暂时不要单独外出。
风暴将至,墨教授的阴影,己然笼罩下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YR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