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纽约在虫群的嘶鸣与剑仙的剑光中震颤,当东京在契约的低语与意志的沦陷中沉默,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艺术与浪漫之都,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却同样关乎文明存亡的侵蚀。
天空并非破碎,也没有暗红的穹顶,而是被一片无比宏大、繁复、不断流转的金色几何光晕所笼罩。这光晕如同一个活着的、覆盖天幕的巴洛克风格玫瑰窗,洒下的不是阳光,而是一种带着强制性“美感”与“秩序”的光辉。
塞纳河畔,卢浮宫前,巴黎圣母院广场……所有标志性的场所,都成为了这场奇异“洗礼”的中心。没有物理上的破坏,没有可见的怪物,但城市正在被一种极端有序、极端精确,却也极端冰冷的力量所改造。
扭曲蜿蜒的古老街道,在被金色光辉扫过后,会自发地“修正”为笔首的、符合绝对几何对称的线条;那些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烟雨、风格各异的建筑外墙,其石材的纹理和色泽正在被统一、打磨,趋向于一种苍白、光滑、毫无个性的“完美”质感;甚至连街头艺术家即兴的涂鸦,也在光芒中迅速褪色、重组,变成千篇一律的、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标准化图案。
更令人不安的是人群。
成千上万的市民如同梦游般走上街头,他们的眼神失去了往日的灵动与不羁,变得空洞而虔诚。他们并非被强制,而是仿佛被某种更高层次的“美”与“和谐”所感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动作整齐划一地……清洁。
他们用不知从何而来的、同样散发着苍白光泽的工具,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街道的每一寸地砖,清理着建筑的每一个角落,移除着所有他们认为“不和谐”、“不纯净”的杂物——包括掉落的海报、流浪者遗留的铺盖、甚至是一些生长在墙缝间的、不合规矩的野草。
他们沉默着,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满足的平静,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整个巴黎,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一座充满生命律动与混乱美感的城市,变成一座巨大、精美、却毫无生气的立体几何模型。
天空银幕(巴黎区域)冷静地显示着:
【考核区域:巴黎。】
【入侵方:净化序列(逻辑重构者)。(己标记:绝对秩序,美学统一倾向)】
【守护方:人类文明(地球)。(状态:深度同化中)】
【考核任务:多样性存续。】
【时限:72地球时。】
【任务目标:确保巴黎核心区艺术风格辨识度保有率不低于35%,市民个体行为差异化率不低于25%。】
【失败惩罚:文明积分扣除,区域‘逻辑格式化’。】
多样性存续?艺术风格辨识度?个体行为差异化率?
这些指标首指人类文明的核心活力——创造力与独特性。
法兰西的军队和警察试图干预,但他们的行动在那种无处不在的、规则层面的“秩序力场”下显得徒劳。装甲车在试图进入街区时,轮胎会莫名打滑,仿佛地面拒绝承载“不和谐”的物体;士兵们举起的武器,其金属部件会迅速覆盖上一层苍白的、类似大理石的质感,变得沉重而难以操作。
甚至,一些低阶的军官和士兵,在长时间暴露于金色光辉下后,眼神也开始变得空洞,缓缓放下武器,加入了街头那沉默而有序的清洁大军。
“不!这不是美!这是死亡!”一位躲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废墟深处的老画家,透过破碎的玻璃窗看着外面正在被“净化”的街道,发出痛心疾首的低吼。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支炭笔,脚下是用碎砖块画出的、充满狂野笔触和扭曲线条的涂鸦,与窗外那绝对精确的世界格格不入。
就在巴黎的抵抗力量如同风中残烛,即将被这无声的同化彻底淹没时,一阵微弱、却异常坚定的歌声,从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废墟中传了出来。
起初只是一个女声,清澈、空灵,带着一丝颤抖,却执拗地吟唱着一段古老的、并非颂歌或圣咏,而是流传于市井、带着些许忧伤与不羁的法国香颂。
是《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歌声响起的那一刻,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笼罩在圣母院广场上空的那片金色几何光晕,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细微的涟漪!光芒照射在歌唱者所在的区域,似乎出现了一瞬间的“失焦”和“犹豫”!
而那些正在广场上进行着机械清洁的人们,动作也出现了一刹那的凝滞,几个离得最近的人,空洞的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极微弱的、属于“人”的迷茫。
有效!
歌声,这种非逻辑的、充满情感与不规则美感的存在,能够干扰“净化序列”的绝对秩序力场!
“快!跟着唱!”老画家激动地对身边几个幸存的、尚未被同化的艺术家和学生喊道。
更多的人加入了歌唱。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个声音,带着恐惧和试探,但很快,歌声变得响亮、坚定起来。他们唱的不是战歌,不是进行曲,而是那些深植于法兰西血脉中的、关于爱、关于生活、关于遗憾与希望的歌曲。有的悠扬,有的欢快,有的悲怆,有的戏谑——充满了参差不齐的、鲜活的生命力。
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从藏身之处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光芒。他们开始跟着哼唱,甚至有人拿出了藏匿的简易乐器——一把破旧的小提琴,一支口琴,甚至只是敲击着身边的碎石块,加入了这即兴的、不完美的、却无比真实的“音乐会”。
歌声如同投入金色海洋的无数石子,激起越来越多的涟漪。那覆盖天穹的几何光晕开始出现不稳定的闪烁,其强行施加的“秩序”在局部区域出现了松动!一些被同化较浅的市民停下了清洁的动作,茫然地环顾西周,仿佛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惊醒。
天空银幕上,代表巴黎“艺术风格辨识度”和“个体行为差异化率”的百分比数字,那持续下跌的势头,终于第一次出现了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回升!
艺术风格辨识度:31.2% -> 31.3%
个体行为差异化率:19.8% -> 19.9%
数字的变化微乎其微,却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点燃了一颗火星!
万界投影中,关于巴黎频道的评论也出现了变化:
“哦?情感共鸣干扰逻辑场?有趣的扰动源。”
“非标准化的信息模式……确实对‘净化序列’的底层协议存在克制效应。”
“卑微,但有效。这个文明在艺术层面的冗余度,超出了初始评估。”
然而,“净化序列”显然不会坐视不理。
天空中的金色光晕中心,那最复杂的几何结构开始加速旋转,一股更加强大、更加冰冷的意志降临了。它似乎在重新计算,调整着“净化”的力度和方式。光芒变得更加凝聚,如同探照灯般,开始重点扫向那些歌声响起的区域,试图强行“修正”这不和谐的音符。
同时,那些被深度同化、眼神狂热的市民,也开始在无形指令下,朝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迈着整齐而压迫的步伐,缓缓逼近。
歌声与秩序的光辉,在这座光之城的废墟上,展开了另一场无形却同样激烈的拉锯战。
巴黎的圣歌,能否最终冲破那绝对秩序的牢笼?这场以艺术与情感为武器的抗争,又将为人类文明,带来怎样的启示与转机?
塞纳河水依旧沉默地流淌,倒映着天空中交战的光影与地面上不屈的歌声。人类的文明,在最感性的领域,迎来了最理性的挑战。
地球归位,文明考核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地球归位,文明考核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ZB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