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春江水暖

小说: 民心天平   作者:砚耕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民心天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春的暖阳融化了山巅的最后一点积雪,汇入日渐丰沛的清水河。河水裹挟着冰雪的清冽,沿着新修的引水渠和管道,奔腾着,欢唱着,流进了柳树沟,流进了小洼村,也流进了每一个曾经干渴的村庄。

通水那天,柳树沟和小洼村像过年一样。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新修的集中供水点前,水龙头锃亮,在阳光下闪着光。孩子们穿着虽然旧但洗得干净的衣服,围着水管跑来跑去,嬉笑声洒满了山坳。

当陈默和周为民一起,缓缓拧开那个巨大的闸阀,清澈的自来水“哗”地一声喷涌而出时,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老人们颤巍巍地用手捧着水,激动得热泪纵横;妇女们忙着用桶接水,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喜悦;孩子们则好奇地用手去接水花,溅得一身湿漉漉也毫不在意。

柳老根用一个大碗接了满满一碗水,双手捧着,走到陈默面前,声音哽咽:“陈省长,您尝尝,甜!真甜啊!我们小洼村的人,祖祖辈辈,第一次这么痛快地喝上这么干净、这么甜的水!”

陈默接过碗,喝了一口。水,带着山泉特有的甘洌,沁人心脾。这口水,比他喝过的任何琼浆玉液都更觉甜美。他看着柳老根和其他村民那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孩子们在水花中雀跃的身影,只觉得胸口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填满。肩上那道枪伤留下的隐痛,在这一刻似乎也彻底消散了。

“老哥,甜就好!以后啊,咱们不光要喝甜水,还要过甜日子!”陈默朗声说道。

几乎与清水同期,通往小洼村的硬化路也正式通车了。虽然不宽,但平整结实,像一条灰色的丝带,将深山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当天,县里安排的班车第一次开到了小洼村村口,几个胆大的老人和妇女,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第一次坐上了开往镇上的公交车。

水通了,路通了,希望也就通了。

陈默没有停留在通水通路的喜悦中,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是“输血”。要让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真正焕发生机,必须培养它们的“造血”能力。在“11·05”专案后续处理、肃清余毒的同时,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谋划石泉县,乃至全省类似地区的产业发展上。

他再次召集了张雅琴、周为民、杨学武以及农业、林业、商务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在柳树沟新修的村委会会议室里,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诸葛亮会”。

“各位,硬件瓶颈初步解决了,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咱们石泉,咱们这些大山,靠什么脱贫致富?靠什么留住人,甚至吸引人回来?”陈默开门见山,将问题抛了出来。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有人提议大规模种植经济林木,有人建议发展特色养殖,还有人提出利用山水资源搞乡村旅游。

农业厅的一位老专家推了推眼镜,谨慎地说:“陈省长,石泉山多地少,土壤贫瘠,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不现实。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高山茶叶、中药材,是个方向,但前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市场风险也不小。”

林业局的同志补充道:“发展养殖业,也要考虑环保承载力和疫病防治问题。乡村旅游确实是热点,但咱们这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景点分散,缺乏特色和知名度,短期内难成气候。”

问题一个个被摆上台面,现实而尖锐。陈默认真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他注意到,周为民和几个本地干部欲言又止。

“周书记,你们是父母官,最了解本地情况,有什么想法,大胆说。”陈默点名。

周为民清了清嗓子,说道:“陈省长,各位领导,我们石泉,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我们有种老品种的玉米,口感特别好,磨成玉米碴子煮粥,又香又糯,以前老一辈人都说这是‘救命粮’。还有些野生的菌子、山野菜,品质都很好。就是……就是量少,卖不上价,也运不出去。”

“哦?老品种玉米?野生产品?”陈默来了兴趣,“品质好,就是我们的优势!量少可以想办法扩大种植、规范采摘;卖不上价,是因为没有品牌,没有深加工;运不出去,现在路通了,物流就可以想办法解决!”

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点。“我们不能总想着引进外面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有时候,民心天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民心天平最新章节随便看!身边的、传统的、原生态的,反而是最大的卖点!现在城市里的人,就讲究个绿色、健康、有特色!”

他立刻部署:“农业厅、林业局,立刻组织专家,对石泉的这种老品种玉米和主要的野生菌、山野菜进行品质鉴定和市场前景评估。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帮忙研究品牌注册、包装设计和市场推广。扶贫办牵头,研究如何组织合作社,发动群众参与,形成规模。”

一场围绕“土特产”做文章的产业扶贫战役,悄然打响。陈默亲自为这个潜在的玉米品种取名“石泉金碴”,并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提纯复壮和技术指导。对于山货,则提出了“限量采摘、品质溯源、统一品牌”的发展思路。

就在石泉的产业规划初见雏形时,陈默接到了张启明的电话。张启明在江州钢厂改制成功后,功成身退,选择了提前退休。但他闲不下来,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成立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专门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对接资源和市场。

“陈默,听说你在石泉搞产业扶贫?有什么好项目,别忘了老哥我啊!”张启明笑声爽朗。

陈默心中一动,立刻将“石泉金碴”和山货项目的情况跟张启明介绍了一番。“张主任,您经验丰富,门路广,要是能帮我们牵线搭桥,联系一些靠谱的食品加工企业或者销售渠道,那就太好了!”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张启明一口答应,“我就喜欢搞这种实实在在、惠及老百姓的事情!”

有了张启明这个“外援”的加入,石泉的产业之路仿佛插上了翅膀。他很快联系了几家省内知名的粮油食品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负责人,组织他们到石泉实地考察。

考察团来到柳树沟,看到了清澈的引水工程,走上了新修的硬化路,品尝了用“石泉金碴”熬煮的玉米粥和当地烹饪的野生菌。那原始质朴的风味、绿色无污染的标签,打动了这些见多识广的商人们。

一家大型超市的采购经理当场表示:“这种有故事、有特色、品质好的农产品,正是我们高端超市需要的!只要能量产并保证质量,我们可以签订长期采购合同!”

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则看中了深加工的潜力:“‘石泉金碴’可以做高端粗粮食品,野生菌可以开发成即食产品或者调味酱,市场前景很好!我们可以考虑在这里投资建一个初加工厂!”

希望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和雨露,便迅速生根发芽。在陈默的推动和张启明的牵线下,石泉县很快成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与超市和加工企业签订了产销协议。县里利用部分扶贫资金,扶持建设了几个标准化的加工车间,并组织了对村民的种植、采摘和初步加工技术培训。

柳老根和小洼村的村民们,第一次发现,祖祖辈辈赖以糊口的“土疙瘩”和山里的“野货”,竟然真的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他们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不用过多动员,便自发地精心照料着那些老品种玉米,规范地采摘山货。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对路,民心所向,发展的活力便开始涌动。石泉县这个曾经的“贫困硬骨头”,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蜕变。新修的村道上,偶尔能看到外地牌照的货车来往;村里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打电话回家,询问家里的情况,流露出想回来的意向。

陈默站在柳树沟新建的蓄水池旁,看着一池碧波荡漾的清水,又望向远处山上开始泛绿的梯田和忙碌的村民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石泉的脱贫之路还很长,产业发展也才刚刚起步,未来还会遇到市场波动、技术瓶颈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坚冰己经打破,航道己经开通。他坚信,只要方向对了,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他掏出手机,给张启明发了一条信息:“张主任,春江水暖,石泉生金。感谢援手,盼常来看看。”

很快,张启明回复:“心系桑梓,乐见其成。路还长,共勉之。”

春风拂过山岗,带来了泥土和新生植物的芬芳。陈默深吸一口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的目光越过石泉的群山,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全省还有多少个“石泉”在等待?他的征程,还在继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民心天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