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星火燎原

小说: 民心天平   作者:砚耕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民心天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砚耕客”推荐阅读《民心天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石泉县的蜕变,如同山涧悄然融化的雪水,起初细弱,继而汇聚成溪,最终展现出奔流的势头。“石泉金碴”和特色山货,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背后动人的脱贫故事,在张启明牵线搭桥和省、市宣传部门的助推下,迅速打开了市场,甚至成为了省内高端农产品的一个小有名气的品牌。柳树沟、小洼村等首批试点村的村民,账户上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分红,他们的笑容比以前更加灿烂,眼神中也重新燃起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希望。

陈默没有让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在石泉县主持召开了一次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他将柳树沟的经验,系统地总结为“石泉模式”——即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水、路)为先导,以挖掘培育本土特色产业为核心,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为路径的精准扶贫模式。

会上,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带着来自全省其他贫困县的书记县长们,重走柳树沟的通水之路,参观新修的产业加工车间,与柳老根等村民面对面交流,让事实说话,让群众发声。

看着柳树沟翻天覆地的变化,听着村民们朴实话语中蕴含的感激和干劲,许多来自同样艰苦地区的干部深受触动,也倍感压力。会议期间,陈默的宿舍门庭若市,许多干部带着本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前来取经,也希望能争取到省里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陈因默来者不拒,耐心倾听,细致分析。他意识到,“石泉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和激发内生动力,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他要求省扶贫办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分赴各地,帮助当地梳理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定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方案。

“星火燎原”计划,在他的推动下正式启动。省里集中资金和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像石泉这样的深度贫困县,打造脱贫样板,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提升。

然而,树大招风。石泉的成功和陈默日益上升的声望,也引来了一些不同的目光和议论。

一场在省委召开的经济发展专题会议上,当陈默汇报完脱贫攻坚进展和“星火燎原”计划后,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一位分管工业的副省长率先发言:“陈默同志在扶贫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石泉的经验也值得借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扶贫投入巨大,短期内对GDP和财政税收的拉动有限。我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也明确了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我们的资源和精力,是否应该更侧重于这些能快速提升全省经济竞争力的领域?扶贫工作很重要,但也不能顾此失彼嘛。”

另一位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委书记也委婉地附和:“是啊,陈省长。我们市这几年为了完成扶贫对口帮扶任务,财政压力很大,也挤占了我们自身发展的一些资源。现在全省都要搞‘星火燎原’,这会不会形成新的‘大锅饭’,让先进地区背上更重的包袱,影响全省发展的整体效率?”

这些议论,看似站在全省发展大局的角度,实则代表了某种长期存在的思维定式——重经济增长轻民生改善,重效率轻公平,甚至将扶贫视为单纯的“负担”和“成本”。

陈默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即反驳。他知道,这种观念在某些干部心中根深蒂固,不是靠一两次汇报就能扭转的。

等到众人发言告一段落,他才平静地开口:“刚才几位同志的意见,我都认真听了。发展高端产业、提升经济竞争力,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他环视会场,目光沉稳而有力:“第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无法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同胞,这样的发展是否完整?是否可持续?”

“第二,贫困地区真的只是‘负担’吗?石泉的实践告诉我们,贫困地区往往蕴藏着未被发掘的特色资源、生态优势和劳动力潜力。一旦找准路径,激发活力,它们同样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石泉金碴’带来的不仅是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带动了食品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形成了一个小的产业链。这难道不是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吗?”

“第三,关于效率和公平。我们追求的效率,应该是包含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率。短期内,扶贫投入可能拉低一些GDP增速的数字,但长远看,消除贫困、缩小差距,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稳定和公平,何谈持续的高效发展?”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同志们,我们常讲‘不忘初心’。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份幸福和复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地区!脱贫攻坚,就是当下践行初心使命最首接、最现实的体现。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没有任何退路!”

会场一片寂静。陈默的话,没有高亢的口号,却句句敲在人心上,尤其是那句“不忘初心”,让许多干部陷入了沉思。

省委书记赵长河最后总结道:“陈默同志说得很好!脱贫攻坚是庄严的政治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发展与扶贫,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星火燎原’计划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省里会在资金、政策上继续给予重点保障。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高层定调,暂时压下了不同的声音。但陈默知道,思想上的坚冰并非一次会议就能融化。要将“星火燎原”真正推行下去,让扶贫工作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也需要用更多像石泉一样成功的实践来证明。

他更加忙碌了。除了处理日常政务,他频繁地深入其他贫困县调研,指导各地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他也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阐述他的发展观、扶贫观,试图凝聚更广泛的共识。

同时,他指示张雅琴,在推广“石泉模式”时,要特别注意风险的防控和经验的提炼。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避免一哄而上,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更要防止“堆盆景”、搞形式主义,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扶贫产业都能真正扎根生长。

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地方急于求成,引进的项目水土不服;有的地方群众动员不充分,“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有的地方则遇到了市场波动,产品销路出现问题。陈默和他的团队如同救火队员,西处奔波,协调资源,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陈默显得越发沉稳和练达。他不再像刚上任时那样事必躬亲,而是更注重建机制、把方向、用干部。他充分授权张雅琴、周为民等一线干部,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也要求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一天深夜,陈默在办公室梳理各地报上来的“星火燎原”项目进展报告,秘书小唐送来一封厚厚的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字迹工整而有力。

陈默拆开信,里面是一封长信和几张照片。信是一位在石泉县支教多年的老教师写的,他详细描述了通水通路后,村里孩子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学校入学率的提升,以及村民们对未来的信心。信中写道:“……陈省长,我在这山里教了三十年书,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到希望离孩子们如此之近。您带来的不仅是水,是路,是产业,更是照亮他们未来的一束光……”

照片上,是孩子们在新建的篮球场上奔跑的笑脸,是村民们在新加工的车间里忙碌的身影,是昔日荒芜的山坡上开始泛起的绿色。

看着信和照片,陈默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压力、乃至遭遇的威胁和非议,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他走到窗前,望着省城璀璨的灯火。这万家灯火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他,愿意做那个点亮星火、守护希望的人。他知道,星火己然点燃,尽管前路仍有风雨,但燎原之势,己不可阻挡。他的目光穿越夜空,坚定而执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民心天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WZL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