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新帝夜诏
在上任的马车上,郑怀远靠在车厢内,闭目回想着两个时辰前在东宫的那场足以改变命运的密谈。
当时他被赵虎秘密带入东宫,穿过三道由禁军把守的宫门,最后停在一处悬着"养正斋"匾额的殿阁前。这里不似养心殿那般富丽堂皇,青砖素瓦,廊下只悬着几盏白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萧景琰坐在一张紫檀木书案后,身着素白孝服,腰间系着玄色丝绦。他未戴冠冕,只用一根白玉簪束发,面容清癯,眼窝深陷,分明是连日守灵导致的憔悴。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淬炼过的寒星。
"郑卿看朕这东宫,比之养心殿如何?"新帝开口,声音平稳,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
郑怀远垂首:"臣不敢妄议。"
"是不敢,还是不愿?"萧景琰轻轻放下手中的朱笔,"朕记得你在永安时,可是连赵员外家的金丝楠木梁柱都敢丈量。"
郑怀远心头一凛,这才明白新帝对他的了解,远比他想象的更深。
"朕今夜召你来,是要你去做一把刀。"萧景琰从案后起身,孝服在烛光下泛着素白的光晕,"一把能斩断江南乱局的利刃。"
他走到一幅巨大的漕运图前,指尖划过蜿蜒的运河:"二弟在江南经营十年,漕运、盐政、税关,皆在他的掌控之中。满朝文武,或多或少都与他有利益往来。唯有你..."
新帝转身,目光如实质般落在郑怀远身上:"你这个凭空出现的永安县令,与各方势力都无瓜葛。这才是朕破格用你的原因。"
郑怀远注意到,新帝说话时习惯用指尖轻叩桌面,节奏平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老成。这种不经意间流露的威仪,比龙袍冠冕更能彰显帝王气度。
"朕给你一年时间。"萧景琰从架上取下一柄古剑。剑鞘是普通的鲨鱼皮制成,唯有剑格处嵌着一枚暗沉的血玉。"此剑名'破云',是太祖征北时的佩剑。见剑如见朕,可先斩后奏。"
郑怀远双手接过,发现剑身比想象中更沉。这柄看似朴素的长剑,却代表着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
"臣需要三样东西。"郑怀远抬头,首视新帝,"专断之权,自辟僚属之权,还有...水师调遣之权。"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赏:"前两样朕准了。水师...你需要多少?"
"不少于三十艘战船,但要分散调遣,以免打草惊蛇。"
新帝走回书案,提笔疾书:"朕会令福建、两广水师以巡防之名,分批进入长江。但你记住..."他放下笔,目光锐利,"这三万水师是朕能给你的全部助力。若事败,朕不会承认下过这道旨意。"
郑怀远心中雪亮。这就是帝王心术——既要用他这把刀,又要留足退路。
"臣还有一问。"郑怀远深吸一口气,"若遇宗室亲王阻挠..."
"朕说了,先斩后奏。"萧景琰语气平淡,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便是朕的叔伯兄弟,若敢通敌叛国,也照斩不误。"
离开东宫时,新帝最后说了一句:"郑卿,莫要让朕失望。"
这句话很轻,却比破云剑更沉。
...
马车忽然停下,赵虎在外低声道:"大人,到杨府了。"
郑怀远从回忆中惊醒,将破云剑用布包裹妥当。下车时,他瞥见街角有几个黑影一闪而过——自东宫出来,这些人就一首尾随。
杨府书房里,周延瑾正在焦急踱步。见郑怀远安然归来,这才松了口气:"如何?"
"比想象中更棘手。"郑怀远将破云剑置于案上,"新帝要的不仅是漕运清明,更是要借此事彻底清除二皇子在江南的势力。"
周延瑾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是要掀起大狱啊!"
"所以新帝才要借我这个外来人之手。"郑怀远苦笑,"满朝文武都在江南有利益牵扯,唯有我这个凭空冒出来的知府,与各方都无瓜葛。"
窗外传来鸡鸣,天将破晓。郑怀远铺开江南地图,手指沿着运河脉络划过:"二皇子这三万私兵,就分散在这些漕运枢纽。若我们贸然动手,恐怕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新帝给了多少时间?"
"一年。"郑怀远轻抚破云剑,"但要剪除这三万私兵,必须先断其粮饷。漕运,就是他们的命脉。"
周延瑾沉默片刻,忽然道:"你可知道,为何新帝如此着急?"
郑怀远摇头。
"北疆不稳,瓦剌部蠢蠢欲动。若不能在开春前稳定江南,新帝就要面临内外交困。"周延瑾压低声音,"这才是破格用你的真正原因。"
郑怀远恍然大悟。原来他不仅是新帝肃清内部的利刃,更是稳定后方的关键棋子。
"我这就去联络江南的旧部。"周延瑾起身,"你在明,我在暗。务必在二皇子察觉前,布好这张网。"
送走周延瑾,郑怀远独自在书房沉思。他想起现代时参与过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与眼下情形何其相似——都要先摸底、布网,等待最佳收网时机。
不同的是,这次他要面对的,是拥有三万私兵的皇子。
"大人。"赵虎悄无声息地出现,"跟踪的人己经处理了,是二皇子府的暗卫。"
郑怀远点头。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是你死我活。
三日后,新帝登基大典如期举行。郑怀远站在文武百官中,看着萧景琰身着十二章纹衮服,一步步走上丹陛。那一刻的新帝,与那夜在东宫素服相见时判若两人,唯有眼神中的坚毅如出一辙。
大典结束后,任命郑怀远为漕运总督的圣旨当庭宣读。朝臣们的目光各异,有震惊,有嫉妒,更有二皇子党羽毫不掩饰的敌意。
破云剑在行囊中发出轻微的嗡鸣,仿佛感应到了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郑怀远知道,他不仅要整顿漕运,更要在这江南之地,打响捍卫新政的第一枪。而那位深居宫中的年轻帝王,正在用他看似单薄却坚不可摧的意志,支撑着这场关乎国运的较量。
(马蹄踏碎残雪)
远方的运河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如同一条等待苏醒的巨龙。郑怀远轻抚剑柄,那夜新帝将剑交给他时说的话犹在耳畔:"朕要的,是一个清平的江南。"
汉堡沐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Z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