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将计就计
漕运御史周延瑾的官船在永安码头靠岸时,排场极为铺张。十二名随从前呼后拥,抬着的箱笼都用锦缎覆盖,周御史本人身着簇新的绯色官袍,腰间玉带镶嵌着明珠,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赵员外带着众乡绅跪迎,眼角余光却瞥见郑怀远独自站在人群后方,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官袍,与这盛大场面格格不入。
"下官永安县令郑怀远,恭迎御史大人。"郑怀远上前行礼,姿态恭谨却透着几分疏离。
周延瑾漫不经心地摆手,目光在码头上逡巡:"听闻郑县令近日在县中大兴土木?"
"不过修缮水利,分内之事。"郑怀远垂首应答,语气平淡。
当日下午,赵员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县衙后堂。
"县尊大人,"赵员外笑容可掬地命随从抬上一个木箱,"听闻大人为造新式量船,耗费不少私财。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聊表支持。"
箱盖开启,里面整齐码放着白银千两。郑怀远目光在银两上停留片刻,忽然笑道:"赵员外这是何意?"
"只是聊表心意。"赵员外压低声音,"漕运验粮一事,还望大人行个方便。周御史那边,下官自会打点。"
郑怀远慢条斯理地合上箱盖:"员外应当知道,本官向来秉公办事。"
"那是自然。"赵员外又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玉璧,"这是前朝古玉,据说能辟邪镇宅。大人为民操劳,正该有此物护身。"
郑怀远把玩着玉璧,忽然问道:"员外可知道新造量船的妙处?"
赵员外一愣:"愿闻其详。"
"此船设有特殊机关,能精确计量。"郑怀远意味深长地说,"不过...机关巧妙,全在操作之人。"
赵员外顿时会意:"下官明白了。验粮之时,还望大人多多费心。"
入夜时分,赵员外又秘密拜访周延瑾下榻的别院。
"御史大人远道而来,下官特备薄礼,以表敬意。"赵员外命人抬上两个沉甸甸的木箱。
箱中金银珠宝在烛光下流光溢彩。周延瑾把玩着一枚夜明珠,笑道:"赵员外太客气了。"
"应该的。"赵员外凑近低语,"郑县令那边,下官己经打点妥当。只是此人迂腐,恐怕..."
周延瑾会意:"本官明白。明日验粮,本官自有主张。"
赵员外又奉上一个锦盒:"这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摹本,虽非真迹,也是唐代高手所临。"
周延瑾展开字帖,眼中闪过惊艳:"员外果然雅人。不过..."他忽然合上字帖,"郑县令那边,你可有把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走一遭人生路"千两白银,一对玉璧,想必足以打动。"赵员外自信满满。
"不够。"周延瑾摇头,"本官观此人,非寻常利诱可动。"
"那大人的意思是?"
周延瑾微微一笑:"明日验粮,见机行事。"
次日清晨,码头上气氛凝重。郑怀远带着新造的量船出现时,赵员外立即迎上前去:"郑县令,今日验粮,还望多多关照。"
郑怀远面无表情:"本官自会秉公办理。"
验粮开始后,郑怀远严格按章办事,多次要求重新计量。赵员外忍无可忍:"郑县令这是故意刁难!"
"本官按规程办事。"郑怀远不为所动。
这时周延瑾姗姗来迟,官袍略显凌乱,似乎昨夜纵酒未醒。他随意扫了眼量船:"开始验粮吧。"
验粮过程中,郑怀远突然指出一处计量不准。赵员外急忙看向周延瑾,却见周延瑾醉眼朦胧地把玩着玉佩,似乎对眼前争执毫不在意。
"周大人,"赵员外忍不住开口,"郑县令未免太过较真..."
"较真好!"周延瑾突然拍案,"为官就该较真!"话锋一转,"不过...郑县令这新式量船,确实繁琐。"
赵员外喜形于色,却听周延瑾又道:"只是这旧制量具,也该校验才是。"说着命随从取来标准量具。
校验结果令人震惊——旧制量具竟全部被动过手脚!
"这...这定是有人陷害!"赵员外慌忙看向周延瑾。
周延瑾醉眼朦胧:"赵员外,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定是郑怀远!"赵员外气急败坏,"他昨日还收受在下贿赂!"
郑怀远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御史大人,这是赵员外历年行贿记录,其中详细记载了每次行贿的时间、金额和对象..."
"你血口喷人!"赵员外脸色惨白。
周延瑾忽然拍案而起,醉态全无:"来人!将赵员外拿下!"转身对郑怀远微微一笑,"郑县令,这出戏可还精彩?"
原来这一切都是周延瑾与郑怀远设的局。周延瑾假意收受贿赂,郑怀远故作清廉迂腐,都是为了引蛇出洞。
当夜,两位官员在县衙后院举杯对酌。
"周大人这贪官演得,连下官都险些信了。"郑怀远感叹。
"郑县令这清官装得,也让本官佩服。"周延瑾举杯,"接下来,该清理更大的鱼了。"
码头上,那艘特制的量船静静停泊。而一场席卷整个漕运系统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赵员外送出的那些金银珠宝,此刻都己成为铁证,静静地躺在御史的行囊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WZ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