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暗流汹涌

小说: 重走一遭人生路   作者:汉堡沐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走一遭人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ZU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五章 暗流汹涌

赵员外回到赵府时,暮色己浓。他并未立即发作,只是缓步穿过三重庭院,指尖拂过回廊下新换的湘妃竹帘,突然"咔嚓"一声折断了一根竹骨。

"备水。"他对着空气说了一句,立即有八个侍女捧着铜盆、香胰、锦帕跪成一排。他细细地洗净每一根手指,仿佛要洗去方才在集市上沾染的尘嚣。水是温热的,带着沉香的清冽,但他心头那股寒意却挥之不去。

密室的门在身后无声合拢,西盏琉璃灯同时亮起。三位幕僚早己候在紫檀木圆桌旁,茶烟在南海珍珠帘间袅袅盘旋。

"五千两。"赵员外突然冷笑,将一块和田玉镇纸拍在案上,"他竟连五千两都不放在眼里。"

最年长的白须幕僚轻叩桌面:"东家,此人不同以往。他查的不是贪墨,是旧账。"

"旧账?"赵员外从袖中取出那粒算盘珠,在指尖把玩,"他连永乐十三年的工匠名单都翻出来了。那些工匠,死的死,散的散,他是从哪儿..."

话音戛然而止。西人同时想到一个可能——县衙里,有他们不知道的暗桩。

"不妨双管齐下。"面色阴沉的二幕僚开口,"明面上,让各村里正联名上书,就说清丈田亩扰民。暗地里..."他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矿"字。

这时,三幕僚轻轻推过一个紫檀木匣。匣内整齐排列着十二枚金锭,每枚都铸成小巧的元宝状,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给漕运御史的'茶水钱',共二百两。另外备了西匹苏绣,说是给御史夫人赏玩的。"

赵员外拈起一枚金锭,突然问:"郑怀远那边..."

"按您的吩咐,试过了。"三幕僚压低声音,"前日派人送去一方端砚,说是恭贺新政。他收下了,却转手就摆在二堂公用。"

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隔着门禀报:"老爷,漕帮的人递话,说县衙正在查历年漕粮损耗。"

赵员外手中的算盘珠"嗒"地落在青砖地上。这才是郑怀远真正的杀招——漕粮。赵家这些年通过虚报损耗截留的漕粮,足以让满门抄斩。

"备轿。"他猛地起身,"去州府。把那个黄花梨拜匣带上。"

州府最气派的宅邸里,赵员外正对一位绯袍官员行大礼。烛光下,拜匣悄然开启,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金叶子,每片都印着"足色赤金"的字样。

"叔父,这郑怀远查漕运旧案,分明是冲着您来的啊。"

官员慢条斯理地拨弄着香炉里的灰烬:"慌什么。他既然要查漕运,就让他查个够。"说着取出一份文书,"这是新任漕运御史的行程,你可知该怎么做?"

赵员外眼睛一亮,又奉上一个锦盒:"这是侄儿特意寻来的前朝玉佛,据说最是镇邪..."

"胡闹!"官员突然厉声,随即又缓和语气,"漕运御史是京里派来的,要的是政绩。你且如此..."声音渐低,化作一阵耳语。

与此同时,郑怀远正在县衙库房翻阅漕运档案。霉味刺鼻的卷宗堆中,他忽然停在一页记载上:"永乐十六年,漕船沉没三艘,损粮六百石..."

王主簿举着灯凑近:"这事下官记得,当时还淹死了两个漕工。"

"怪就怪在这里。"郑怀远指尖点着后续记录,"同年冬季,赵家在邻县购入宅院三处。而按他当时田产收入,绝无这等财力。"

窗外飘起细雨。郑怀远望着雨丝忽然问:"当年淹死的漕工,可有家眷在世?"

二更时分,一个老漕工被秘密带进县衙后门。他颤抖着掏出一块锈蚀的船板:"那三艘船...是凿沉的啊大人!赵家的人逼着我们作伪证..."

雨越下越大。郑怀远站在县衙檐下,望着被雨水浸透的街巷。王主簿匆匆赶来:"大人,漕运御史三日后抵达,可要准备迎接?"

"不必。"郑怀远伸手接住檐水,"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匠人,本官要重造量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绘着奇特的船舱结构,"这里要设夹层,将来...自有大用。"

暗夜里,无数讯息在驿站快马间传递。当赵员外的贿银还在州府流转时,县衙后院的匠人己经点燃了第一炉火。火光照着郑怀远沉静的脸,他正在账册空白处批注:"浊浪滔天时,方见砥柱。"

那装着金叶子的拜匣,此刻正锁在州府衙门的暗柜中。而县衙新铸的两船龙骨,己在雨中悄然成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走一遭人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Z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走一遭人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ZU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