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斌教授的课题组不大,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徐川和苏梦婷之间那种超越普通同学、甚至超越一般合作者的默契与亲近感,很快就被敏锐的同门师兄师姐们察觉了。虽然两人都没有刻意公开宣布什么,但那种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讨论问题时自然流露的信任与欣赏,以及偶尔在图书馆自习后并肩离开的身影,都让这段关系在课题组内成为了半公开的秘密。大家对此都抱以善意的微笑和祝福,毕竟,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能走到一起,在学术道路上相互扶持,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于是,他们的日常模式悄然固定了下来。南大鼓楼校区图书馆那个靠窗的、安静的位置,几乎成了他们的专属“领地”。每天,只要没有课程或特别的安排,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在那里出现。
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并排摆放的两张深色木质长桌上,光斑随着时间缓慢移动。桌面上,摊开着截然不同却又内在关联的文献。
徐川的面前,堆叠着解析数论相关的厚重专著和最新预印本——哈代的《数论导引》、维诺格拉多夫的方法、以及关于黎曼zeta函数零点分布和朗兰兹纲领前沿进展的论文。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关于素数分布、L函数和模形式的推演公式,字迹清晰而有力,偶尔还会画上一些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连接不同数学概念的思维导图。他的神情专注,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与数学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中。
而在他的对面,苏梦婷则专注于她的硕士课题核心——谱几何与分形分析。她面前是格罗滕迪克EGA的相关章节、关于拉普拉斯算子特征值渐近性的专著、以及各种涉及分形集上测度与积分理论的文献。她的书桌上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记着重点和待解决的问题,草稿纸上的推导过程工整细致,透露出她严谨的学术风格。
他们并不总是交谈。大部分时间,阅览室里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但这种沉默并非隔阂,而是一种充实的、并肩前行的宁静。偶尔,徐川会从艰深的数论推导中抬起头,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对面的苏梦婷身上。
她会因为攻克了一个难点而微微扬起嘴角,那清冷的侧脸线条瞬间变得柔和;也会因为遇到瓶颈而轻蹙眉头,无意识地用笔尾轻轻敲着桌面,流露出一种专注思考时特有的、惹人怜爱的倔强。每当这时,徐川的嘴角也会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有时,苏梦婷也会恰好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相遇,不需要言语,只是一个简单的对视,一抹心照不宣的微笑,便足以驱散长时间脑力劳动带来的疲惫,重新注入安静的能量。
当然,他们之间最多的交流,依然是关于数学。当其中一人在某个问题上卡壳,或者有了新的灵感时,会轻轻敲一下桌面,吸引对方的注意。然后,便是压低声音的、高效的讨论。
“梦婷,你看这个关于素数定理余项的新估计方法,它用到的复积分技巧,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之前讨论的谱投影算子的范数估计?”徐川可能会指着论文上的一段推导问道。
苏梦婷会凑过来仔细看一会儿,点点头:“思路是有点像,都是通过控制积分路径来获取渐近信息。不过这里处理的是离散的素数序列,而我们处理的是连续的谱,边界条件的影响会更复杂一些……”她会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简单画个示意图,清晰地指出异同。
反过来,当苏梦婷在构造某个特殊的分形边界模型,需要验证其某种几何不变性时,她也会求助于徐川:“徐川,你帮我看看,这个自相似迭代过程中,这个豪斯多夫维数的计算,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是不是某个缩放比的乘积我考虑漏了?”
徐川会接过草稿纸,快速扫描一遍,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数学之神 他那强大的数学首觉和扎实的几何功底往往能迅速定位问题所在:“这里,第三个迭代的压缩比是λ3,但你计算自相似测度时,对应的权重应该是(λ3)^s,s是维数,你这里指数好像代错了。”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在这种高频度的、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中,苏梦婷身上那层用于应对外界的高冷外壳,在徐川面前自然而然地消融了。她不再是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冷学姐”,而是一个聪慧、专注、有着自己学术追求,也会遇到困难、需要交流和帮助的同行者,一个鲜活而迷人的伴侣。她开始习惯在思考时下意识地看向徐川,寻求他的意见;也会在取得一点小进展时,第一时间与他分享喜悦,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依赖和信任,让徐川感到无比的心安与满足。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之间在学术思维上的默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很多时候,一方刚开了个头,另一方就能立刻接上后续的思路,甚至能预判到对方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想要采取的解决路径。这种“思维同频”的感觉,仿佛两人共享着一个大脑,极大地提升了解题和探索的效率。这种深度智力共鸣带来的愉悦感,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浪漫都难以替代的。
每当这种时刻,徐川看着身边这个认真演算、眼神清澈专注的未来数学家,心中都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骄傲、幸福和一丝丝梦幻感的情绪。他偶尔会在内心欢呼:
“妈呀!我的天呐!这可是苏梦婷啊!未来将要证明霍奇猜想、震动整个数学界的代数几何女王!现在……就这样成了我的女朋友,我的学术伙伴,我未来可能的……咳,‘准老婆’?” 这种念头让他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一种“我无敌了啊”的窃喜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前世的遗憾,似乎在今生以这样一种完美的方式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然而,这种如同置身学术天堂的幸福感,总会在一天结束时,被拉回到“人间烟火”之中。当他结束与苏梦婷在图书馆的二人世界,回到宿舍时,另一个“艰巨”的任务正等待着他——给室友卢天瑞补习《高等代数》。
推开宿舍门,经常能看到卢天瑞对着课本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的场景。
“川神!你终于回来了!快救救我!这个线性映射的核与像的关系,我怎么也搞不明白!还有这若尔当标准形,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为啥要搞这么复杂?”卢天瑞一见到徐川,就像看到了救星,扑过来诉苦。
徐川看着卢天瑞那圆圆的脸上写满了“代数苦手”的痛苦,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只能放下书包,像个尽职尽责的家庭教师一样,开始他每天的“第二份工作”——给这位在分析学上颇有灵性,却在代数的海洋里拼命扑腾的兄弟“扫盲”。
“卢胖子,你看,核就是那些被映射变成零向量的家伙们组成的集合,像就是所有可能被映射出来的向量组成的集合……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徐川不得不再次动用他所有的耐心和比喻能力,试图将抽象的代数概念翻译成卢天瑞能够理解的“分析语言”或首观图像。
这个过程,往往比他在图书馆研究黎曼猜想还要耗费心神。但看着卢天瑞从一脸茫然到似懂非懂,最后偶尔灵光一闪大喊“我好像明白了!”的样子,徐川也觉得有种别样的成就感。这让他意识到,学术之路不仅有巅峰的璀璨,也有普及与传承的责任和乐趣。
就这样,徐川的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中切换:一边是与灵魂伴侣苏梦婷在数学星空下的默契同行,享受着智力碰撞与情感交融的双重甜蜜;另一边则是与好兄弟卢天瑞在代数基础概念里的“搏斗”,体验着教学相长和友情的温暖。这种充实而平衡的状态,让他深深感受到,这一世的重生,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重新启航,更是情感与生活的圆满补全。图书馆的二人世界,和宿舍里的补课时光,共同构成了他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充满阳光的日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