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悠长的汽笛声,将徐川和苏梦婷带回了阔别半年的西江省小城。与金陵的学术氛围和都市气息不同,这座小城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缓慢节奏和浓厚的人情味。冬日里,空气清冷而,街道两旁光秃的梧桐树枝桠伸向灰白的天空,偶尔有鞭炮声从巷弄深处传来,提醒着人们年关将近。
将苏梦婷送到她家所在的小区门口,两人在寒风中简短告别,约定年后相聚。徐川拖着行李箱,走过熟悉的青石板路,拐进一条老旧的巷子。推开那扇漆色斑驳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饭菜香和淡淡霉味的、独属于“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川回来啦!”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里迎出来,脸上洋溢着温暖而纯粹的笑容,接过他的行李,上下打量着,“瘦了,是不是在学校没吃好?”父亲则从书房探出头,推了推老花镜,语气沉稳却难掩关切:“回来了就好,路上顺利吧?”
家的温暖,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外面的寒意。晚饭桌上,摆满了徐川从小爱吃的家常菜。父母絮絮叨叨地问着大学生活,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叮嘱他不要太累。徐川耐心地回答着,分享着校园里的趣事,当然,那些关于顶刊论文、菲尔兹奖得主审稿、斐波那契猜想证明的惊心动魄,被他轻描淡写地略过,只说是学业顺利,和同学老师相处融洽。他享受着这份平凡而真实的亲情,这是他在前世孤身攀登学术巅峰时,常常怀念却不可得的珍宝。
饭后,徐川回到自己二楼那间朝南的小房间。房间依旧保持着高中时的模样,书架上塞满了各种竞赛辅导书和旧课本,墙上还贴着几张泛黄的世界地图和科学家画像。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斜斜的光斑,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宁静而安详。
他打算整理一下书桌,将带回来的书籍和资料归置好。当他拉开书桌最底层那个带锁的抽屉时(钥匙还挂在熟悉的老地方),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棱角分明的物体。那是一个深蓝色布面、封面没有任何字迹的旧笔记本。
徐川的心跳,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一种强烈的、近乎预感的熟悉感涌上心头。他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个笔记本,封面的布料己经有些磨损,边角微微起毛。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打开了它。
扉页上,是用他极其熟悉、却又恍如隔世的笔迹写下的一行字:
“时空离散性假说与统一场论的可能路径 – 私人笔记,2041.秋”
2041年秋!正是他前世遭遇空难前不到一年的时间!
徐川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飞快地翻动着纸页。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图表、思想实验的构思,以及大量关于如何将广义相对论的连续时空观与量子力学的离散性相结合的大胆猜想。有对普朗克尺度下时空可能存在的“原子”结构的推演,有尝试构建非对易几何模型的草图,有对超弦理论中额外维紧化机制的新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关于高能粒子对撞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离标准模型预言的异常信号的分析笔记……字里行间,充满了探索未知领域时的兴奋、困惑、以及那种属于顶尖物理学家独有的、试图窥见宇宙最深层奥秘的野心与执着。
这正是他前世殚精竭虑、倾注了最后心血的研究方向!那本应该在空难中随他一同湮灭的笔记本!
它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在他少年时代的储物箱里?是重生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关联?还是某种超越理解的时空错位?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汹涌而来的、复杂难言的情感。百感交集。有对前世奋斗岁月的深切怀念,有对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有对命运无常的唏嘘感叹,更有一种跨越了生死与时空界限的、奇妙的连接感。这本笔记本,像一座桥梁,连通了他的两世记忆,将他最深层的学术灵魂,与他此刻年轻的身体和全新的环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着略微粗糙的纸页,仿佛能感受到前世那个自己在灯下奋笔疾书时的体温和心跳。那些曾经让他痴迷、让他困惑、让他夜不能寐的宇宙谜题,此刻再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空是连续的吗?物质最基本的构成是什么?引力与量子力能否真正统一?这些终极之间,曾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窗外,是熟悉的故乡冬景。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邻居家电视机的声响隐约可闻,炊烟在低矮的屋顶上袅袅升起。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充满烟火气。而窗内,他手中捧着的,却是来自另一个时空、另一个“自己”的、关乎宇宙本源的宏大思考。
两世的记忆与梦想,在此刻交织、碰撞。前世的终点,戏剧性地成为了今生的起点之一。那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让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沉思。
重生以来,他选择了数学,沉浸在数论的纯粹与谱几何的优美之中,收获了爱情与学术上的初步成功,几乎要将前世的物理梦想暂时搁置。但这本笔记本的出现,像一声来自遥远星系的呼唤,提醒着他勿忘来时路,勿忘那片同样浩瀚、同样充满挑战的物理星空。
“数论为舟,物理为帆。”他曾经在笔记本上写下过这样的话。此刻,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数学,是他探索真理的坚实工具和语言;而物理,那种对物质世界运行规律的好奇与首觉,是他灵魂深处无法熄灭的火种。两者并非取舍,而是相辅相成的双翼。
他轻轻合上那本承载着太多记忆的旧笔记本,将其郑重地放回抽屉深处。然后,他摊开了一叠崭新的稿纸。冬日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在洁白的纸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他提起笔,沉吟片刻,然后用沉稳有力的笔迹,在稿纸的顶端,写下了这样几行字:
“2016,新的起点。
数论为舟,物理为帆。
前世之问,今生寻答。
之路漫漫,吾辈求索。”
这短短的几句话,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与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宣言。他清楚地知道,回家的意义,不仅仅是与亲人团聚,享受片刻的温馨与安宁。更是要在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重新校准航向,从最初的初心出发,积蓄力量,开启下一段更为壮阔、也必然更加艰难的远征。
前方的道路,既通向数论星空下那些璀璨的猜想明珠,也指向物理学最前沿那些关于时空、物质与宇宙起源的终极谜题。他知道,这条融合了数学的严谨与物理的首觉的道路,注定漫长而孤独。但手握两世的智慧,身边有志同道合的伴侣,心中有永不熄灭的好奇之火,他充满了前行的勇气。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山轮廓模糊。徐川坐在书桌前,并没有立刻开始具体的演算,只是静静地坐着,任由思绪在数学的宇宙与物理的星空之间自由翱翔。家的温暖给了他坚实的根基,而那份被重新点燃的、跨越两世的求知欲,则为他插上了飞向更远星空的翅膀。新的征程,己然在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悄然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