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一行人的脚程自然不是普通灾民们能比的,他和手下混在灾民人潮中,看似步履蹒跚,实际上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便到了下溪村。
这个在茶馆里被频繁提及的村落,既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手持兵器的守卫,怎么看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
村口有几棵老槐树,还有一个用木头新搭起来的棚子。
棚子下站着几个汉子,他们穿着打有补丁的粗布衣,正在给所有进村的人登记姓名籍贯。
每个登记完的人都能领到一块黑乎乎的杂粮饼,吴先生也佝偻着身子上前登记,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那块尚有余温的饼。
他掰了一小半塞进嘴里,粗粝的口感立即刮擦着喉咙,让人产生了强烈的不适感。
他注意到那些负责登记的汉子神情严肃,但看向灾民的眼神里没有厌恶也没有提防,更像是在执行一项早已习惯的工作。
村子里的景象更是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错位感。
这里的房屋同样破旧,但村民们的精神状态却相当乐观,与官道上那些神情恍惚只剩本能的灾民截然不同。
田垄间,有老农在慢悠悠地拾掇着最后一季的庄稼。
村里的空地上,十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着一个识字的老人,摇头晃脑地念着三字经,读书声稚嫩却清晰。
这里没有富庶的景象,却弥漫着一种在饥荒年代罕见的安宁。
很快,吴先生和他的手下们便被带到了安置场所,那是村尾的一间废弃牛棚,里面已经挤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外来灾民。
带吴先生过来的汉子说,只有第一个饼是免费提供的,后面再想吃饭的话,就得去村长那里领活计。
接下来的两天里,吴先生和他的人真正当起了灾民。
他们跟着村里的男人去山里砍柴,跟着年轻的妇人去河边舂米。
每完成一份活,便会有幸福乡派来的驻村专员进行验收,用炭笔在他们的假名后面记上一笔“贡献点”。
到了傍晚,他们就能凭着这些点数,去村里的公仓换取一碗热气腾腾的土豆糊糊。
尽管那糊糊里没什么油水,但吴先生却发现这“仙豆”竟然意外得味道不错,而且确实很顶饿。
吴先生还亲眼看到,一个因为帮村里修补了屋顶而获得额外贡献点的汉子,在傍晚时给自己的孩子换到了一小块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炸仙豆”。
那孩子近乎尖叫的欢呼,和父亲脸上那毫不掩饰的笑容,都清晰地刻在了吴先生眼里。
没有剥削,没有欺压,只有最古朴的“多劳多得”。
这制度简单直白,却激发出惊人的效力,让吴先生的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夜里,吴先生和他的手下挤在牛棚的角落。
其中一个汉子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吴先生说:“大人,这里……不像是装出来的。”
“村民们提到‘幸福仙人’和幸福乡,都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吴先生没有回应,只是静静看着牛棚顶棚的破洞,月光从那里漏下来,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他已经可以确定,茶馆里的传闻至少有八成是真的。
这个李胜,正在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方式,将这片土地上最卑微的草芥重新编织成一张紧密的大网。
“明天一早,我们就说要去黑风口投奔,跟着下一批人走。”
他低声下了命令。
“呵——这幸福乡,还真是有趣啊。”
……
幸福乡南坡的土豆田,丰收的气息弥漫在田间地头。
空气里满是新翻开的泥土特有的腥甜,混合着土豆本身的清香。
放眼望去,一片片的土地上都是人。
乡民们正弯着腰,有的用手,有的用锄头,将一颗颗圆滚滚沉甸甸的果实从沙土里刨出来。
李胜也穿着一身普通的粗布衣,衣角和裤腿上都沾着新鲜的泥土,看上去和任何一个田间劳作的乡民没什么两样。
“大人!大人快看!”一个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这是农垦队的队长周石,他背上的背篓里装满了刚刨出来的土豆,个个都比成年人的拳头还大。
他脸上是一种近乎扭曲的兴奋,嗓门都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南边那块沙地,亩产估摸着能超八百斤!八百斤啊!”
周石将背篓重重地放在地上,抓起一个最大的土豆,双手递给李胜。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俺……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高产的庄稼……这仙豆真是神物啊!”
李胜接过那个沾着泥土的土豆,入手分量极沉。
他用指腹着它粗糙的表皮,这是自己等人种出来的第一批粮食。
李胜很清楚这不是什么神物,但对于这些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来说,这确实是能救命的东西。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丰收景象,看着那些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乡民,心头紧绷的弦终于悄然松开。
尽管亩产八百斤还远远没达到预期,不过也已经远远超过本地粟米和小麦的产量了,
幸福乡虽然不缺粮食,但是其他的村子依旧需要粮食过冬,现在看来周边那些种有土豆的村子不用担心这个冬天熬不过去了。
“干得好,周石。”他拍了拍队长的肩膀。
“农垦队的所有人,今天贡献点加倍,晚上食堂加餐,五花肉管够!”
“好嘞!”周石兴奋地吼了一嗓子。
他转身便把这个好消息传达了下去,田野间顿时爆发出一阵更加响亮的欢呼。
李胜的目光越过忙碌的田地,投向了通往黑风口的那条官道。
这几天,从各处涌来的灾民越来越多了。
他们拖家带口,汇聚在幸福乡的外围,形成了一个个临时的窝棚区。
这些人是潜在的劳动力,但也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任由他们这么聚集下去,一旦粮食耗尽,或是天气骤冷,很可能会爆发新的骚乱。
必须把他们管起来……李胜暗暗下了决定
“赵老三。”李胜对着不远处一个正在指挥人手装运土豆的魁梧身影喊道。
“亭长,俺在!”赵老三小跑着过来。
“去从仓库里调拨今天新收的一批仙豆,就在咱们寨门外面的那块空地上,设立一个发放粮食的灾民救济点。”李胜对着赵老三说道。
“从今天午后开始,所有前来投奔的灾民,只要登记了身份信息,每天都可以来领一顿热仙豆,不用再啃那硬邦邦的黑麦饼了。”
“告诉他们,只要愿意给幸福乡干活,以后每天三顿饭都能吃上热乎的仙豆。”
赵老三愣了一下,随即重重地点头:“好嘞亭长,俺这就去办!”
李胜看着赵老三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土豆,用粮食来换取秩序,这是眼下成本最低也最有效的方式。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黑风口不仅有“天兵”,更有能让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
吴先生一行人混在人流中,靠近了黑风口外围。
他首先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森严壁垒,也不是想象中的混乱与无序。
那是一片用新砍的木头和油布搭起来的巨大棚区,以及一条长得几乎望不到头的队伍。
数以千计的灾民正沉默而有序地排着队,缓缓向前移动。
队伍的两侧有一些身形剽悍的护卫在维持秩序,他们手持长矛、表情严肃,却并未对灾民大声呵斥,只是偶尔纠正一下插队或喧哗的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食物的浓香,那不是米饭的清香,也不是肉食的油香,而是一种被煮熟的根茎类作物的味道。
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这股味道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
在吴先生的带领下,他的几个手下们也汇入了队伍的末尾。
随着队伍的向前移动,很快吴先生等人便看到了队伍的尽头那十几口硕大无比的铁锅。
锅里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几个负责分发食物的人正用巨大的木勺将一勺勺冒着热气的白色食物舀起,放进排队者递过来的破碗里。
那食物正是土豆,去了皮之后被煮得烂熟,只剩下白生生的散发着热气的果肉。
所有领到食物的灾民都就地蹲下,然后顾不上烫地便狼吞虎咽起来。
没有人争抢,没有人喧哗,整个数千人的救济点,除了咀嚼和吞咽声之外几乎听不到别的声响。
这就是由食物建立起来的秩序,简单却又坚不可摧。
吴先生眯起了眼睛,原来棘阳豪绅们所谓的“聚众谋反”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若是让南扬郡那些同样食不果腹的流民看到这一幕,恐怕他们会立刻将这位“妖人”奉为神明。
队伍还在缓慢前进。
轮到吴先生时,他也学着前面人的样子,递上自己那只缺了个口的陶碗。
负责分发食物的是一个年轻人,他看起来很清瘦,穿着和周围乡民一样的粗布短褂,脸上还带着一丝劳作后的疲惫。
他的指甲缝里同样嵌着洗不净的泥土,手掌边缘还有一些新磨出的薄茧。
但吴先生的瞳孔,却在那一瞬间微微收缩。
他认得这张脸。
在郡守府的卷宗里,有关于这个年轻人的简单画像——李胜。
此刻的李胜既没有高坐于马上,也没有被护卫簇拥着发号施令。
他就站在这里,和那些普通的妇人一样,亲自为每一个灾民舀着食物。
李胜手上的动作很稳,每舀一勺都会确保分量相差无几。在将碗递还给灾民时,他还会与每个人对视片刻。
当吴先生的碗被递回来时,他也迎上了那道目光。
那是一双清亮而平静的眼睛,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审视,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怜悯,就只是平静地注视着而已。
吴先生表现得就像一个自卑的灾民一样,他迅速低下头接过碗,然后佝偻着身子退到一旁。
这个人……就是李胜?
他蹲在人群的角落,用木勺搅动着碗里滚烫的土豆泥,却没有半点食欲。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眼前看到的一切与他过往所有的经验和认知进行着对比。
他侍奉的是高高在上的郡守孙天州,也见过老谋深算的杨清源,还有无数脑满肠肥的豪绅。
那些人会赏赐、会施舍,但他们的脚永远不会踏上灾民所在的这片土地,他们的手永远不会沾染上哪怕一丝污垢。
而眼前这个李胜,他所做的一切都彻底颠覆了吴先生对“上位者”的定义。
吴先生能感觉到,李胜在做的不是在施舍,而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
李胜和他的手下,正在用一种高效的方式,将混乱的灾民转化成可管理的群体。
所有线索,在吴先生的脑海中拼凑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黑风口正在建立的,是一个高效、有序,且极具生产力的组织。
而它的核心,就是那个亲手为自己舀了一勺土豆的年轻人。
土豆分发工作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随着暮色渐浓,大锅里的土豆泥也见了底。
队伍渐渐散去,那些领到了食物的灾民,三三两两地捧着热气腾腾的碗,蹲在临时窝棚的避风处,贪婪而满足地吞咽着这来之不易的温饱。
喧嚣了一下午的救济点终于慢慢安静下来,只剩下零星的交谈声和风吹过油布棚发出的“呼啦”声。
李胜放下手中那把几乎有船桨大的木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
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即便是对他来说也有些吃力。
张景焕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悄然出现在他身侧。
他手里同样端着一碗土豆泥,但却没有急着吃,那双因连日操劳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正像不知疲倦的哨兵,锐利地扫过渐渐散去的人群。
最终,目光重新落回到李胜的脸上,张景焕小声地对李胜说道:“主公,有几只老鼠混进来了。”
张景焕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能听出来他相当肯定。
他没有直接指明是哪几个人,只是目光若有若无地向着吴先生一行人离开的方向,朝着那片愈发昏暗的窝棚阴影处轻微地瞟了一眼。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2W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