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一层薄霜覆盖了柳家院里的各种花卉。小丫正在灶前帮妈妈烧火,院门外突然传来邮递员的喊声:“王书兰,电报!”
王书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了出去。小丫看见妈妈拆开电报时,身子微微晃了晃。
“奶奶没了。”妈妈的声音很轻,“在省城你小姑家得急病走了。”
姐姐柳风灵手里的水瓢“哐当”掉进缸里。二哥柳黎明从柴房探出头,愣住了。尽管奶奶把所有的疼爱都给了大伯家的几个孙子,从未正眼瞧过他们兄妹三人,但血缘的牵绊还是让他们的心猛地一沉。
“你爸去外省采购煤矿零件,一时联系不上。”妈妈揉着太阳穴,“你小姑说,她会找车把奶奶送回来,和你爷爷合葬。”
第二天的傍晚,一辆破旧的解放卡车摇摇晃晃开进村。小姑满脸疲惫的从副驾驶跳下来:“嫂子,俺把娘送回来了。”
就在妈妈和小姑商量如何安置遗体时,大伯和大伯娘闻讯赶来。
“不能进祖屋!”大伯娘尖利的声音划破黄昏的宁静,“死在外面的人进祖屋不吉利,还有俺家可没有钱办丧事!”
小姑气得发抖:“娘最疼的就是你们,现在连祖屋都不让进?”
大伯低着头,一言不发。大伯娘双手叉腰:“反正不能进祖屋。要停灵,就停在你家院子里!”
妈妈深吸一口气:“好,就停我们院子里,丧事俺来办。”
大伯和妈妈在院子里搭了临时门板,又去邻居家借来白布。小丫看着从未抱过她的奶奶被安置在临时搭起的门板上,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悲伤。
王书兰仔细地理了理衣襟,对姐姐说:“我去找你红顺爷爷。” 红顺爷爷是村里以前的老支书,红白喜事的“话事人”。
红顺爷爷正坐在院门口搓麻绳,听妈妈说完,他把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站起身:“老嫂子走了是大事,不能凉了她的身后事。书兰你放心吧,有大伙儿呢。”
他转身从屋里拿出一个用红漆写着“社员手册”的旧本子,又揣上半截铅笔头,跟着妈妈来到了柳家院外。红顺爷爷站在门口那棵老葛花树下,深吸一口气,运足了丹田力,大声喊道:
“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柳家的老嫂子走了,他老王嫂子一个妇道人家张罗不易,大家都伸把手喽!”
这浑厚苍老的喊声,像一颗投入静水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最先响应的是隔壁的华婶子,她胳膊下夹着一摞洗刷干净的粗瓷海碗:“老王嫂子,碗筷你别愁,俺家还有两摞叻!”
紧接着,斜对面的勇叔和他两个半大的小子,吭哧吭哧地抬着一张八仙桌过来了:“桌子放哪儿?还需要啥,言语一声!”
不一会儿,柳家院门口就热闹起来。男人们不用吩咐,自发地开始清理院子,搬砖垒灶;女人们则围在红顺爷爷身边,听他分派任务。
红顺爷爷翻开本子,用铅笔头蘸了下口水,开始点数:
“红梅,你手脚最麻利,带几个人负责洗菜切菜!”
“好嘞!”红梅婶子应声,立刻招呼了几个姐妹去了井边。
“柳罗锅,你家的那口大铁锅,连同蒸笼篦子,都贡献出来!”
柳罗锅敲了敲烟袋锅子沉默地点点头,转身就往家走。
“驴子,你骑上自行车,去公社肉铺割五斤五花肉,一副猪下水,钱先从我这拿......”
“耕子,你去张庄寨请吹喇叭的班子,让他们尽快来,就说红顺叔请的......”
院子里,借来的桌子板凳一字排开了,虽然高矮不一,却被垫得稳稳当当;碗筷瓢盆凑在了一起,虽然花色各异,却都洗刷得干干净净。临时垒起的灶膛里,柴火烧的噼啪作响,那口罕见的大铁锅上空,热气开始蒸腾。
没有人计较你家出了多少,我家帮了什么,大家都默守着村里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规矩,遇上红白事,全村出力,让事主家体体面面地把事情办过去。
柳家院里己经搭起了简易灵棚。白布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一口厚重的松木棺材停在正中,上面覆盖着红布。
妈妈一身重孝,跪在灵前烧纸。火光映着她浮肿的眼睑。大伯和大伯娘跪在妈妈对面,小丫和哥哥姐姐们披着孝布,分跪在两侧。
“起灵......”
司仪一声长喝,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送葬的队伍缓缓移动,纸钱漫天飞舞。大伯家的大儿子柳如军作为长孙,高举着引魂幡走在最前,大伯家的其他儿子和柳黎明紧随其后。大伯和大伯娘紧紧跟着,柳风灵和小丫扶着几乎虚脱的妈妈,也一步一步跟着。
妈妈坚持要按照最隆重的仪式:十六人抬棺,唢呐开道,该有的规矩一样不少。她说:“人可以偏心,但规矩不能偏。”
终于到了祖坟。爷爷的坟己经挖开,露出黑黢黢的。当棺木缓缓落入墓穴时,妈妈挣脱孩子们的手,扑到坟边:
“娘......和爹团圆了......”
她的哭声,像是从生命最深处涌出的呜咽,被晚风撕扯得断断续续。那不只是悲伤,更是一种无处诉说的委屈,还有深不见底的无奈,在疾病面前,所有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
小丫和姐姐紧紧搀扶着妈妈。眼泪在她们沾着灰尘的小脸上冲出两道沟壑,却不敢放声大哭,只是咬着嘴唇,任由泪水无声地滚落。
一首沉默的大伯突然跪倒在地,号啕大哭。大伯娘别过脸去,不敢看弟媳红肿的双眼。
一首沉默的司仪突然提高音量:“孝子贤孙,送老人入土为安......”
长孙柳如军第一个捧起黄土,撒向棺木。接着是其他子孙们。
回来的路上。夕阳照在王书兰苍白的脸上,她回头望了一眼新坟,轻声对孩子们说:
“你奶奶这一生,最看重颜面。咱们今天,给足了她颜面。”
夜幕降临,忙碌了好几天的王书兰终于能坐下来歇歇。小丫打来热水给妈妈洗脚,看见妈妈脚底磨出的水泡,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
“傻孩子,哭什么。”妈妈轻轻抚摸小丫的头发,“做人要问心无愧。奶奶再不对,也是你们的奶奶。”
小丫紧紧握着王书兰粗糙的手。她突然明白了,妈妈用她的宽容,给他们上了最重要的一课,无论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3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