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过后,长安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安世高与白马寺僧众的义举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敬重,也引起了深宫中那位年轻皇帝的注意。
这一日,鸿胪寺突然传来特旨:皇帝召安世高入宫觐见。
消息传来,译场众僧既喜且忧。喜的是皇帝亲自召见,标志着佛法己获最高权力者的关注;忧的是宫中局势复杂,不知此次觐见是福是祸。
法显长老特意提醒:“宫中多有信奉黄老之道的宦官,还有推崇儒术的大臣,法师需谨慎应对。”
安世高平静地准备着。他特意带上了那部新译的《除恐灾患经》,以及一部正在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入宫那日,天朗气清。穿过重重宫门,安世高被引至一处偏殿。令他惊讶的是,殿中陈设竟带有明显的西域风格,尤其是一面巨大的屏风,上面绣着生动的狮子图案,背景是浩瀚的沙漠与远山。
“法师觉得这屏风如何?”一个年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安世高转身,见一位身着常服的青年在宦官簇拥下步入殿中。他立即认出这就是当朝天子汉桓帝刘志。
“贫僧参见陛下。”安世高合十行礼。
皇帝摆摆手:“今日是私下相见,不必多礼。朕听说法师来自安息,想必熟悉这屏风上的景象。”
安世高仔细观看屏风,忽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这似乎是安息皇宫的狮子座屏风,贫僧年少时曾在父王宫中见过类似的图案。”
皇帝笑道:“不错!此屏风正是安息使团所赠。他们说这是安息皇宫的珍品,上面的金线都是从波斯运来的。”
安世高走近细看,更加确认:“确是安息宫廷工艺。看这狮子的眼神,还有远山的勾勒笔法,都是安息画师独有的风格。”
他指向一处细节:“这里原本应该有一颗绿松石镶嵌,代表狮子的眼睛,如今却用墨笔勾勒,想必是在运输途中遗失了。”
随行的宦官大惊失色:“陛下恕罪!奴婢这就查办护送屏风的官员!”
皇帝却哈哈大笑:“妙!妙!法师果然是真正的安息太子!那些冒充者对此屏风一无所知,只会泛泛称赞。”
原来,这是皇帝设下的巧妙试探。那面屏风确实是安息所赠,但皇帝故意让人取下那颗绿松石,就是要看安世高能否识破。
一场身份危机,就此化解于无形。
皇帝命人设座,与安世高促膝长谈。这位年轻的君主对西域充满好奇,问了许多关于安息风俗、天竺佛法的问题。
“朕听说天竺有国王名为阿育王,曾以佛法治国。法师以为,佛法可能用于治国平天下否?”
这个问题十分敏感,左右宦官都屏住了呼吸。
安世高谨慎回答:“佛法重在治心。心为万物之本,心平则天下平。阿育王以正法治国,正是将佛法慈悲智慧运用于政治。然佛法出世间的终极目标,与世间政治终究有别。”
皇帝若有所思:“那么,法师如何看待朕宫中既供奉黄老,又尊崇孔子,如今又听闻佛法?”
安世高答道:“陛下,这好比医师用药,病不同则药异。黄老之道可休养生息,孔子之教可规范,佛法智慧可安顿心神。三者各有所长,并行不悖。”
这番话深得皇帝心意。他兴奋地说:“朕常觉宫中烦闷,那些大臣不是劝谏就是奉承。今日与法师一席话,如清泉入喉,畅快无比!”
谈话间,安世高注意到皇帝眉宇间常有忧色,便问道:“陛下似有心事?”
皇帝叹息:“朕继位以来,外有羌乱、鲜卑犯边,内有宦官外戚相争。有时深夜独坐,常感力不从心。”
安世高轻诵《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陛下若能放下得失之心,以平常心应对万机,自然智慧泉涌。”
他进一步开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帝王将相,与平民百姓,在生死面前本无差别。认清此理,便能超越成败得失。”
这些话语对深居宫中的年轻皇帝而言,如同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他专注地听着,不时提问。
谈话持续了两个时辰,首到宦官提醒该用膳了,皇帝才依依不舍地结束。
临别前,皇帝忽然问:“法师可愿做朕的师父,时常入宫讲法?”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的邀请。成为帝师,意味着佛法将获得最强有力的支持。但安世高却出人意料地婉拒了。
“陛下,”他合十道,“贫僧志在译经弘法,利益天下众生。若成帝师,恐陷于宫廷事务,反失本怀。且佛法平等,不应与权力过于亲近。”
皇帝略显失望,但更加敬佩:“法师真乃有道之士!既然如此,朕准法师自由出入宫禁,可随时来与朕讲论。另赐金千两,助译经事业。”
回白马寺的路上,陪同的宦官悄声说:“法师何必推辞?多少高僧求之不得啊!”
安世高微笑不语。他深知,与权力保持适当距离,反而能为佛法赢得更长久的尊重。
果然,皇帝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却对佛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时常微服来到白马寺,听安世高讲经,甚至亲自学习梵文。
一日,皇帝在译场看到正在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道:“此经何以名为‘心经’?”
安世高解释:“此经摄般若精华,如人之心枢要,故称心经。其文简义丰,揭示诸法空相,是般若经典的核心。”
皇帝请求:“法师可否先为朕讲解此经?”
于是,安世高开始了对《心经》的系统讲解。从“观自在菩萨”到“三世诸佛”,每一句都详细阐释。皇帝听得如痴如醉,感叹道:“闻此经义,方知往日所执何等渺小!”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大臣们见皇帝崇信佛法,态度纷纷转变。原先反对佛教的官员也开始主动结交白马寺僧众。
然而,危机也随之而来。一些宦官见皇帝亲近安世高,担心影响自己的地位,开始暗中散布谣言。
一日,中常侍曹节在皇帝面前“无意”中提起:“奴婢听说安息国近日动荡,有人质疑安世高法师的身份...”
皇帝冷笑:“朕己亲自验证,法师身份确凿无疑。今后再有人非议,以欺君论处!”
自此,再无人敢质疑安世高的身份。
在皇帝的支持下,译经事业突飞猛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快译成,成为汉地流传最广的佛经之一。
安世高借此机缘,开始系统翻译般若经典。他深知,只有将佛法深奥的智慧体系完整传入汉地,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秋去冬来,白马寺的译经灯火常明。而宫中那面狮子座屏风前,皇帝也时常驻足沉思。
有一次,他对随侍的宦官说:“朕每次看到这屏风上的狮子,就想起法师的话:真正的力量不在爪牙之利,而在内心的觉醒。”
佛法的影响,正通过这扇意外的屏风,悄然改变着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心灵。
而对安世高而言,这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将面对更多挑战,也将见证佛法在这片东方土地上深深扎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