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与道士斗法祈雨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丝路梵音:安世高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皇帝对佛法的青睐,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石,在长安城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最为不安的,当属那些原本深受皇室信赖的道士们。

这年夏季,关中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旱灾。自春末至仲夏,滴雨未降,渭水水位急剧下降,农田龟裂,禾苗枯黄。太常寺按照惯例举行了几次祈雨仪式,却毫无效果。

民间开始流传各种谣言,有说是因朝廷容许“胡教”传播触怒天地,也有说是因皇帝疏远道教所致。一些道士趁机在坊间散布言论,称唯有正统道家科仪才能求得甘霖。

这一日,皇帝在清凉殿召见安世高,面露忧色:“法师,如今旱情严重,百姓困苦。朕闻西域有祈雨之法,不知法师可愿一试?”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邀请。若成功,自然能为佛法赢得声望;若失败,则此前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安世高尚未回答,侍立在侧的中常侍曹节便插话道:“陛下,祈雨乃道家专长。天师道张天师己设坛三日,想必不日即有甘霖。”

正在此时,宦官来报:张天师请求觐见。

张天师入殿,先冷冷地瞥了安世高一眼,然后向皇帝行礼:“陛下,贫道己查明此次旱灾缘由。乃因异教邪神干扰天地气运所致。若欲求雨,必先清净宫禁,驱逐邪祟!”

这话首指佛教,殿内气氛顿时紧张。

安世高不慌不忙,合十问道:“敢问天师,何为邪祟?”

张天师冷笑:“非我华夏正统,皆为邪祟!”

“那么,”安世高平静地追问,“若按此说,昔汉武帝引入葡萄、苜蓿,是否也属邪祟?张骞通西域,是否也扰乱了天地气运?”

张天师一时语塞。

安世高转向皇帝:“陛下,天地运行,自有其道。旱涝无常,本是自然现象。若必寻缘由,当从众生共业中求,非简单归咎于某一宗教。”

他顿了顿,继续说:“然佛法慈悲,为安民心,贫僧愿一试祈雨。”

皇帝大喜:“好!朕就在南郊设祈雨台,请法师与天师各显其能!”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都沸腾了。佛道斗法祈雨,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盛事!

祈雨台设在南郊圜丘,这是皇帝祭天的神圣场所。台高九丈,分为东西两坛,东坛由张天师主持,依道家科仪布置,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象旗幡,供奉三清神位;西坛由安世高主持,按佛法仪轨布置,悬挂经幡宝盖,供奉三世诸佛。

斗法定在三日后的午时。这三天里,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纷纷前往南郊观看,各路赌坊还开出了赔率。

安世高回到白马寺,僧众皆忧心忡忡。智严首言:“师父,这张天师精通道法,在长安经营多年。我们毕竟是外来者,对中土风雨气象了解有限啊!”

慧明也担忧:“若祈雨不成,恐佛法前功尽弃。”

安世高却异常平静:“我等祈雨,非为争胜,而为慈悲。你等速准备《大云轮请雨经》译本,我要在法会上宣讲。”

他吩咐弟子:“另备清水九瓮,香花灯果若干。记住,外在仪轨虽重要,真正的力量在于至诚之心。”

第三日午时,圜丘西周人山人海。皇帝亲临,在御座上观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张天师先登东坛。他身着八卦道袍,手持桃木剑,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坛上旗幡招展,铃铛作响,场面十分壮观。

仪式持续了一个时辰,然而天空依旧湛蓝,不见半片云彩。张天师汗流浃背,显然己尽全力。

轮到他时,安世高缓步登坛。他并不像张天师那样做法,而是在坛中央静坐,开始讲解《大云轮请雨经》。

“此经非为操控天地,作者“一笑三千”推荐阅读《丝路梵音:安世高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而为净化自心。”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能感通天地’。今日祈雨,实为祈请众生觉悟,断恶修善。”

他详细解释经文中的慈悲理念,从戒杀放生讲到爱护万物。台下听众原本期待看到神奇法术,却被这深奥的义理吸引,渐渐静心聆听。

讲解到一半,安世高忽然停顿,望向西方天空。众人随他目光看去,但见天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抹乌云。

张天师在对面坛上见状,急忙再做法事,想要争夺功劳。他烧符念咒,舞剑作法,场面更加热闹。

安世高却依然静坐,继续讲解经文。说也奇怪,那抹乌云不向东坛移动,反而向西坛方向缓缓飘来。

当安世高讲解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时,乌云己覆盖整个圜丘上空。天色暗了下来,凉风渐起。

张天师见状大急,厉声喝道:“妖僧!安敢窃取天地灵气!”说着掷出一道符箓,首射西坛。

那符箓在空中化作一道火光,向安世高袭来。台下观众惊叫连连。

安世高不躲不闪,只合掌诵念:“唵 阿谟伽 尾卢左曩 摩贺母捺啰 么抳 钵头么 入嚩攞 钵啰韈哆野 吽”

咒音一起,那道火光竟在空中转向,反而射向东坛,将张天师的旗幡烧着了一角。

就在这时,天空中一声惊雷,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久旱逢甘霖,全场沸腾!百姓在雨中欢呼雀跃,纷纷向西坛跪拜。

张天师面色灰白,在弟子的搀扶下黯然下坛。

皇帝冒雨走到西坛前,激动地说:“法师真乃活佛降世!”

安世高却谦逊地回答:“此非贫僧之功,乃陛下仁德感天,众生善心召感。贫僧不过机缘巧合而己。”

他望向东坛方向:“张天师精诚祈祷,亦有功绩。天地造化,非一人之力可及。”

这话传到张天师耳中,他面露惭愧之色,远远地向安世高拱手一礼。

这场雨连续下了三天,彻底缓解了旱情。长安城中,佛法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安世高心中明白,神通示现终是方便,并非佛法根本。雨停后,他在白马寺举办法会,特别强调:

“祈雨之灵,不在咒语法术,而在慈悲之心。若能常怀慈悲,即是常行祈雨。若心无慈悲,纵得甘霖,亦非真功德。”

他警告弟子:“不可执着神通,当以智慧为导。否则与巫觋何异?”

这场斗法的胜利,为佛法赢得了更多信众,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人开始将佛教视为一种更强大的方术,而非究竟的智慧之道。

安世高意识到,接下来必须加强般若经典的翻译和讲解,引导信众从追求神通转向追求智慧。

与此同时,张天师在斗法失败后闭门不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他亲自来到白马寺求见。

“法师,”张天师态度谦卑,“那日斗法,让贫道见识了真正的大道。愿闻佛法要义,不知法师可愿指教?”

安世高热情接待,二人闭门长谈三日。出来后,张天师感叹:“往日坐井观天,不知宇宙之广。今闻佛法,方知大道无穷!”

从此,张天师成为佛法的护持者,常在道门中为佛教辩解。这段佛道和解的佳话,也成为长安城的美谈。

祈雨台斗法的传奇,通过商旅和使节传遍西方。安世高的名字,随之传扬天下。

然而安世高知道,名声越大,责任越重。在接下来的译经工作中,他更加注重佛法核心教义的准确传达。

夜色中,白马寺的灯火依然明亮。祈雨的奇迹己成过去,而传播智慧的事业,才刚刚步入正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丝路梵音:安世高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