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邙山夜话鬼神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丝路梵音:安世高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祈雨斗法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长安城中又兴起一阵新的风波——这次是关于鬼神的议论。

事情起源于北邙山。这座位于洛阳城北的山脉,自秦汉以来便是王侯将相的陵寝所在,民间素有“邙山夜哭”的传说。近来,有樵夫和夜行者声称在山中见到鬼火闪烁,听到冤魂哀嚎,一时间人心惶惶。

更麻烦的是,有儒生将此事与佛法传播联系起来,上书称:“胡教倡言轮回,扰乱阴阳秩序,致使邙山鬼魂不安。”

这一日,太子刘保微服来到白马寺,面带忧色地对安世高说:“法师,如今朝野对鬼神之事议论纷纷。太学中甚至有博士建议暂停译经,待邙山之事查明再说。”

安世高从容问道:“殿下可信世间有鬼?”

太子犹豫道:“圣人言‘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亦不语怪力乱神。然邙山之事,众口铄金,不由人不信。”

安世高微微一笑:“贫僧愿夜访邙山,一探究竟。”

此言一出,连寺中僧众都大吃一惊。智严急忙劝阻:“师父,邙山自古多诡异,夜间更是凶险。何必亲身犯险?”

慧明也道:“若真遇鬼怪,恐损佛法威严;若无所见,又被人说成故作玄虚。此行无论如何都不妥当。”

安世高却道:“佛法光明,何惧黑暗?正可借此因缘,开示众生生死之理。”

三日后月圆之夜,安世高只带智严一人,在众多好事者的目送下,登上北邙山。令人意外的是,张天师也带着两个弟子前来。

“法师,”张天师拱手道,“贫道虽败于祈雨台,然降妖捉鬼是道家本分。今夜愿与法师同往,相互照应。”

安世高合十回礼:“天师慈悲,贫僧感激。”

一行人趁着月色上山。初夏的邙山,松柏森森,夜枭啼鸣,确有一股阴森之气。行至半山,忽见前方磷火闪烁,隐约有哭泣声传来。

张天师立即手掐法诀,喝道:“何方妖孽,还不现形!”

磷火反而更盛,哭声也变得更加凄厉。随行众人无不毛骨悚然。

安世高却平静地走向磷火,在智严提着的灯笼光下仔细观察。忽然,他俯身抓起一把泥土闻了闻,又察看周围的植物。

“天师请看,”安世高指向地面,“此非鬼火,乃尸骨分解产生的磷化氢自燃。这些哭声,实为风吹过岩穴发出的声响。”

他详细解释:“邙山多陵墓,尸骨中的磷渗出地面,遇空气自燃,形成所谓鬼火。山中多洞穴,夜风穿穴,声如哭泣。皆自然现象,非关鬼神。”

张天师将信将疑,亲自查验后,不得不叹服:“法师明察秋毫,贫道惭愧。”

就在这时,前方树丛中突然窜出几个黑影,首扑众人!

张天师立即作法,桃木剑一指:“定!”

黑影应声而止,在月光下现出原形——原来是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

经过询问才知,这些人是为逃避战乱来到邙山,住在废弃墓穴中。夜间出来寻找食物,见有人来,以为是官府搜捕,故而惊慌逃窜。

真相大白,所谓“邙山鬼影”,不过是无家可归的难民。

下山途中,张天师感慨道:“往日只知作法驱鬼,今日方知应先解民生疾苦。”

安世高点头:“天师说的是。众生苦难,方是真鬼。度此苦难,方是真法。”

回到白马寺时,天己微明。寺外聚集了许多等待消息的人。安世高将夜探经过如实相告,特别强调那些难民需要救助。

消息传开,舆论哗然。许多士大夫羞愧难当,纷纷捐钱捐物,救助邙山难民。朝廷也下令整修废弃墓穴,安置流民。

然而,关于鬼神轮回的争议并未平息。一日,太学举行论辩,特邀安世高参加。

论辩场上,博士祭酒李膺首先发难:“佛家言轮回转世,此说荒诞!若人死为畜,畜死为人,岂不乱了人兽之别?”

众儒生纷纷附和。

安世高从容应答:“轮回非谓人首接变畜,而是业力相续,如种瓜得瓜。恶业重者堕恶道,善业多者生善道。”

他打个比喻:“譬如做梦,梦中或为人,或为兽,而做梦者本心不变。轮回亦如是,佛性不昧,随业显现。”

李膺再问:“若如法师言,今生行善来生得福,何以颜回贤而早夭,盗跖恶而寿终?”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全场寂静。

安世高略作沉思,答道:“因果通三世,非只一生。颜回短命,或是前业所致;盗跖长寿,或是宿福未尽。如看戏,只观一幕,难知全剧。”

他进一步阐释:“且佛法说因果,重在当下修心。若执着果报,反失修行本怀。”

论辩持续整日,安世高妙语连珠,将深奥的佛理说得明白易懂。许多太学生听后,对佛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几日后,洛阳传来急报:白马寺译场闹鬼!有僧人夜半见无头鬼影,经卷无故散落,甚至还发生了僧人莫名昏厥的事件。

寺内人心惶惶,译经工作几乎停滞。连智严都忧心忡忡地说:“师父,此事诡异,莫非真有冤魂作祟?”

安世高亲自调查,发现几个疑点:所谓“无头鬼影”多在月光下出现,且只被一人看见;“经卷散落”都发生在夜深人静时;“僧人昏厥”则与饮食时间有关。

一晚,安世高潜伏在藏经阁。子夜时分,果见一黑影潜入,正要翻动经卷时,被当场擒获。

灯光下,那人竟是寺中一个年轻僧人!

经过询问,僧人道出实情:他受宫中人指使,假装闹鬼,目的是破坏译经事业。那些“灵异现象”都是人为制造:用皮影戏手法造出鬼影,趁人不备弄乱经卷,在饮食中下造成昏厥。

真相大白,指使者竟是曹节等宦官!他们担心佛法影响扩大,损害自身权势,故出此下策。

安世高却出人意料地宽恕了那个年轻僧人:“你也是受人指使,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他告诫寺众:“外魔易防,心魔难治。执着鬼神,即是心魔。当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现象。”

此事过后,安世高更加重视弟子们的心理修养。他常在晚课时开示:

“佛法是心法,非鬼神法。执着灵异,即是着魔。真正的修行,在平常心中见道,在日用中修行。”

他还专门撰写《破迷显正论》,系统批驳各种迷信观念,强调佛法的理性精神。

这些开示深深影响了长安佛教的发展方向。从此,汉地佛教虽不乏神通传说,但始终以智慧为核心,未陷入纯粹的迷信。

秋深时节,邙山枫红似火。那些曾被当作“鬼影”的难民,己在朝廷安置下开始了新生活。

一次,安世高与张天师同游邙山。看着满山红叶,张天师感叹:“往日只知山中有鬼,今日方知心中有鬼。法师破迷显正,功德无量。”

安世高却道:“破迷不易,显正更难。佛法东传,道阻且长。”

夕阳西下,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佛道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正如这邙山晚照,温暖而持久。

而长安城中的译经灯火,依然彻夜长明。真正的佛法之光,正在驱散人们心中的迷雾。

作者“一笑三千”推荐阅读《丝路梵音:安世高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丝路梵音:安世高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