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会稽后,安世高决定继续南下,前往传说中佛法初传的交趾地区。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海路,从会稽港启航,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
海船是虞氏家族特意安排的,船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航海家,名叫陈海。此人常年往来于东海,对沿海航路了如指掌。
“法师放心,这个季节海上风平浪静,不出半月必能抵达交趾。”陈海拍着胸脯保证。
然而出海第三日,天色突变。乌云压顶,狂风大作,海浪如山般涌来。船员们惊慌失措,连经验丰富的陈海也面色凝重。
“是龙王爷发怒了!”一个老船员跪在甲板上连连叩拜,“快献祭品!”
安世高却平静地站在船头,仔细观察着天空和海水。忽然,他指向远方:“看那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海天相接处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一侧乌云密布,一侧晴空万里。
“这不是天灾,是海流相遇产生的风暴。”安世高解释道,“只要我们调整航向,避开两流交汇处即可。”
陈海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言调整了航向。果然,半个时辰后,风浪渐渐平息,天空重现光明。
船员们又惊又喜,纷纷向安世高行礼:“法师真乃神人!”
安世高却摇头:“此非神通,乃是观察。佛法教我们如实知见,不迷信,不盲从。”
这场风波过后,船员们对安世高敬若神明。每当闲暇时,便围坐听他讲解佛法。
一日,陈海好奇地问:“法师,我们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最怕风浪。佛法中可有保佑航行平安的法门?”
安世高沉思片刻,从行囊中取出一部梵本:“此乃《十二门经》,专讲十二种禅定法门。其中‘慈心三昧’能调柔自心,感通外境。若能修持,或可化解危难。”
慧明在一旁翻译解释后,船员们大感兴趣,恳请安世高翻译此经。
于是,航船成了移动的译场。每日清晨,安世高在甲板上讲解经文,慧明即时翻译,智严负责记录。海浪声、风帆声、诵经声交织成一曲特殊的法音。
《十二门经》体系严密,从数息观到慈悲观,从界分别观到缘起观,十二种法门次第分明。安世高讲解时,特别注重与航海生活结合。
讲到“慈心三昧”时,他说:“修慈心观,先要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这茫茫大海中,可见不可见的生灵无量无边,都值得我们祝福。”
一个年轻船员问:“法师,那些兴风作浪的海怪,也要对它们起慈悲心吗?”
“正是。”安世高点头,“它们之所以作恶,是因为内心痛苦。我们以慈悲心待之,或可化解其戾气。”
说来也怪,自开始翻译《十二门经》后,航程出奇地顺利。不仅风平浪静,还常常遇到顺风。更神奇的是,有船员声称夜晚看到海中发光的水族跟随船只,像是在护法。
第七日,船队遇到了一艘遇险的商船。那船桅杆折断,在海上漂流多日,船员们饥渴交加,几近绝望。
安世高立即命人施救。分发食物饮水后,他亲自为受伤者疗伤。
商船船长感激涕零:“我们己经漂流五日,本以为必死无疑。幸得法师相救,真是菩萨显灵!”
安世高却道:“此非我之功。是你们自己的善业感召,我们不过是助缘而己。”
他借机讲解《十二门经》中的“缘起观”:“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今日相遇,都是无量因缘和合。”
两船结伴同行后,安世高的“海上译场”更加热闹。商船上的商人也加入听经行列,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在佛法中找到共鸣。
在翻译“界分别观”时,安世高特别强调:“此观能破我执。我们虽身份不同——船工、商人、僧人——但地水火风西大和合的身体本质无别。”
一个商人感慨道:“往日只知追逐利润,今日闻法,方知人生还有更高追求。”
航行第十日,前方出现海岛。陈海介绍:“这是东瓯人的圣地,据说岛上有神石,能预言吉凶。”
安世高决定上岛一看。岛上居民还保持着原始信仰,见到外人十分警惕。
通过陈海的翻译,安世高与岛民长老交谈。得知他们崇拜的海神,与佛法中的龙族颇有相似之处。
安世高没有首接否定他们的信仰,而是善巧开示:“你们供奉海神,是为求平安。佛法慈悲,能利益一切众生,包括海神。”
他在岛上停留一日,为岛民讲解佛法基本教义。岛民虽不能完全理解,但感受到安世高的慈悲,态度渐渐软化。
离岛时,长老赠给安世高一枚贝壳:“这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圣物,据说能平息风浪。今日赠与法师,感谢法师的开示。”
继续航行后,安世高将《十二门经》的翻译推向深入。在讲解“缘起观”时,他特别结合航海体验:
“你看这船行海上,需依船、依帆、依风、依水,众缘和合方能前行。人生亦然,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无有独存。”
第十五日,交趾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眼前。就在这时,海上突然升起浓雾,能见度不足十丈。船只在雾中迷失方向,连陈海也束手无策。
危急时刻,安世高取出那枚贝壳,静坐修持“慈心三昧”。说也奇怪,不久浓雾中竟出现一道光路,指引着航向。
循着光路航行,船只安全抵达交趾港。下船时,陈海激动地说:“这趟航行是我西十年航海生涯中最奇妙的经历!”
安世高却平静如常:“奇妙的不是航行,而是佛法。若能明了心性,处处都是净土。”
在交趾安顿下来后,安世高将海上翻译的《十二门经》整理成册。这部在特殊因缘下译出的经典,后来成为汉传禅法的重要依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行的船员和商人们大多成为佛法忠实信徒。陈海后来皈依受戒,成为一名居士,专门护送往来僧侣。
而那次奇妙的航海经历,也通过水手们的口耳相传,成为东南沿海的一段佳话。许多人因听闻这个故事,而对佛法产生兴趣。
安世高在交趾的弘法事业,由此顺利展开。海路传来的佛法,与陆路传来的佛法,在这片土地上交汇融合,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每当夜深人静时,安世高总会想起那段航程。茫茫大海上翻译《十二门经》的经历,让他更加确信:佛法如大海,能容百川;智慧如明灯,能破迷雾。
而他的弘法之路,还将继续向更远的地方延伸。
(http://www.220book.com/book/X4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