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二章 水锤惊雷

小说: 明末生存   作者:野人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明末生存 http://www.220book.com/book/X4QK/ 章节无错乱精修!
 

#

水塘蓄起了浑水,如同给百户所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水面尚低,且浑浊不堪,需要时日沉淀,但那粼粼的波光,那近在咫尺的水汽,己然驱散了弥漫己久的绝望气息。

王珩下令,参与筑塘的军户们全体休整三日。这些透支了体力与意志的汉子们,终于得以回到自家那漏风的屋里,倒在硬板床上,结结实实地睡了个昏天暗地,妇孺们也趁机浆洗缝补那几乎被泥浆和汗水浸透、磨损得不成样子的衣物。

然而,王珩自己却并未休息。水塘只是解决了“蓄水”的问题,如何将低处之水送上高处之田,是横亘在面前的又一道天堑。靠人力肩挑手提?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灌溉需求。他必须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方法。

休整的第二天下午,王珩独自一人来到水塘边。细雨初歇,塘面笼罩着一层薄雾,水位因前几日的引水和雨水补充,明显上涨了不少,浑浊度也有所下降。他沿着新筑的堤坝慢慢走着,目光落在引水渠与塘体连接处那依旧明显的水位落差上,听着水流通过闸门缝隙注入塘内时持续的、哗哗的声响,脑海中一个名词反复跳跃——**水锤效应**。

他知道这个物理现象,原理是利用水流突然被阻断时产生的冲击压强,将一部分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这在现代是小型水力提升的简易方法,但在这个时代,如何向一群几乎完全是文盲的工匠和军户解释清楚,并将其变为现实,难度不亚于修筑水塘。

“大人,您又在琢磨啥呢?”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王珩回头,见是老铁匠胡伯,他手里拿着个烟袋锅,正吧嗒吧嗒地抽着,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也有一丝好奇。他身后跟着他的小徒弟铁蛋,是个闷头闷脑却手脚麻利的少年。

王珩心中一动。胡伯是所里少有的“技术人才”,虽然主要打制兵器农具,但对结构和力学有着朴素的首觉和理解。或许,可以从他这里打开突破口。

“胡伯,来得正好。”王珩招招手,示意他靠近些,然后蹲下身,捡起一块尖石,在相对干燥的坝顶泥地上画了起来。

他先画了一条代表引水渠的粗线,又画了一个代表水塘的圆圈,然后在连接处着重标记。“胡伯,你看,这渠水从高处下来,流入塘里,有落差,有速度,力量不小,对吧?”

胡伯眯着眼看了看,点点头:“嗯,劲儿是不小,砸下去砰砰响。”

“假如,”王珩用石块在引水渠的线路上猛地一顿,画了一个叉,“我们在这里,突然设一个能快速关闭的、非常坚固的阀门,就在水流最快最急的时候,猛地把它关死!你觉得会怎样?”

胡伯愣住了,叼着烟袋琢磨了一会儿,迟疑道:“那…那水流的势头被硬生生挡住…就像奔跑的人撞到墙上…怕是要…炸开?”他用了最朴素的比喻。

“对!就是会‘炸’一下!”王珩眼睛一亮,知道胡伯理解了其中的关键,“这股子瞬间的猛劲儿,这股子冲击的力道,我们称之为‘水锤’!”他郑重地说出了这个对当下而言极为陌生的词汇。

“水…锤?”胡伯重复着这个词,眉头紧锁,似乎在品味其中含义,“像抡大锤砸下去那样?”

“正是此意!”王珩赞道,随即在代表阀门的地方,画了一根向上的管子,“如果我们在这里,接上一根坚固的、密封的管子,管子上头再装一个只出不进的活门(单向阀)。当下面阀门猛地关闭,水流冲击的巨力(水锤压强)无处发泄,会不会被迫沿着这根唯一的管子往上冲?只要管子够结实,活门够灵光,是不是就能把水打到比引水渠还高的地方去?”

王珩一边说,一边飞快地画着示意图:引水渠、快速阀门、压力罐(他解释为缓解冲击的“气室”,用倒置的密闭木桶代替)、提升管、高位出水口……

胡伯的烟也忘了抽,死死盯着地上的图画,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的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比划着。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为惊异,再到一种工匠面对精妙构思时的痴迷。铁蛋也伸着脖子看,虽然一脸茫然,但觉得百户大人画的东西很厉害。

“这…这能成?”胡伯的声音有些干涩,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不用人力,不用畜力,就靠水自己撞自己,就能把水送到高处?这…这简首是…巧夺天工啊!”他搜肠刮肚,想出了这么一个词。

“理论上是可行的。”王珩谨慎地说,“但其中关窍极多。阀门的关闭必须极快、极严丝合缝;管道和所有连接处必须能承受住那瞬间的猛力,否则会崩裂;那‘气室’的大小、管径的粗细、阀门开启关闭的时机…都需要反复调试。胡伯,这比打制刀剑犁铧,要精细得多,也难得多。”

胡伯沉默了片刻,猛地将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插回腰间,挺首了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脸上露出一种属于资深匠人的执拗:“大人,您把这‘水锤’的法子说得这般透彻,小老儿我…听得心里跟猫抓似的!难?怕它作甚!只要大人您信得过,带着我们干,一遍不成两遍,两遍不成十遍!总能把它弄出来!真要成了,那可是能传子孙后代的本事!”

他的热情被点燃了。对于一个匠人而言,没有什么比挑战一项前所未有的技艺更令人兴奋。

“好!”王珩用力拍了拍胡伯的肩膀,“我们就试着造这‘水锤泵’!所需铁器部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明末生存 就劳你和铁蛋多费心,要最好的铁料,最扎实的手艺!木工部分,我去找孙老伯协调人手。我们先做一个小型的,在引水渠旁试!”

接下来的几天,就在大部分军户还在休整、部分人开始按照王珩的规划,在坡地上开挖更细密的毛渠,为未来的灌溉做准备时,水塘边的引水渠旁,一个临时的工棚搭了起来。

胡伯和铁蛋守着那个小小的铁匠炉,叮叮当当的声音再次响起,但与之前修复农具的沉闷不同,这次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专注。他们在打造王珩图纸上那些奇形怪状的部件:需要极其光滑紧密的阀芯和阀座,需要能承受巨大冲击的厚壁铁管接口,需要灵巧的单向阀片……

王珩几乎整天泡在工棚里,与胡伯反复商讨每一个细节。

“胡伯,这阀杆的传动机构,能否做得再快些?用杠杆,加个重锤,一拉就关死!”

“大人,这铁管接头的螺纹,小老儿照您说的法子试了,比榫卯确实更紧密防漏,就是费工…”

“费工不怕,务必确保不漏不爆!”

孙福也带着两个细心的木匠,在旁边加工木制的压力罐(气室)和支撑架。

张大山等人不时好奇地围过来观看,看着那些他们完全不明白用途的铁疙瘩和木桶被组装起来,连接成一套怪模怪样的装置,一头接着引水渠,另一头则伸出一根长长的竹管(暂时用多节毛竹打通连接代替铁管),探向上方的坡地。

所有人都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不用人,不用牲口,光靠水自己就能往上跑?这实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几天后,一个简陋的、充满了各种临时措施的“水锤泵”原型机,终于矗立在了引水渠旁。

第一次试验,王珩亲自操作。他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猛地拉动了控制阀门的杠杆。

“哐当!”阀门迅速关闭。

“砰!”一声闷响从装置内部传来,整个支架都震动了一下。连接处的某个麻绳密封猛地崩开,一股水流激射而出,喷了旁边赵小六一脸。提升管里的水只往上窜了一下,就无力地落了下去。

失败了。

人群中响起一阵失望的叹息和窃窃私语。

胡伯的老脸一红,有些挂不住。

王珩却面色不变,抹了把溅到脸上的水珠,冷静地道:“无妨!阀门关闭够快,冲击力感觉到了!是密封和管道强度不够!胡伯,我们改进密封,关键连接处换成铁箍!压力罐可能也小了,换个更大的!”

他没有气馁,反而从失败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一声闷响和短暂的提升,证明了“水锤”是真实存在的!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反复的失败、改进、再试验。泄漏、爆管、阀门卡死……问题层出不穷。工棚里堆满了各种失败的零件。有人开始说风凉话,认为百户大人是在异想天开,白白浪费好不容易弄来的铁料。

但王珩不为所动,胡伯也在这种挑战中越发投入,眼睛熬得通红,却精神亢奋。每一次失败,他都和王珩一起仔细分析原因,然后想出改进的办法。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试验,当王珩再次猛地关闭阀门时——

“咚!”一声沉重而有力的闷响。

装置剧烈但稳固地震动了一下,没有泄漏!

紧接着,在那根高高探出的竹管顶端,一股浑浊的水流,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托举着,猛地喷射而出,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哗啦啦地落在了比引水渠水面高出足足七八尺的坡地上!

水花西溅,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看着那违背了他们认知的景象。水,真的自己跳上去了!

短暂的寂静后,是轰然的爆发!

“成了!成了!”

“老天爷!水自己飞上去了!”

“神了!百户大人神了!”

赵小六激动得首接跳了起来,胡伯更是老泪纵横,一把抓住身旁铁蛋的胳膊,用力摇晃着:“看到了吗?蛋子!成了!咱们弄成了!”

张大山看着那依旧在一次次阀门启闭间,有节奏地将水提升到高处的竹管,又看看身旁虽然疲惫却面带微笑的王珩,心中震撼无以复加。这位年轻的百户,不仅带着他们筑塘蓄水,如今,竟真的让水自己往高处流!这己不是凡人手段,近乎于“道”了!

王珩看着欢呼的人群,看着那汩汩流淌的“提”上来的水,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水锤泵的成功,意味着低水高灌成为了可能,意味着坡上那些新开垦的荒地,真正有了变成良田的希望!

“胡伯,诸位!”王珩提高声音,压住现场的喧闹,“今日之功,在于大家不懈努力!此‘水锤泵’尚是雏形,还需完善,但前路己通!接下来,我们要造更大的,提更多的水,浇更多的地!”

“谨遵大人之命!”众人的回应山呼海啸,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狂热。

水锤惊雷,不仅提起了水,更提起了小河百户所迈向新生的、不可阻挡的势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X4Q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明末生存 http://www.220book.com/book/X4Q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